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探析

2019-12-19肖晨

数码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参观者图标界面

肖晨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探析

肖晨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在设计博物馆APP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用户类型在各种使用情景下的需求,功能需求、情感需求、体验诉求和学习诉求,着重以主流用户的需求为主,为其提供贴心的服务。在交互层面上,通过对湖北省博物馆APP 的功能和内容、信息架构、视觉界面的分析,总结出博物馆APP的设计要点:简化操作步骤、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增强趣味互动性,从而提高其有用性、易用性和满意度。

用户需求;交互设计;博物馆APP;可用性

前言:

传统博物馆一直履行着展览展示,服务公众的职能。在互联网时代的21世纪,数字化博物馆应运而生,使人们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博物馆APP辅助参观博物馆,这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博物馆APP的功能和内容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搭建及开发的,展示的内容也是围绕参观者的诉求。因为产品的使用者是人,只有让用户感到满意了,才能达成用户体验目标,进而达成业务目标,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所以,通过挖掘参观者的在参观前,参观时,参观后的需求,进行需求的筛选和优先级的排序,把筛选后的需求转化为功能,最终把功能体现在交互方式和界面之中。

博物馆参观者的需求分析

2.1 目标用户

用户去参观博物馆都会出于不同的动机,本文按照对用户的意愿分析,用户参观博物馆的动机,把博物馆参观群体划分为三种类型:休闲观光型游客、学习型游客和专家型游客。不同的目标人群有着不同的目的,其中休闲观光型游客属于随意型用户,大多出于到此地打卡,到此一游,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心态,没有明确的目的,主要为了消遣放松;学习型游客则对知识的需求比较大,通过参观博物馆,达到增长见闻的目的;专家型游客对博物馆的构造,馆藏的文物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多出于深入研究的目的。

2.2 使用场景

用户参观博物馆的整个流程里可以大致划分为参观前、参观中和参观后三种环境。

博物馆APP在设计的过程要考虑满足参观者的功能需求、体验需求、情感需求和学习诉求。其中休闲观光型游客为用户主体,占三种用户类型的多数,是需要研究的主流用户,更具有代表性,挖掘这类人的用户意愿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为他们创造动机,排除担忧,解决障碍,从而达到商业价值和用户需求的平衡.

3 基于湖北省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3.1 功能和内容

打开湖北省博物馆APP,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的历史沉淀感。采用底部的Tab式导航,底部的标签栏分别是导览、宝库、娱乐、发现、我五个板块。顶部导航栏是语音导览、搜索按钮和博物馆形状的icon,点开这个图标,弹出博物馆简介、交通路线、参观须知三个选项。娱乐按钮层级下面是视频、游戏和公共教育。从功能和内容这个范围层的角度来看,湖北省博物馆满足了参观者的基本型需求。

3.2 信息架构

清晰的信息架构可以使用户顺利的完成任务流程免于复杂信息的干扰。湖北省博物馆APP的宝库导航里的内容和娱乐导航里的视频、公共教育以及发现导航里的天下和加油站都属于对博物馆文化信息的展示和科普,属于信息传递的重复,核心功能的冗杂堆砌。以至于用户操作时会产生疑惑感,选择越多,无形之中增加了用户的选择负担,用户每多做一次选择和判断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需要把学习需求相关的模块进行重新组织分类,简化相似功能的导航入口,使得用户的操作步骤更明了,更好地引导博物馆app使用者完成汲取知识这一操作目标。在宝库这一导航入口里,年代,材质和用途分居其下,看似给了用户清晰的分类和指引,实则在用户完成观看展品详细信息这一任务流程中,增加了很多冗杂的步骤。这就属于导航的深度过深问题。所以界面的信息层级有必要重新进行组织归类划分,以提高界面的逻辑性和可用性。

3.3 视觉界面

Icon的设计上采用线性图标和填充图标相结合的方式,图标以博物馆,书简,折扇,射箭,排箫,鼎等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元素进行抽象化的提取,整体保持着设计元素和风格的一致性。但是图标的识别性和认知性不够强,好的图标让用户不需要过多思考就知道要传达出什么信息,这套图标只考虑了美观性,图标和文字的关联性不强。在“我”这个界面的设计上,没有视觉中心并且视觉流的引导上没有一定的顺序,同时重复多余的视觉元素也会降低用户的黏度和活跃度。

4 结论

通过上文总结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上的设计要点如下。

4.1 简化操作步骤

用户在完成某一任务流程时,往往要经历几个步骤,如果流程过于复杂,就会导致用户选择放弃,最终降低了转化率。简化操作步骤会使用户乐于完成这个任务,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4.2 增强信息的可读性

同样的,用户在使用博物馆APP进行获取知识时,要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保证用户阅读的连贯性,考虑到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场景和希望快速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板块的诉求。这就需要增强界面设计的可读性,有效的把界面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传递给用户并且让用户便于理解和吸收。

4.3 增强趣味互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自信的弘扬,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由扩大知识面逐步向趣味性和互动性转变。开发移动端博物馆时可以考虑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观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文物的多层次立体的展现,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5 总结:

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上还要注意信息的组织合并分类,导航功能的入口清晰,贴合用户的使用情景。同时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分析,用户意愿和用户行为分析。

[1] 褚江岩. 博物馆类App的界面设计探析[J]. 艺术科技, 2017, 30(2).

[2] 朱婧茜, 何人可. Android手机应用界面布局的可用性测试研究[J]. 包装工程, 2014, 35(10):61-64.

[3] 常鑫.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APP交互界面动画设计研究[J]. 艺术科技, 2015(10).

[4] 辛向阳. 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 装饰, 2015(1):58-62.

[5] 彭静,王刚.博物馆APP基于用户需求服务的新价值[J].出版广角,2018(21):73-75.

肖晨,出生年月:1995.12.01,性别:女,籍贯:安徽省濉溪县,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E-mail:2209282216@qq.com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12

TP393

A

1672-9129(2019)03-0037-02

猜你喜欢

参观者图标界面
最美的蝌蚪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中国风图标设计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