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视野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创产品研发

2019-12-19汪琦玲

数码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汪琦玲

高校视野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创产品研发

汪琦玲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日常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大势所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阶段国内的非遗教学中的发展重点在于宣传和保护,从而忽略了非遗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经济价值,在教学中进行文化产品开发研究,将非遗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创有效进行融合创新,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更好的得到活态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高校;文创;传承创新

1 引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皮影戏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承载着悠久的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灵魂的反映。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同质化,越来越多的民间传统文化被淡忘,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接受,去传承。将非遗引入高校,学生通过课堂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知识,实践参与制作过程,极大地增加了新一代青年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湖北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在中国当今社会格局下,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只要局限于师徒之间的传承,以师傅带领徒弟的形式,通过言传身教来进行,不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高校中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体系,有着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资源这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一方面对于高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着全面的促进作用。高校的美术教育是专业性的教育,具有培养应用型、学术性人才的功能,是承载艺术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从组织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层面看,高校师生具有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针对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理论优势。

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反映出的是民族风格,表达了一种人民淳朴的民族情感,发展非物质文化可以丰富高校艺术教育的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为在校学生学习研究非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平台,更好的将非遗传播出去,使更多的师生学习非遗文化知识,调动师生研究的积极性。

再者,高校内的图书馆系统是比较先进的,藏书量大,资源丰富。在采集和整理当地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和传统知识记载等内容更加便捷,同时图书馆具备人力和技术保证,可以借助学校研究学者的力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高校非遗教育开展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非遗的概念、分类、保护以及学科申报,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探究,到实践中遇到的传承与创新、开发与经营等关系的转变处理,都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系统的理论研究。

在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对于非遗文化的规范化、系统化有着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湖北省为例为例,2013年有16座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16所高校的研究领域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项行的,基本涵盖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没有设立非遗学科和专业,建立非遗学科和完善非遗专业任重而道远。

4 文创产品开发有价值的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以活态保护形式传承,以文化为基础,创意为表现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创意产品。作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采纳非遗项目中的精华之处深入了解,进行产品再设计。由此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将会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对非遗进行反哺。

现阶段市场上的文化创意产品领域的设计者,多是由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人员担当,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入。作为设计从业者,应着眼于本土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非遗是独特且宝贵的文化资源,将非遗文化资源转为文化创意产品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5 对于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建议

加强理论研究,促进非遗学科化建设。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源,加强高校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发挥高校科研人才的优势,加强非遗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将能够体现民间特色且富有价值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中,充分利用教学这一环节,明确课程目标,积极的开展非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非遗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离不开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的教师队伍。非遗专业人才,不光应具备教师应有的基本职业素质外,还应具备丰富的非遗项目经验和理论知识储备,了解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非遗传承等情况。高校制定相应的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的对专项人才进行培训,组织非遗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6 结束语

加强对传承人保护的制度建设。我国现阶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采取多种保护扶持。但是,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仅仅依靠高校本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和政府以及企业共同协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主动寻求影响力高德知名企业,更好的创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制度建设。

[1] 陈思琦.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5(5):101.

[2] 韦华昌,论非遗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4):117-118

[3] 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

[4]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林涓;;传统漆艺文化的现代传承[J];美术学报;2012年04期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products in Hube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ies

Wang Qi Li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carrier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young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corpor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he daily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roduc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in the current non-legacy teaching in China focuses on propaganda and protection, thus ignoring the rich 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economic value of the non-legacy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integration of non-legac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odern cultural innovation can effectively mak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better protected by living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t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curtural-innova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58

J527-4

A

1672-9129(2019)03-0166-03

汪琦玲(1993-),女,籍贯:安徽合肥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E-mail:bianjibu20080808@163.com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Tough Nut to Crack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