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室模式下专业设计能力提升考核方案研究

2019-12-19李奎刘红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李奎 刘红艳

摘 要:工作室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越性,能够明显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水平教师发展和高质量学生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专业设计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并定期进行教学成果考核,为高职院校探索教学实践方法提供更多的参考,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专业设计;考核方案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践优势,以专业设计能力实践为例,确定专业设计考核目标,根据考核的内容灵活地选用考核方法,对考核的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可行性负责。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专业设计教师的能力,提高工作室模式下专业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结合未来高职院校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计教师的考核方案。

一、专业设计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科研平台的建设,不仅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载体,更是为喜欢科研的学生们提供创新平台,是进行科学创新的基础[1]。充足的启动基金,完善的科研设备,场所,科研团队的密切协作,知识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融合为科研平台的有效运作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立项,课题筛选,方案设计,论文撰写,数据分析,结题汇报等,保证课题顺利开展[2]。通过对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够明显增强教师及学生的科研水平,为专业设计能力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工作室模式下教学经验共享

科研团队内部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分享科研的心得体会,了解国内外发展状况,及时追踪科研动态,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逐步改进设计方案。教学经验的共享,相互鼓励,有利于激发科学研究的热情。

(三)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向业内专家学者吸取经验。科学研究非常容易陷入瓶颈期,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了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往往由于主观情绪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执行。通过专业培训,能够克服懒惰的情绪,能够梳理科研方向,能够提高专业的设计能力和业务水平。学无止境,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将这种精神落实到专业实践中,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

二、考核方案的研究

(一)教案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安排

教案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知识的重点、难点的一项重要指标,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在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面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避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和脱离实际的设计等教学事故。同样讲稿的质量也是一项主要的考核指标,能够直观地了解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课堂的趣味性,能否从多种不同的角度阐述理论知识,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对比教学计划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不同的教学观点,逐渐调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培养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从学生的角度综合评价

从不同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专业实践课进行评价。从理论知识到专业实践,从认识实习到制定个人目标,以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考核教师的综合能力,能否照顾到所有同学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对教师课程的讲授,知识是否由浅入深,是否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是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是否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进行正态的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出勤率考核专业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丰富有趣,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工艺操作的鉴定和考核。

(三)定期开展学术成果交流会

通过专业教师对科学研究的情况,阶段性地开展学术汇报,相关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评定学术有效开展的情况。针对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观点,借鉴他人的意见,善于反思,把得到的科研结论分享给他人,让大家及时了解科学研究的进展。

单一地考核专业设计能力的方案都不能完全體现考核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授课内容和方法,专家的意见,以及学术交流都能够丰富专业设计的考核。也体现了考核的丰富性,合理性。综合以上的考核情况,根据实际教学进展,有根据的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 潘政旭,代欣,郭洋.关于民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2):61-64.

[2] 顾丽丽.新建高职院校级课题质量问题剖析与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17(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