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成本费用核算过程控制

2019-12-19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本计算成本核算核算

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成本核算主要包含的项目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的成本费用,这两者都决定着企业成本费用的大小。因此,成本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分析过程中,企业中有些人觉得企业成本分析是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不然,企业的成本取决于每一个部门,包括运营部门、生产部门以及研发部门等,也只有所有部门都重视企业成本,才能在平常工作中计划最优方案,为企业降低成本。相对应的,企业也应该加强并完善相关制度,为企业成本的各项支出制定限额,严格把控产品成本,做好相关记录等。

一、企业计算成本的原则

(一)合法性

企业所有计入成本的相关费用都必须依照法律法规,不能违反相关规定,否则不能进行成本计入。

(二)可靠性

这一点要求企业所进行的成本计算要具有真实性,即所有费用都做到真实记录,还要有可核实性,由不同的会计人员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得出一致的结果。同时,企业的成本计算要经得起核实。

(三)相关性

要求企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要对相关决策起作用,还要提供真实可靠并且有用的信息给管理当局,并且信息的产出必须要及时,如果间隔时间太久的话,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是帮助不大的。

(四)分期核算

企业把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整理计算出来,这段时间可以是月,可以是季,也可以是年。企业对每一时间段的成本进行核算,有助于后面对总体利润以及各项目的利润核算。

(五)权责发生制

如果在一个期间内企业产生了成本,不管这个成本支付与否,都需要计入成本。这里的成本指的是在此期间内的阶段成本,如果成本不发生在此期间内,但是在此期间内进行支付,那么这个费用将不计入此期间的成本。

(六)实际成本计价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原材料都需要进行实际成本计价。

(七)一致性

企业在进行各期的成本计算时,使用的计算方法需要一致,以便后面进行数据对比,为统计提供便利。

(八)重要性

企业对总体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必须做到准确计算,对不是很重要的可以简单计算[1]。

二、企业计算成本以及核算步骤

(一)生产成本核算

产品的成本计算一般是在一个时期内产生的费用,在以一定数量或种类为目标的生产活动中所支出的所有费用,就是产品成本。

智库百科中对产品成本核算这样描述道:“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的确,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就是对产品本身进行管理统计的过程。通过产品成本核算,企业可以知道在一个时期内,企业对一类产品的各项目支出比重,包括生产产品的设备,管理产品费用以及其他消耗。

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需要先对产品进行归类,然后对产品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计算。我们常用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五种,有分步法、分类法、分批法、品种法、作业成本法。成本计算的方法不尽相同,这是根据产品的种类,数量以及特点决定的。

(二)费用核算

在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后,对于算出的结果应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审批管理。相应的,企业也应该建立完善的费用审批机制,即在生产期间对产品的成本花费进行严格的把控与监督,设置限额,坚决杜绝报假账、大量超出预算、贪污企业生产经费等违法违规情况的发生。在需要进行费用支出的项目中,应设立相对应的人员进行资费上报,费用审批部门应对各部门上报的需要资费金额进行记录并统计,经领导批准后可以进行额度内支出。

除了建立完善的费用审批制度以及部门外,还需要建立费用管理制度,就是说在各部门进行费用支出的同时,让各部门的资金管理者对费用有明确的统计,且这些数据全部交由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记录,统计。财务部门按照各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资金支出额度,对每一笔资金进行严格把控,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资金审批工作并做好记录[2]。

三、成本费用核算基础工作

(一)工作的标准化

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要紧抓工作标准,让各项工作达到相关标准,为成本核算降低难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工作进行标准化监督,具体内容如下:

1.计量

在各部门进行工作时,对各项数据进行严格计算,主要是资金、产品数量、原材料数量等。有了详细的计量后,生产经营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此计量标准化是企业进行成本计算与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2.价格

价格标准化分为内部价格和外部价格,内部价格是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即内部进行各项目核算,各核算单位和企业之间进行模拟交易的价值尺度。外部价格是本部企业对外部企业进行交易活动的价格。价格标准化对企业控制成本尤为重要。

3.质量

对一个企业而言,产品的质量才是重中之重,企业的成本计算与控制都是建立在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的。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那么成本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完善制度

在对企业进行成本计算与控制时,完善的制度是准确进行成本核算的保障。不但要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还要建立完善的定额管理制度以及预算管理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企业的运营才能稳步向前,以制度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才是对企业成本最好的控制方法[3]。

四、成本费用核算改进规范

(一)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支出和支出后取得的效益。资本性支出里不仅包含着这段时期内的收入,还包含着之后几个时期的收入。而收益性支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益与一个时期内的支出,仅仅只是本期收益与取得相关的支出。把这两种情况划分清楚,是为了企业在成本计算阶段能够清楚明了地进行核算,更好的控制成本。长期的资产价值形成与资本性支出有关,而收益性支出则直接影响企业当年的盈亏。搞清楚这一点后,对企业很长一个时期内的资产价值计算有明显的推动性作用。

(二)完工产品与再生产产品成本

企业要进行成本核算,还要考虑的一点问题就是,产品的完工与再生产问题。因为完工产品的成本与再生产产品的成本是不同的,主要可以用月末产品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在月末,企业如果没有完工产品,那么这个成本要计入再生产产品,如果月末没有再生产产品,则成本计入完工产品。如果在月末两者都有,那么就要采用诸如约当产量比例法的方法对完工产品与在生产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出两者的生产成本。

(三)明确成本开支限额范围

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如果不对各部门的成本支出加以约束,那么很可能让有些不守规矩的人钻空子,让企业在成本计算时发生错误,导致计算不准确,从而影响总体的成本控制。因此,要求企业在平常的工作生产中对各部门的成本开支进行严格的限额,明确规定开支范围,包括材料费、加工费、管理费、运输费等多种,需要各部门对成本进行严格的计算与控制。只有各部门对各项目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后,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便会呈现良性趋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各部门明确开支限额,制定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不能完全杜绝发生超出支出范围或者错误计算的情况,这就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再计算,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产品的原材料、生产、管理等具体工作。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制度,科学管理企业,强化企业的成本支出审核,为企业以后的运营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确保企业能够合理控制成本,在能够有效把握企业资金的基础上,推动企业不断向前迈进,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计算成本核算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分析
论作业成本法在选煤厂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单个工业用电户可中断负荷成本计算及效益分析
论企业成本内控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