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国家课程结构优化研究

2019-12-20魏静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课程优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方式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片沃土。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要构建各学段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需求,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优化学科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和拓展。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初中三年级为例,就如何优化英语学科课程结构以满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效范例。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优化;优化方式;探究

【作者简介】魏静,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

一、重塑核心素养理念

1.理论背景。在全球化时代,人才素质得到了重新定位,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应的诠释与解读,具体被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要具体实现这四个维度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课程是“将国家育人目标转化为学生素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实抓手,其基本构造亦即课程结构关乎课程产品的实施效能”,它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载体。据此,英语学科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新时代目标教学要“基于核心素养,努力实现目标结构、课程结构、课堂结构、技术结构、评价结构、空间结构的六大转变”。因此,英语学科课程结构优化是新时代英语学科目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这也是“理性重构‘面向全体的教育时空和教学关系,积极促成学生全面而个性化成长的学校实践”。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要实现差异教育,就要根据实际教育条件,发现学生差异,通过课程建设优化英语学科课程结构,让学生全面健康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2.实地调查,重塑理念。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成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的基本素养。具体被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其中,语言能力包括語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健全人格、社会担当等意识;思维品质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和科学思维;学习能力就是要学生拥有自己的兴趣习惯、学习策略以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四个维度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具体到初中四个年级,每个维度所要求达到的程度又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对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视角设置问题,对初三学生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作为英语学科课程改革,尤其是初三年级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参考。具体设置了25个问题,最终结果如下:语言能力方面,3.65%的学生希望得到极大提升;学习能力方面,6.84%的学生觉得自己有所欠缺;文化意识方面,45.44%的学生希望通过不同方式习得;思维品质方面,44.16%的学生感觉需要训练培养。

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关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能持久性地理解和探索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自己独有的学习风格也在逐渐形成;动手能力较强,实践性、活动性的东西更能引发其兴趣;乐于发言,喜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喜欢互动,交流体验;不喜欢循规蹈矩地课堂模式,更能接受创新性地,与生活与时代贴近的东西;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喜欢强加地知识和观点。但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思维品质有待开发,学习能力需要综合提高,文化意识相对淡薄。此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

笔者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初中三年级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第一,培养语言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语言的学习,当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在八年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所缺失的,主要是听力、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在语言能力训练方面,光靠课堂上的对话、朗读以及回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八年级课程中融入相适应的英语演说家、英文诗歌朗诵、英语话剧表演等课程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最佳课程。

第二,培养文化意识,发展核心素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学习语言的强有力的背景和依托。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西方文化,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培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以及社会担当等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的世界名著导读、英语国家游学、世界新闻关注、英文电影赏析等内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

第三,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缺失的,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除了平时通过让学生自主预习、课外阅读、写作、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培养之外,整合与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名人资料搜集与展示、生活中的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生活中的英语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水平。

第四,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前文中提到,四个核心素养是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前三个素养所开设的课程都从不同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科学地看待事物,如英语演说家、世界新闻关注等课程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学生会逐渐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增设英语辩论赛、TED演讲等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总之,要鼓励学生用语言自由表达思想。初三年级的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与人交际,并能听懂对方的英语表述,进行灵活地应答;鼓励学生用文化丰富语言,用能力改善学习,用思维装点素养。

二、优化课程结构内容

1.打造课程细目。对国家课程的重构,不是新编一套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国家标准不动,基本结构不改,动的是让教材更符合实际,改的是让教材更适合学生。”据此,笔者重新关注学生的盲点,仔细研读教材,找准教材的难点、滞后内容、单一内容,深入理解挖掘教材背后渗透的学科德育。并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课程结构的优化和重构,提出“三三四”课程结构的构想。

详细解释如下:(1)三个层次分别是:Foundation Courses (基础性课程)、Extended Courses (拓展性课程)、 Promotion Courses (提升性课程)。每门课程都设有三个级别的课程。(2)三种修习方式是指基础性课程主题必修、拓展性课程主题选修、提升性课程主题特修。(3)四个主题包括“Comprehensive Language Learning(英语基础课程)”“Audiolingual and visual Learning courses(视听说课程)”“Graded Reading Courses(分级阅读课程)”和“Talent Show(达人秀课程)”。

在各年级中,每个门类课程中分别都有不同级别的课程结构设置,以达到最优化的课程结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八年级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优化表(以前三个单元为例)。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内容进行相应整合、融合、补充及删减,以达到最优效果。其中,基础课时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数开课,优化的内容分别融入视听说、分级阅读与达人秀课程当中去。视听说的基础类部分利用英拓课开展,其他利用线上自主选修;分级阅读课程利用自主阅读时间开设,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开展;达人秀课程并非每个单元都开展,而是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优化整合,每学期开展三到四次,利用社团等方式开展。通过对初三英语国家课程的结构及内容的优化,学生在能够有效汲取更多更全面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其不断探究的能力,也利于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活化学科课程实施方发

第一,在进行课程实施过程中,必修和选修课程基本按照固定班级授课和兴趣选课走班制,即,国家基础课程采取必修的方式开展,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固定课时数修习,各级部的英语任课老师在固定班级授课;拓展类课程采取兴趣选修的方式开展,各年级学生依据个人需求、特长及兴趣进行修习,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學科素养将会得到最有效地提高;提升类课程以特修方式开展,修习学生可以不分年级,但对其英语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英语需要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修习,可理解为是精英课程。第二,实施路径多样化,采取兴趣社团、线上学习、主题活动、特长培养等多种路径,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总之,对国家课程的结构优化要立足于地方学生具体学情,课程结构的优化也并非增开几门课程,而是胸中有丘壑,从宏观上把控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整合、融合、删减及补充,以达到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阳.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探究过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模式运用之谈[J].中学生英语,2013(1).

[2]于秀娟.例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猜你喜欢

课程优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方式
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英语学科素养的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信息化形势下财务会计核算的优化方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发展学生思维
英国高校留学生预科课程的思考与启示
如何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