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英语文化意识在语境中培养的课堂实践和研究

2019-12-20龙家金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职英语语境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中职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尝试创设语境“给外教介绍景点”,增强景点名称的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深挖景点文化背景的根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推出情景小短剧“fate to meet有缘相会 ”等,从四个维度“文化知识”“文化态度”“文化品格”“文化意识”来助力中职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实践。

【关键词】语境;中职英语;文化意识;有缘相会

【作者简介】龙家金(1977.08-),男 ,湖南吉首人,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职教英语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中考后分数段的学生,他们的英语知识基础不一,学习能力不一, 学习专业不一,目标不一 ,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整体英语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增强文化意识的课堂实践。

基于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学生专业特征,灵活性地创设语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助力中职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创设语境是中职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有效途径的理论依据

何为语境?施旭认为语境就是语篇(文本/会话)所发生的环境,包括人和事,时间和地点。胡壮麟认为也可以指语篇内部的环境,说话人所在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可称之为文化语境。

故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语境,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创设语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1.是基于《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实施的要求。《职高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并规定英语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笔者认为: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意识,不能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不能正确地国家情感认同,不能主动与世界文化交流。

2.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要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获取信息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协作、会话等获取信息的输入、内化吸收和体验感悟——这是新旧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交替——最终达到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

三、中职生英语文化意识在语境中培养的课堂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外教走进中职校园已成常态。他们是动态的文化传播者,与外教互动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更逼真地创设语境,活跃英语课堂氛围。然而,中职生缺乏一定数量的词汇积累,教学活动难以高质量地开展。中职英语课本教材所包含的词汇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创设语境,可以拓展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更好体现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的体验,满足教学活动的要求。

1.美丽的景点,传神的名字。笔者结合公开课英语基础模块2 Unit 7 so much to do before travel )“A Day In Hangzhou ”,尝试“创设语境助力中职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以“scenic spot”为中心词,创设语境,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出自己所熟悉的杭州景点,与师生分享。

没有创设语境的课堂导入设计:世界各地标志性的景点图片和文字快速展览,然后问:“Do you know the scenic spots in Hangzhou ?”“What are they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them to me ?”

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传统教学导入模式,缺少生动逼真的语境,而显得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创设语境后的导入:Boys and girls , attention please .This weekend ,our foreign teacher Yana is going to see around the West Lake , and she will ask you to introduce several scenic spots to her during the oral class tomorrow afternoon 。

源自生活需要,而创设这样的语境,切入口小,任务轻,介绍几处景点。学生乐意接受,几乎每个学生都要抢着说出“ the West Lake”“ the Broken Bridge ”和“Liu he Tower” 等等。这些单词普通而简单,但是却与本文的“文化意识培养”有密切联系。

笔者发现,学生所写所说出的景点非常零碎散乱,不利于长期牢记。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协助学生整理杭州景点名词,于是,笔者制作一个表格:

命名的根据 景点

By the name of person

By the name of bridge

By the name of mountain

By the name of river

By the name of …

通過表格归类单词,学生更容易识记大量的词汇,不至于煞费苦心地死记硬背。通过句型“By the name of …”,强调景点名字的风俗人情和地理文化。

大量的语言输出,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学到的文化知识。语境的创设非常有针对性才能助力知识的内化和体验。

语境设置可以是词组、句子、对话和语篇。笔者再次抛出几个问题:

What are you favorite scenic spots ? Why ?

Can you describe some scenic spots to your family ?

问题的设置再次帮助学生巩固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一两个景点,并且用到beautiful、lovely 、nice charming 、interesting等单词,这样的问题答复,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B : Be careful , follow me !

(停掉音乐Missing you now .风声、雨声音乐伴奏)

Q :What a heavy rain !

B :Dont worry , we have an umbrella .( 白小姐撑起一把伞,青小姐在前玩耍)

(M 唱起Missing you now ,边歌边舞)

Q :Listen ! theres someone singing .Oh !Look ,over there, How handsome he is !

B:He looks not only handsome but also full of knowledge,he can sing English song so well !I think I have fall in love with him .

(白小姐上前想看清楚那人,不料被先生M一个转身碰倒地上。先生M慌忙扶起白小姐。青小姐拾起地上的雨伞,要责怪先生M,看到白小姐和先生M相拥,一见钟情)

(音乐切换成“千年等一回”)

M :Oh ,my god !How beautiful a girl !

B :Oh ,my god !How handsome !Can you speak Chinese ?

M :Oh no ! so charming the eyes ! Oh ,my lover !

B :So handsome ,my lover !

M : My darling ,your clothes is wet ,the umbrella …

青小姐递上雨伞,目送他们慢慢离开断桥,自己一脸的茫然,然后边走边挥手再见。

“fate to meet at the Broken Bridge”寓意中西文化的一次“有缘相会”。从 “the broken bridge” 到 “melting snow 升华到核心传统文化“fate to meet” ,师生共同尝试着吸取文化之精华,举行一次“披着‘洋皮的文化交流盛会”。

为确保演出成功,笔者认为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紧扣主题:fate to meet ,课前精心准备编剧、彩排和指导;(3)双师指导。英语教师注重英语口语的准确、地道、流利,符合人物身份;音乐老师负责指导舞台表演、步伐和肢体动作等。

四、“培养文化意识”之自我监测和思考

1.中职学生“文化意识”自我评估。“文化意识 ”定义抽象,其层次难以评估。 为了促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性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课后的监测和反思,笔者经过认真探索,制作出中职生英语文化意识层次考量表:

层次 内容 具体细节、要点 评分结果

5 4 3 2 1

1 文化知识

knowledge 学习和内化国内外人类文明成果。能讲述有关“节日习俗、文明礼仪和家庭活动”等有关文化意识的话题。

2 文化态度

attitude 开放、宽容对待外来文化;强调母语文化与外来语文化并重。相互交流。切忌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不妄自菲薄,携洋自重

3 文化品格

character 在學习外来文化、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建立“自信,自尊和自强”的文化人的品格。

4 跨文化交能力

competence 能分析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的根源,对比国内外文化,形成独立的文化认识。做到知行合一,得体地进行文化交流。

注:本表格参考刘道义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对文化意识涵盖五个维度的表述,《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9.1

评价结果:A=(20-18)优;B=(17-15)(良);C=(14-12)(及格);D=(11以下)(不及格)

2.中职学校英语课堂培养文化意识之教师反思。中职英语课堂培养文化意识,既是课堂教学内容又是今后的主要方向。笔者尝试在寻常的事物中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鼓励引导学生从外语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看到在实际开展中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活动的结果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我们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创设语境,有效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组织者和策划者。

2.真正地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培养文化意识,认清学习文化知识与培养文化意识的联系与差别。

3.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要有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的结合。鼓励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重在参与文化过程的体验,不要过分注重体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社麟.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施旭.什么是话语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1).

[3]彭素飞.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J].外语教与学,2019(1).

[4]赵旭辉.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6).

[5]刘道义.中学外语教与学[J].初步建立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意识培养,2019(1).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中职英语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