APP下载

语义等值视角下的情感隐喻转换机制

2019-12-20李立民李莉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转换隐喻情感

李立民 李莉

【摘要】语义等值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语义等值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上的最大相符性。情感体验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心理认知范畴,大多数情感体验的言语表征手段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人类情感活动的认知工具。情感隐喻的言语表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在保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应完成表达层面的转换,以此完成翻译的转换过程。

【关键词】情感;隐喻;语义等值;转换

【作者简介】李立民,辽宁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认知语言学;李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D171089。

一、情感与情感隐喻

人的情感从本质上说都是抽象的,而且大多数情感体验都具有言语表征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建立在身体经验基础上的隐喻来实现概念化、观念化的表达方式。这里的“身体经验”指身体与外界的互动以及由此所获得的感知体验,是人类将世界概念化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赵艳芳,1995)。

情感隐喻在俄、汉语言中大多数是经过情感观念域向其他观念域映射的过程。情感隐喻产生于人的认知系统,表现在词语的搭配性或者成语的内部形式上。词的内部形式是语言结构+语义结构。例如,汉语中吹牛的内部形式为动宾结构,动词吹+宾语牛皮筏。因此,研究情感体验的隐喻化表征手段离不开词的内部形式。例如,бить ключом (内部结构为:用钥匙打,意译为:心潮彭拜),чесать затылок (内部结构为:挠后脑勺,意译为:不明白,疑惑),Не надышишься (内部结构为:无法吸入更多空气,意译为:非常疼爱)。逐字逐句的翻译往往是内部结构的一种反映。

俄语中情感隐喻常常借助于下列熟悉的物体或现象来理解,思考和表达抽象的情感观念。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隐喻为某种“液体”,如,страсть кипит (直译:激情沸腾;意译,激情四射),капля любви, жалости, снисхождения (直译:一滴爱意,一滴怜悯,一滴同情,意译:一丝爱意,一丝怜悯,一丝同情)。Испить до дна чашу страданий (直译:喝干这碗痛苦,意译:尝尽痛苦)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被隐喻为“火”。如,кто горит любовью к чему (直译:某人燃烧着爱对什么,意译:某人对什么充满好感), кто загорелся желанием (直译:某人燃烧着愿望,意译:某人渴望做什么)。

俄语中情感体验可以被隐喻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И бровью не вести (直译:眉毛都不会动一下,意译:毫不在意,不去关注某事), И ухом не вести (直译:耳朵不会动一下,毫不理会,不去听谁的话), глазом не моргнул (直译:眼睛不眨一下,意译:做事果断), рвать на себе волосы (直译:撕自己的头发,意译:十分沮丧),, взять себя в руки (直译:把自己放在手里,意译:保持镇静).

俄语中情感状态可以被隐喻为“某种空间关系”。例如,опускать голову (直译:低下头,意译:垂头丧气),гнуть спину перед кем (直译:弯下腰在某人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ложиться камнем на душу (直译:石头落在了心上,意译:心情沉重),не падайте духом (直译:精神不要掉下去,意译,别灰心)。

俄語中情感状态可以被隐喻为“人体的某种机能或状态”。例如,руки горят (руки зачесались) (直译:手痒痒,意译:想做某事),не сидиться на месте (直译:坐不住,意译:按捺不住). сломать голову (直译:把头折断,意译:绞尽脑汁想)。

综上所述,情感隐喻的言语表达手段与人的内心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情感活动在人的语言认知中可以隐喻为某种液体,火焰,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体的某种机能或状态以及某种空间关系,同时情感隐喻可以具有唤醒,抑制,奋进等心理活动的活化的过程,同时还可以有过度,长效,短期等时间性维度。

二、翻译转换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保持两种言语文本的语义等值(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至关重要。所谓语义是语言基本单位所蕴含的真正含义(смысловое значение)。从符号学的视角,语义是符号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句法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是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转换系统,实现语义等值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关键,是等值翻译转换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等值翻译应坚持“保持内容不变”,“维持修辞功能不减”和“适当寻求同构”的原则。译文中的内容与原文中的内容在翻译转换的过程中应保持不变,这是翻译的基本条件。这里的内容不是指语言基本单位的内容,也不是语言基本单位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构建在文本整体含义基础上的语义认知。文本的修辞功能体现了作者对文本的情感态度和评价意义,是翻译的语用方面,是实现等值翻译必不可少的要素。第三个方面,同一个概念或者情景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句法结构可能一致,也可能差异较大,实现等值翻译应可能实现语法结构的同构或一致。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翻译理论原则。形式对等是语句中字对字,词对词的语义对等,适用于较低层次水平的语言基本单位的翻译。例如,城市的名称,人名和地名等翻译。所谓的动态对等,也称功能对等,是指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例如,俄语成语наплевать в глаза根据形式对等原则,汉语译为《往眼睛里吐吐沫》。而根据动态对等译为《鄙视某人》。

