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微信育人功能探析

2019-12-20郭保云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微信平台英语教学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由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以及教师育人意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英语教学育人功能有待提高。微信平台强大的传播力和传播学理论为微信育人功能提供了实践可行性和理论依据。英语教学借助微信平台,拓宽育人途径,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英语教学通过微信平臺,加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发现中国文化之美,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信平台;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郭保云,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背景下, 英语不仅是国际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多元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 提高文化素养。”然而,由于社会对各种“证书”的需求和学校对各种考核的分数要求,英语教学被其“工具化”功能及其他功利性目的所束缚,逐渐淡化了其文化育人的功能。在21 世纪的今天,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英语教学既要体现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语言特色,也要凸显其文化育人功能,使青年学子“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2019年2月,微博校园发布《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报告》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常用APP中,微信位列第二位,所占比为95% 。可见,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传播工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多,沟通迅捷,受时间空间限制较少等功能,英语教学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推文引导,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文化建构,拓展其文化育人途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一、英语教学文化育人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大学英语教学授课时间通常为每周2-4课时。受教学大纲的制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英语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教师也希望课堂互动,但学生对于基础课程兴趣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也不够明确,加之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班级没有分层,致使多数课程以讲授生词、语法、篇章结构、英汉互译、写作练习等课堂模块组成,教学模式单一。大量的教学时间都用在讲授内容与操练技巧方面,对所涉及的文化内容甚少提及,导致英语教学功能单一。

2.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英语为公共课程,通常一年级为必修课,二年级为选修课。由于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动机问题,多数学生二年级不再学习英语。完成一年级的通识英语课程后,学生基本不再涉及英语课程和文学文化方面的英语学习,目前的英语教学缺乏延续性。为期一年的英语课程多为基础性语言知识与技能,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跨学科课程匮乏,英语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系统全面的文化内容讲解,课程设置需要再次规划调整,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文化资源不足,多方位多学科育人功能薄弱。

3.教材缺少中国文化元素。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西方文化题材为主,反映了社会中的一些人生哲理和价值观,选材上偏重语言的“地道”和“原汁原味”。从语言学习这一方面来说,充满“原汁原味”的学习材料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这种“地道”和“原汁原味”主要是针对英语语言文化,英语教材中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缺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本来体现母语文化,缺少中国元素的英语表达。英语教材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母语文化”,也忽视了母语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育人功能。教材中的母语文化缺失造成学生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缺少中国文化元素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国际交往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 。

4.教师文化育人意识淡薄。英语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以及母语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部分英语教师对英美文化有过系统的学习,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却稍显不足,这种传统文化的匮乏使得英语教师很难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目前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依托课程的“育人”观念意识不强。教师在授课时依然注重知识点的讲授,鲜有对语言所透射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对语言文化中蕴含的育人理念缺乏应有的敏感性,这种教学模式使文化熏陶游离于课堂之外,完全忽视外语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

二、微信文化育人的可行性

1.微信的特点为英语教学育人提供平台。微信自创办使用以来,已有近十亿用户,受众基础广泛。微信功能丰富实用,可以信息群发,也可以点对点发送;支持图片、动图、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导入,也能够自动回复、历史消息查询。文章篇幅简短,话题覆盖广泛,语言风格新奇。微信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活跃度高、成本低等等,这些媒介优势既迎合了大学生群体追求新事物、新变化的性格特征,也为英语教学育人提供了平台。

2.传播学理论为微信育人功能提供理论依据。1972 年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媒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众看到什么样的信息,进而影响受众思考哪些问题;大众媒介对某个事件或某些问题越是重视,对其重复传播或重点传播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引起受众对该事件或问题的关注。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受众所能获取的信息,并最终影响受众对相关事件或问题的关注及重视程度。高校微信平台可以根据育人要求,选择相关的内容,分批次多角度推送文本或音频视频文件,形成强大的舆论空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正确舆论导向。

三、英语教学微信育人的内涵

1.传播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当前社会各种思潮交织不断,各种矛盾热点叠加出现,多元价值观交错碰撞,这些都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涉及大学生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觀、婚恋观、生命观等话题。东西方文化虽有不同,但对真善美的理解却保持一致。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立体、动态、互动、隐性的蕴含主流价值观的育人推文,有目的有计划地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本文所指的优秀传统文化,涵盖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建筑、历史、语言文字、体育运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在于用英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掌握一些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比如使用英语介绍孔子与儒家思想,诸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中国经典著作),进而能够使用英语介绍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信。

3.对比中西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母语迁移理论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存在相当大的正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适当增加有关中国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章推送,有意识地进行母语文化的渗透,有目的地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强调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育人思想,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英语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四、实现英语教学微信平台育人功能的措施

微信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灵活、交互。要实现英语教学微信平台育人功能,首先,推文内容要紧跟社会热点,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在传播中西方文明、文化的同时,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以辩证的观点学习多元文化,凸显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培养文化自信。

其次,推文形式要足够吸引人。影响力大的微信平台推文更新速度快,语言幽默、接地气,学生使用频次高。推送的微视频、微电影、微话题、微软文等应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融教育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吸引学生“一次点开,迅速围观,快乐点赞,热议追捧”。

再次,育人理念要更新。教师在选择微信推文时,育人理念要更新,要由传统的政治灌输、显性教育、命令指示等居高临下的理念转变为努力营造互动交流、隐性育人、引导激励等平等对话的理念  ,努力把育人行为做到大学生的心坎里、行为上,生活中,以期取得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高职英语教学是学生获得语言文化学习资料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所传授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职英语课程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的学生人数多,覆盖面广,加之微信的传播范围大,更新速度快。借助微信平台,高职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英语教学涵盖多种文化,以微信平台为依托,课堂与网络相结合,多渠道传播主流价值观,介绍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内容,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差异,在多元文化的学习中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

[3]《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全面摸底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OL].http://ln.sina.com.cn/fs/economy/ 2019-02-25/detail-ihqfskcp8290343.shtml 2019-02-25.

[4]傅书红.文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亨利·吉鲁的文化研究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7(04):34-38.

[5]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6]韩海燕,郭姗姗.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 .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05):138-141.

[7]Macombs, M.& Shaw, D. L.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72, 36(2):176-187.

[8]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 2009(3):86-89.

[9]刘正光,何素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10]夏博艺.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化育人功能[J].当代青年研究, 2018(04):123-128.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微信平台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技术文化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