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分析

2019-12-19大连理工大学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大连理工大学

新经济时代中,云计算技术、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革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型,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流程化、系统化,建立全面、完善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在科研、教学、后勤、行政管理等部门中实现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的共享,实现对账目、数据信息的动态跟踪、实时监控,为高校制定教学计划、管理方针提供分析、参考和预测。

高校中的财务管理部门与教务部门、团务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图书管理部门、行政办公部门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财务工作。财务管理部门是负责高校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监控部门,其职能履行与工作效率,将影响高校的运营成果与教学质量。

在新经济时代中,专业化成本核算、智慧数字化校园、数据信息共享中心、风险评估与实时预警、数据信息跟踪与传输、电子发票管理等等,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内容与新变革,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对财务人员的选拔与专业能力培养,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一、新经济时代中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与变化

(一)成本核算技术的革新

新经济时代,以SQL、 Oracel、 Hadoop和Map Reduce等编程语言为基础,财务成本核算中逐渐引入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合同、票据的电子化管理,高校各部门能够使用上述技术完成财务数据的信息化存储、汇总、收集和传输。

(二)财务信息数据共享中心的建立

新经济时代,高校中建立了财务信息数据共享中心,其他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得到加强,消除了空间时间对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与沟通的制约。借助财务信息数据共享中心,高校能够实现财务数据公开、电子支付和交易、互联网财务信息咨询,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与方式不断创新。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型

新经济时代,高校财务工作能够实现实时报账、大数据统计、云管理和云报销、财务在线决策、信息数据同步,财务工作以风险预测和监控、财务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重心,将高校的运营宗旨、发展目标与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逐步向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型。

(四)移动端财务管理的模式创新

智能移动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APP应用程序的开发,为移动端财务管理准备了条件,财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移动端设备,及时完成财务账目的审批、申请采购资产、预约财务报销,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特定地点、时间限制,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避免了各项资源的浪费,缩短了等待处理的时间。

二、新经济时代中高校财务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

一是,注重选拔人才,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职能。注重从数据管理、互联网管理、经济管理、计算机管理等领域选拔杰出人才,以满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财务管理需求,提升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与其他领域、行业的工作人员、学者专家进行对话、交谈,相互分享经验,提出问题,解决疑问,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到其他岗位上交流学习,鼓励高校财务部门的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和应用新方法,拓展视野,从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发现并总结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的方法对策。为了提高财务人解决财务难点、分析财务热点、学习财务新知识的能力,企业应与各地高校开展合作教学,为财务人员参加学习、接受培训提供机会。

三是,建立绩效评估与奖惩考核的管理机制。为了防范财务人员在财务缴费、费用报销等环节工作中疏于管理、产生失误,为了提升财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应依靠绩效评估考核与奖惩机制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防范懈怠情绪的产生。绩效评估与奖惩考核机制,明确了不同岗位的管理职责,有利于高校机构改革和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劳动力生产率。

(二)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新经济时代中,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得到广泛应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也需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加载、转换、计算、查找、分类、存储、归档,等等。依托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高校确保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延展性和科学性,具体信息化管理策略如下:

一是,设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目标。以门户统一、数据共享、应用集中、可拓展、可移植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

二是,通过物联网、智能移动端、互联网和电脑客户端,实现数据收集与反馈,根据用户需求查找和访问信息系统。

三是,信息财务系统能够完成个人收入管理、工资管理、预算管理、网上报账、银行对账、项目收费、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

四是,信息系统具有财务软件开发、数据计算与存储、信息数据集中管理、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用户身份认证等功能。

五是,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包括:数据挖掘仓库、基础类数据库、决策类数据库、资源类数据库,为财务应用和财务管理分析提供数据资料。

六是,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由额硬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系统、虚拟化资源池、数据库系统、物联网系统和云操作系统组成,上述设施和系统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提供硬件设施和互联网支持。

(三)财务管理的安全机制、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策略

在新经济时代中,高校财务工作应注重安全管理,建立财务安全管理的机制、工作规范和安全管理的工作策略,以确保高校信息数据、财务账目的安全,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财务安全管理的策略实施。制定并实施网络监测、安全跟踪、路由控制、流量分析等安全管理方法,采用财务日志分析技术、报文鉴别技术、数据库控制技术、变异监测技术、专家系统等安全管理技术。

二是,制定财务管理的安全规范。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度学习和参考国内关于财务管理的安全规范,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设计适合自身的财务安全管理规范及细则;也可以参照国外的财务系统安全管理规则,包括COBIT国际上通用的信息系统审计的标准(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或者ISACA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的相关安全规则。

三是,设计财务管理的安全制度。针对图书采购、学生缴费、科研管理等工作内容,尤其需要制定与实施严密的财务安全管理,以确保高校的信息安全,从分析、处理、可视化、统计、加载、传输、转换、采集等环节入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定涉及:数据安全内控管理、设计数据安全备份管理、安全责任管理、安全流程管理等方面。

四是,财务安全管理的预警策略。安全预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能够确保高校财务工作的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软件与硬件安全和管理制度安全。从上述角度分别建立风险预警与指标评估机制,检测各项风险因素及相关指标,监测财务管理的安全风险等级,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时代中,高校财务变革需要从思想观念、软硬件设施、财务体制、人员队伍建设、财务管理方法以及财务运行细节等方面着手实施,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新时代,在线财务管理、远程账务核算、电子货币结算以及动态分析预测都将成为必然,以“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为目标的金税三期工程广泛实施,云计算架构、财务软件设计、“互联网+”操作、大数据关键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数据挖掘等都将渗透至高校财务工作运行之中。高校财务工作实施主体应充分重视新时代对传统财务运行的冲击,充分准备,与时俱进,全面变革,力求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