语义等值是“动态对等”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语义等值要求原文与译文实现意义的最大相符性。语义等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交际目的一致,句法形式差距最大,语义基本单位的共性最小。例如,俄语成语 “Кровь у кого в жилах застывает”,汉语译为毛骨悚然。俄语原文的语言基本单位句法构成是“某人的血液在血管里凝固了”,这与汉语的《毛骨悚然》从句法形式上差别最大,语言基本单位的组合共性最小。

交际目的一致,句法形成差距较大,语义基本单位的组合共性相对较小,言语表达手段截然相反。例如,汉语常说《笑里藏刀》,俄语翻译为 “Держать камень за пазухой”,语言基本单位的结构为《怀里藏着一块石头》。藏刀与藏石头,是俄、汉语在相同的语境下表达层面的差异。

交际目的一致,句法结构有一定差距,语义基本单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表达手段具有相似性。例如,俄语表情感观念的成语 “Не сидиться на месте”, 汉语可以为坐不住了或者按捺不住。原为与译文在表达“按捺不住”这种情绪的时候,使用了相近似的表达手段。

交际目的一致,具有相似的句法结构,言语基本单位具有相似的组合方式,词汇意义具有相似的搭配性。例如,一丝爱意 (Капля любви), 手痒痒 (руки зачесались)。表达同一情感,汉语原文与俄语译文都使用了相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组合方式。

原文与译文具有相同的句法结构,相同的词汇组合和词汇意义搭配关系,具有最大的语义共性。例如,对祖国的爱 (Любовь к Родине),他很确定,我们两个人都会生病的 (Он был уверен, что мы оба заболеем)。这种类型的语义等值保持了原文与译文内容的最大共性,这类结构的词句往往对译员不构成任何翻译的困难。

三、情感隐喻的语义等值转换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感知体验,情感活动的发生过程一般不能被我们直接观察,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情感通常是某种情感认知之后的结果,或者说,某个事件或某种回忆在人的内心所引起的情感状态。因此人类语言所描述的往往是某种情感的表现形式,而非情感活动本身。情感活动的语言表征常常是隐喻的。情感隐喻翻译的核心问题是语义等值问题。保持语义等值是情感隐喻转换的主要方式。

建立在语义等值基础上的情感隐喻翻译力求实现原文与译文内容的最大相似性,本文我们把语义等值的翻译定义为《意译》。现将情感隐喻的语义等值转换分为以下几类:

表厌恶,鄙视,憎恨等情感活动的言语单位。例如,наплевать в глаза (直译:往谁的眼睛上吐吐沫,意译为鄙视某人);

表满足,快乐,幸福,愉悦和兴奋等情感类的言语单位。例如,ног под собой от радости не чуять (直译,高兴地闻不到不到自己脚的味道,意译,高兴得忘乎所以);

表愤怒和暴怒等情感类的言语单位。例如,метать молни (直译:投射闪电,意译:大发雷霆);

表赞叹,激情,崇拜,爱恋的情感类言语单位。例如,глаза разгорелись (直译:眼睛发红,意译:眼馋,眼红,贬义);

表安然,自信,坚定和执着等情感类言语单位。例如,взять себя в руки (直译:将自己控制,意译:镇静);

四、情感隐喻的转换机制

翻译的核心问题是语义对等,翻译模型是在语義对等基础上建立的语言学模型。我们以带有害怕,恐惧等内心情感隐喻的成语为例,根据语义的相近性我们把情感隐喻的转换机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隐喻翻译成“动作+解释”模式:чесать затылок不理解地挠后脑勺,качать головой 费解地摇头,разводить руками 无奈地摊开双手,пожимать плечами 惊讶地耸了一下肩。

隐喻翻译成明喻模式:обливаться слезами 泪如雨下,как на иголках сидеть (如坐针毡), кусок в горло не идёт (内心痛苦的吃不下东西) 等。

隐喻翻译成“内心活动”模式:бросать кого в жар (非常焦虑), выходить из равновесия (心理失衡), черь сосёт (内心痛苦), падать духом (灰心丧气)。

情感隐喻的翻译转换是建立在语义等值基础上的,这种转换不能解决今后我们如何来翻译情感隐喻的问题,但是可以得出原文与译文在两种语言认知中的差异。翻译带有情感隐喻的俄语熟语或成语时,俄语情感隐喻的认知方式在汉语中会找到或是一致的表达,或是近似的表达。通常这样的情感隐喻我们可以用汉语中相同或类似的隐喻翻译俄语中的隐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确保的是源语认知和译语认知所形成的“画面”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

情感隐喻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情感体验体现出了民族文化制约性和稳定性。俄语的情感隐喻在语言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转换形成另一种语言模式,译者要确保两种语言认知模型所形成的画面一致,语义等值和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Метафора//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М].199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转换隐喻情感
爱的隐喻
情感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台上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