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险管理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2019-12-20张楠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经营

张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区阐述在风险管理下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运作。首先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述;其次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然后是保险公司的特点和存在风险;最后阐述内部控制的内容,总结全文的中心点。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定义

(一)风险管理

风险伴随着收益而产生,只要从事交易就必然会存在风险。很多行业都有高风险的行为,例如金融行业证券、股票等等,过去人们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在风险管控上吃了亏。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完善,人们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也日渐成熟,不论是公司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了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企业全员参与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层次,识别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并将此风险把控到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让公司的收益大于风险。风险管理是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存在于企业的日常运作和战略制定中,识别潜在风险预测风险影响程度,是有效管理企业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1]。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持续的内在组成部分,为企业实现收益提供合理的保障,内部控制受到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的影响,而实施则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中国银保监会指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主要是防止保险公司偏离经营的发展战略,所以,对全体员工采取适当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的控制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以上所述可以了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融合的部分,风险管理中的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个方面内部控制也需要做到,因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实现机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动力,而内部控制所制定和实施的一切战略的目的也是降低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为企业持续盈利提供保障。内部控制是企业规避风险,做好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控制将风险最小化的机制,所以一个企业能做好内部控制,可以保障这个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经营合理合规[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利益,还会让自身处于行业竞争的下风,市场的优胜劣汰会淘汰一批不做风险管理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是企业不可缺失的,针对与企业潜在风险而存在的。保险公司在日常的经营中,可以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融入到日常的风险管理中,建立一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高度融合、相辅相成的体系,保证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促进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三、保险公司经营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

(一)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

保险是金融的一种,保险公司在金融行业是较为特殊的服务性公司,有着自身的独特的经营方式,与证券、股票等金融公司不一样。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主要有几点:

首先是保险公司交易具有特殊性,保险公司的主要核心是风险性业务。以寿险公司为例,以被保险人的风险作为服务的对象。保险公司服务的周期较长,缴纳保险费签署保单只是保障服务的开始,最后的服务终止,是要看被保险人有无在保险周期发生保险事件。所以保险公司经营的好坏关系到公司投资人的利益,还关系到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是大一点的保险公司在经营上出了问题甚至会引发社会和金融行业的动荡。其次是资本结构的特殊性,保险公司是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如,人寿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中,面对的常常是对被保险人长达十几年的负债务期限,收取的保费很快就可以超过公司本金甚至高出十几上百倍。再次是保险公司经营性质和管制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在社会的受众极广,具有社会性和普遍性,保险公司的经营好坏,有没有足够的承保能力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在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进进出出的资金交易,大量的客户信息,使得保险贡献的经营风险相对复杂,要想做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更加艰难。最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存在特殊性,保险公司与一般的公司相比风险更大,因为保险公司的风险除了本身经营活动带来的风险以外,还要承担被保险标的风险,一旦出现经营问题或者没有做风险管理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二)保险公司主要存在的风险

首先存在信用风险。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指的是保险公司不能按照合同进行履约行为,或者是信用状况不佳导致被保险人对其不信任引发信用危机。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安排、商业银行的存款等。我国的保险公司主要是国债、评级较高的金融债,所以信用状况良好,信用风险程度较低[3]。

保险公司存在市场风险。顾名思义指的是由于市场原因导致的风险,例如市场的汇率、价格等出现不利的变动,并且在保险公司的风险可控防范外,给公司造成了预期之外的损失。

保险公司存在产品风险,保险产品的制定和研发都需要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测和预估。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保险产品对于风险的把控不够成熟,主要是因为国内缺乏精算师,因为我国保险的发展时间较短,精算数据缺乏增加了精算的难度,精算技术的发展不理想,所以导致保险产品开发没有精准的风险预测。再加上受到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缺乏整体的规划,险种也比较单一,很多保险公司往往只会选择几种保险产品作为主要推广的产品,用来占据市场份额。长此以往,很多有其他风险需求的客户没有选择的产品。

保险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售卖产品的方式集中大量的资金,再将资金投资到其他地方获得收益,资金的流动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保险公司在做资产结构配置的时候需要格外慎重,一旦现金流不能满足赔付的需求,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突然出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起的大规模退保行为,保险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赔付,就会引发信用危机,导致声誉受损,甚至引发社会性问题。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一)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风险作为导向是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将风险作为内部控制的导向,可以明确保险公司的潜在风险。通过对行业的了解,将保险的潜在风险进行总结和分类,将风险分为几个等级,通过现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进行匹配,预估风险的控制程度,对于等级较高的风险重要关注,还有要注意哪些风险没有在内部控制防范内,针对这部分强化内部控制的控制力,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建设完整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度,制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成熟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条不紊地管理企业。而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样也是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的基础。内部控制需要建设完整的制度作为企业的框架,现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都需要进行改革,建立行业内的规章制度,将业务规则和流程写入制度中去,以此作为考量员工业务能力的标准。为了保险公司可以更加顺畅进行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国家也需要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势必将制度执行起来。

第三、打通内部控制的障碍,将流程作为内部控制的纽带。内部控制不仅是保险公司管理层、董事会的事情,也是公司全体成员的事情。所以,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公司的每个部门和人员都有关系,在进行风险预估的时候,打通公司所有部门之间的隔阂,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准确规避风险点,把握公司全局。

(二)构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内容

第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险公司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也决定了全体员工对于风险的认识,所以保险公司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健全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主要在公司的履行的职能要划分清楚,例如董事会需要明确与管理层之间的责任,保证权力的下放不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其次对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配置,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让每个部门能够相互监督和合作。

第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保险公司通过对自身风险的分析,确定公司的潜在风险,然后将其纳入风险管理中,警示全体员工;其次,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前文提到了保险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通过对这些风险的分析,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严重与否进行评估,制定出严谨的风险评估报告;再次,针对风险建立应对机制,一旦发生风险将快速的做出反应,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对于公司的影响;最后,建立风险持续观察机制,保险公司风险是长期存在的,需要风险管理随时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非常大,内部控制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与风险管理重合,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保险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也可以说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及保证内部流通性等,确保保险公司能做到及时规避风险,减少公司损失。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经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