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9-12-20邹如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1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教学影响研究

邹如云

摘  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培养要求看,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的焦点应该是学生形成良好、全面的心态,因此,通过丰富素材,针对学生实际状况,调整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本文从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欠缺不足分析出发,结合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影响,探究利用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社会适应能力  影响研究  培养方案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68-02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看,更多将重点和关注点放在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良好心态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因此,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背景下,重视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变革教学模式,就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诉求。

1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欠缺不足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均设置了体育教学课程,无论是课时安排,或者是考核体系,都实现了全面覆盖。但是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未能与学生的专业实际、基础素质等多种要素相融合,特别是缺乏对高职学生就业素养的有效培养,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培养效果,也影响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此外,从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实施状况看,更多是由老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融入,未能从学生视角选择教学素材和制定教学方案,教学的实效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很多学生缺乏对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认知,以消极和被动的心态参与其中,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同时,目前高职体育教育的最大欠缺在于缺乏与专业特色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尤其是未能因专业“施教”,缺乏职业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在当前多数高职体育教学时,教学方案缺乏时代更新,教学素材缺乏时代特色,教学实效性并不强。因此,立足高职学生培养的具体诉求和专业目标,融入改革方案,优化现行体育教学体系,凸显职业属性与心理引导,就至关重要。

2  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影响

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是指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动态社会环境所产生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当前“互聯网+”时代,各类经济形态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形态也极其多变,对于高职教育体系来说,作为以培养实用性和专业性人才为主的教学体系,学生想要更好发挥和展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就需要学生形成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发挥教学平台的实践特性,从而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态。

基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思维的变革,更是从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新视角出发的教学活动。发挥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对学生进行心态与技能的合理引导,既是当前确保高职学生顺利接受社会就业环境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高职育人机制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时,更多停留在“表面”层级,缺乏“技能”与“思维”的全面融合。高职体育活动未能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效融合,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体育教学包含多种内容,除了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系统化的体育实践技巧。与常规的动作与技能教育不同,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培养与引导,要充分发挥交流机制,尤其要注重做好学生自身的学习总结与经验交流,通过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深化个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同,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3  利用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施策略

在高职学生培养诉求全面深化背景下,聚焦学生身心素质成长,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业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就发展成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内涵与要求,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性改革,已成必然趋势,具体来看如下所示。

3.1 精准研判学生基础,针对性、侧重性培养

学生基础情况不同,个人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与认同,以及自身能力状况的培养就存在层次性差异。在当前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时,要针对学生自身实际状况,构建针对性强、有侧重的教学机制,要坚持做到:首先,要实施实际数据与全面分析的对象分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素质状况、体能情况和体育学习兴趣,特别是听取同学个人的意见反馈,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同时,要对学生分类信息进行具体评估,并且制定针对性方案。其次,要注重实施动态化的能力培养机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构建动态化的教学方案。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状况,不仅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因素。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时,只有将社会适应能力与学生的专业要求和技能特征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到社会之中,为学生自身成长寻找到合理的成长空间。

3.2 发挥体育教学的导向作用,持久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客观上,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内在素质,也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素质能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能形成,并且社会适应能力也需要有良好的正面引导。通过发挥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与多样性特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能力。比如借助团队项目,如球类比赛和拔河、接力项目等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开展个人竞技类项目,让学生在反复超越自己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通过组织对抗类比赛和障碍跑等体育运动方式,让学生自身能够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对待和处理各种障碍与困难,形成较强的抗挫理念。

3.3 模拟社会环境,融入专业特色,改造教学体系

当前中国智造与社会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推进,整个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客观上看,只有学生具备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将自身所学知识以合理的形态予以发挥和展示,因此,在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时,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贴近实际”的环境,通过学生提前适应,从而是学生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因此,发挥体育教学的载体价值,为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搭建平台,将成为创新高职学生培养活动的重要要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指定学生之间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相关职责,比如老师可以指定学生担任团队的负责人,制定确定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方案的教学方式,由学生在随机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担当意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当然,在对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具体改革时,要注重融入必要的专业特征,特别是要结合专业特色,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能够尽可能“贴近”实效性。

4  结语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机制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阶段全力推进高职教学机制全面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具体开展学生培养时,要立足学生的“精准”就业定位,扎根专业“实际”,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有效适应,制定完善的教学举措,使学生能力获得有效提升,使高职学生真正掌握各项技能与理论。

参考文献

[1] 牟剋蓉.试论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5(5):88-92.

[2] 王伟.体育课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33-136.

[3] 尹哲.浅谈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纳税,2017(32):108-110.

[4] 曾超凡.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体育风尚,2018(1):99-102.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教学影响研究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