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讨

2019-12-19东莞市天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管控风险管理管理

东莞市天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化,产生的风险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对于推动企业平稳顺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密不可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即是降低经营风险,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开展管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要想真正更深层的理解这种关系,可以先从明确企业在实际运行中都存在何种风险,并了解哪些风险是可以利用内部控制进行有效防范,哪些则需要采取其他手段防范。首先,企业风险在分类上包括很多种,若将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联系在一起,可以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控风险,例如国家政策的变更、市场宏观经济的变化、自然灾害等;一类为可控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运营层面,主要由企业领导者个人决策失误引起的。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对这种可控的风险进行管理控制,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即是对上述两类风险的管理,而企业内部控制,则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可控风险的管理,这便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现状

首先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在实际日常运营中,存在组织管理架构科学性不足问题,从而限制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作用发挥。还有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相关内部控制措施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对于企业管理而言,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可控性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应具有持续性特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加以完善,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管理的实效性,为推动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力,这就致使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地下,难以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不利于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围绕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机制性缺陷缺乏必要的关注,往往更加重视效益成本,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效益的关键,相关关键控制点覆盖面不足,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效率提升,难以真正实现风险管控目标。除此之外,针对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一些企业没有准备好有效的应对补救措施,在实际对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时,缺乏全面性,针对于风险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种类认识不足,事实上,针对于发生概率较小的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往往更大,以此更要加强相应关注。还有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上缺少有效的保障措施,控制监督措施落实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重视,围绕内部控制,促使相应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在完善过程中,应体现于应有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引入风险评估分析与预警机制,以行业发展规律与企业自身管理要求为依据,全面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可以产生的风险,在此基础之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要素进行仔细的梳理,结合相应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实现风险管控,与此同时,还应严格规范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流程,落实风险识别、预警、分析、评估等内容,提高防范效果。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由人为因素所主导,因此为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实的落实,应从强化相应人员管理入手,通过加强对其培训教育,提高其风险防控意识,尤其是针对关键岗位人员,在内部控制中进一步落实责任管理与制度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责任,提升内部控制的科学规范性,有效提升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效果。通过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经营目标与管理绩效考核挂钩,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二)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力度

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提升风险管理实效性,保证内部控制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提高企业风险管控的效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力度,针对各类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需要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将风险管理结合在一起,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与弹性,并立足于相应制度性缺陷,要及时加以弥补改正,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中风险管控的价值作用。对于企业管理部门来说,应密切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具体实施效果,结合实际的效果,做好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隐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具体监督措施的落实上,可以借助内部审计来体现,通过给予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独立的权限,保证其作用发挥,有效提升企业内控制的分险管理效果。

(三)完善企业高层管理结构

很多企业在实际进行管理过程中都是一言堂,受个人眼界视角所限,决策者很容易出现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问题,从而产生错误决策,让整个企业陷入困境之中,不利于企业发展,基于此,需要促使企业高层管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并且由于高层领导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诸多事务,很难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考虑全面,容易引起决策失误,而在高层管理中组建一个风险管理的团队,在进行每一次重大决策时,都由团队来进行决定,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防止高层因个人利益,产生以权谋私问题。除此之外,通过管理决策团队的构建,实现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还能够减轻决策者的工作压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活跃性,决策者在做决定之前,给予企业员工相应的表达机会,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环境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环境能够对风险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首先,以企业议事规则与治理结构为依据,进一步明确细化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各方的权利义务,通过促使职责分工体系完善,优化企业内部结构,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除此之外,企业在实际管理时,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实现对企业发展需求以及行业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通过借助于信息化管理和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做好决策管理可行性研究、投入产出分析、预测统计的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的准确分析判断。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机制的监督,面对因此内部控制缺失,而导致无法有效制约风险因素及不确定因素,应及时反馈企业管理部门,通过管理层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决策,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应对。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风险分离、风险转移等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及时弥补纠正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进一步实现对风险的管理控制,有效降低企业损失,必然需要企业从内部控制入手,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力度,完善企业高层管理结构等,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实现平稳顺利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风险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