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产玉米的栽培技术

2019-12-20李云玮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高产水分

李云玮

玉米是北方地区常年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北方地区玉米采用什么样栽培技术达到高产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产量受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玉米的生长规律,现结合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对玉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论述。

1、种子的选取和播种

高产玉米作物品种的选取不能听别人说哪个品种高产,就去盲目购买,因为区域不一样,在种子做实验时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别处能高产的种子,在自己当地种植时,就不一定一样高产了,应当选取由本地区培育或为本地区土壤和气候培育的优良种子,并且还应具备稳定的优质高产性能的玉米作物品种。

(1)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子购买以后,在播种前首先要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应不低于95%以上;播种前要进行拌种,拌种能预防地下害虫和部分地上害虫,对于一些病害也有预防作用,建议拌种剂选用带有肥料的,这样能促进根系生长,最终能够提高产量。

(2)播种

在玉米播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翻地、平地,这个过程是保持土地湿度、保持平整,具有软化土壤的效果,是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耙地、平整地块要科学有序相互结合,是保证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相关种植技术和操作环节的基础,这样能够配合机械化播种的统一深度,对出苗率和后续生长扎根起到了重要作用。

播种时期以早播为好,早播有利于玉米早期蹲苗,延长生育期,可有效提高产量。播种深度要根据土壤的水分具体情况来定,正常情况下不宜太深,3-5cm的深度即可,如果有些干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播种深度。播种密度要根据种子的品种、土壤肥沃度以及种植方式等因素适当调整,过密或过稀都不能让产量达到一个最大值,比如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大些。

2、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选种和种植后,要想达到稳产高产,田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每个环节不可忽视,下面就每个阶段和环节要达到稳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论述说明。

(1)从玉米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来看,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掌握各阶段生长特性,熟悉不同时期的生产规律是提高产量,稳定产量的首要工作。

玉米从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为苗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地上部分增长比较慢。该阶段又分三叶期和拔节两个时期。三叶期的特点是种子种植后,当外界的温度、水分和通气等条件较适宜时,种子自身的营养耗尽,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玉米从三叶期到拔节为第2个时期,这时主要是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穗期阶段:穗期是玉米从拔节至抽雄这段时间。拔节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设法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促使茎秆墩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这时可以追施尿素等氮肥,起到壮苗促秧的作用。

花粒期阶段:花粒期是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而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受损伤、达到粒多、粒重,促进高产。这个阶段追施一些氮肥。

(2)施肥管理

因为玉米是需要肥料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多,根据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区分玉米需肥量进行施肥,有条件的采用测土施肥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掌握精确用量,这样效果最好。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到中后期喷施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补充微量元素的需求。施肥要平衡施肥,分次追施,不要过于集中。

(3)控水管理

根据土壤的墒情,控制好玉米在播种期、苗期、穗期和开花灌浆期需水量。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时要及时进行灌溉以满足需水量,涝时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防止玉米根系渍水坏根而死秧。

苗期水分管理要控制好上部干,下部湿的特点,这样可使根系发育膨大、扎根更深,有利于吸水抗旱,同时也要做好防涝措施。拔节长穗期水分管理,此期间因为季节的原因易干旱,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注意玉米抽雄时间阶段,对水分极为敏感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这时如果有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另外大风时要培土防倒伏。在开花结实期,一般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此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再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4)病虫害防治

首先玉米容易受一些害虫伤害,例如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粘虫、灰飞虱、蓟马等等都是玉米常见的害虫。田间一旦发生,及时进行防治,根据不同的害虫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比如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等杀虫剂。

另外玉米还会受一些常见病害,如锈病、大小斑病、黑穗病等病害。只要及时防治就不会对玉米的产量有影响。建议病虫害要提前预防,综合防治,不但采用化学防治措施,还要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才能增产高产。

(5)除草

使用封閉除草剂进行除草,要注意使用时间,当玉米播种以后,一般情况下在玉米未出苗前进行喷施。使用苗后除草剂进行除草,要在玉米3-5叶最佳时期使用,这是因为这时候不论是使用硝磺草酮还是烟嘧磺隆都可以全田喷雾,否则,一旦玉米过了最佳时期,就不可以再全田喷雾了,要使用含有安全剂的除草剂。

3、 收获

坚持适时收获、完熟收获,确保籽粒饱满。不要收获过早或过晚,过早可能还在生长,产量会降低,过晚又会影响品质。在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达到完全成熟时再收获,以免收获过早,降低粒重,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确保实现玉米高产、优质。

(作者单位: 154109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高产水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减盐不如减水分
完形填空Ⅳ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