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模块深度学习初探

2019-12-20金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评述同课异构义务教育

金华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模块的有效教学需要学生在学科本色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渠道很多,在教学中以“同课异构”的模式改变实现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必经之路。“同课异构”的模式改变有利于实现学习单元化,也有利于实现欣赏内容相关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其要求教师首先强化深度学习的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保障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以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欣赏·评述”;深度学习;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3-0034-02

深度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核心素养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中的“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以图像识读为起点,强调学生对所欣赏的经典作品形成立体认知与感悟以及在不断学习中高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深度学习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进行探讨很难达成,需要以团队的力量进行模式的建构。本文从“同课异构”的模式变化为经典作品的深度赏析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推出:核心素养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模块如何走向深度学习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想”中明确指出,“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的四个领域之一,该领域的课堂教学以经典作品为主要载体,以视觉感受刺激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与审美趣味并丰富学生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欣赏·评述”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审美态度和掌握基本的审美技能。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此领域教学中没有完全实现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欣赏·评述”如何能达成应有的教学目标,走向深度学习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变革来探讨该领域的教学新发展要求。

二、问题的解决:以“同课异构”的模式改变实现“欣赏·评述”领域的深度学习

(一)“同课异构”与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联系节点

“同课异构”是当下十分常用的教研方式,其中的“同”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异”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即不同的教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解析。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复杂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深度学习的要求是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实现有意义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使学习者有积极学习的倾向,通过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能从整体上理解问题并找出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发展迁移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充分体现理解、建构、迁移、问题解决、反思等过程的衔接。“同课异构”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在同一主题的要求下呈现不同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课程架构、教学实施策略,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好地突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个性,能够为其他同伴提供较好的学习借鉴。但是从“同课异构”被广泛推广到现在,存在一些浅层次的重复,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同课异构”的研究效果,是需要从教学的模式架构层面进行一些探讨的。

(二)如何以深度学习为目标提升“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有效性

1.深度学习背景下“欣赏·评述”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內在的精神力量,而教学内容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必先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教学材料,即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深度学习背景下“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避免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学习知识的目标是理解与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培养人的理智活动。

深度学习的第一层次要求教师以深度学习的状态面对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熟悉教材体系、深度熟悉学生情况、深度架构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第二层次要求教师深度探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展、思、研、练等基本教学环节,不断以自主探究方式完成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这样的教学研讨方式,可以建立一个平台展示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理解,形成多元的教学效果。深度学习应该注重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度理解及长期保持,实现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的开展需要紧跟教学形势的发展,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科“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中,必须先认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规范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渐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2. “欣赏·评述”模块的单元化教学要求

“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主要包括欣赏与评述两个步骤,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深度学习,深度研读文本,深度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深度分析作品内在的美术元素与形式法则,深度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深度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整体艺术价值。“同课异构”到单元教学的转化,是深度学习背景下课堂新模式的探究成果。学生在深度欣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评述,评述过程也是学习外化的过程。“欣赏·评述”在常态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一般都是面对同一幅作品,按照相同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展现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但是这样的教学研讨似乎不能对该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探究。

由于深度學习的过程主要包括情境创设、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和反思评价,虽然它们各有侧重,但并不是绝对独立的。美术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而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欣赏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将绘画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对单一的作品赏析进行单元化的教学研究,将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例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教学中,如果只对一节课进行探究,学生能得到的知识可能会非常有限,而如果进行单元化设计就可以从整体把握、细节探究、美术元素分析、文化理解等不同层次进行深度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教师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学生在单元化的欣赏过程中因为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知识收获。

3.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欣赏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深度学习认为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求学习者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丰富或重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深度学习是一种双向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能使学习者获得更为灵活的知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欣赏·评述”单元化教学活动中,可以对需要欣赏与评述的作品不断进行深入学习,但如果只有深度学习,则不能构建立体欣赏与评述,因此,在单元化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与延伸教学内容,以很好形成立体教学研究。在一些具有地方文化遗存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开展这样的教学研讨,例如在苏州可以对《苏州园林》中的美术元素进行四个课时的单元化教学,前两个课时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度欣赏与评述,后面两个课时可以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个模块中的一种,进行拓展性教学,这样的处理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立体性的教学延伸。

美术欣赏过程一般包括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四个环节。在分析阶段中需要学生进行深度自我探究,学生需要将整体的研究对象分为几个部分,包括美术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和画面效果等。解释环节是指在观察美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实现深度学习的全面贯彻,对美术作品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价值等。在“欣赏·评述”深度学习过程中要促进欣赏内容与知识的深度建构,同时注重迁移运用。欣赏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进行判断和把握,可以对相似情境“举一反三”,也可以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欣赏·评述”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欣赏·评述”模块的单元化教学要求、欣赏内容的拓展与延伸,都符合核心素养背景下“欣赏·评述”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教师把握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逻辑,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重点。美术欣赏教学不仅需要积极引进情境交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需要开展趣味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注意力,更需要对传统欣赏模式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欣赏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体会美、感悟美,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评述同课异构义务教育
浅析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方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评述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