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中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12-17曹从锋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学困生初中语文

摘 要:语文学习困难会对学习别的学科的知识产生影响,妨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对初中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个性化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管是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都很重要。我国的教育事业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但实际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方面两极化的现象日益严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会产生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学困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但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影响,还会难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所以,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中怎样实行个性化教育。

一、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原由

(一) 来自家庭的影响

1. 造成学困生的一个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袒护纵容。2. 另一个原因是家长的一些负面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他人的影响远没有父母的影响大,而部分家长没有正确价值观,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来自社会的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小学校园附近不能开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但在一些特别的环境里,比如一些中学附近会出现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而初中生没有良好的明辨好坏的能力,对此有很大的好奇心,给初中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斗殴、抽烟等现象,且一些学生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就成了学习困难的学生。

(三) 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初中生有了自由散漫、不喜欢动脑的坏习惯,导致他们缺乏上进心,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因为他们上课不认真,不做作业,又因为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他们在学习语文时遇到困难不进行思考,然后周而复始,不会的问题积累的就更多,他们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致使他们的语文成绩日益变差,更加不想学习语文,就成了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

二、 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中个性化教育应用方法

(一) 提升学生语文思维

学困生不是说所有学科都不好,有些学困生理科科目掌握的很好,但是文科科目掌握较差,且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掌握。这些学生语感较差,语文的思维能力短缺——他们有较好的辩证思维、抽象思维,但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感悟能力,缺少发散思维能力。关于这些学困生,可以从培养语感、创建环境、简化教学三方面进行培养。对于语感培养,可以运用朗诵的方法,通常默读是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在课上让他们诵读课文或者诗词,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朗读提升自己的语感,而且可以很好地使他们的情感参与进来。而创建环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心理环境,创建培养想象力和感性思维的情景。例如在教学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对于学生想象力贫乏的情况,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可以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训练,使学生在课上用笔画出诗歌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意象,让他们通过创作来展开想象,调动思维能力。另一个是物理环境,例如把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的座位放在一起,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或者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学生在空闲时阅读,可以提升阅读水平,学生可以摘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把诗词好句挂在教师等场所,让学生沐浴在诗词中。还有,学困生对文本理解的不是很深入,教学时要注意适应他们的思维——可以运用“简约教学”,给学困生解读文本时,要注意简单明了,让他们能明白、会思考,培养他们领会文本的能力。教师应该清楚明白,多数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客观的,也是可改变的,在帮助学困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差别化”教学,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要运用针对性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困生脱离学习的困难。

(二) 激趣促学,学思结合

俗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管学习什么,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例如,在教《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们写一写自己在冬天的经历等,让学生投入到文章中。这样的方法结合学生自己的经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困生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会更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 合作交流,提效增能

现在,人们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切磋琢磨,把学困生的自卑心消除。例如,在讲到《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白文章中心内容。分组时,教师把学困生分到组长的语文素养较高的组内,让组长带领小组学习,并且帮助学困生。小组讨论过程中,鼓励学困生和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起了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作用,这种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提起了他们的吸引力。

(四)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机

这一类型的学困生主要是学校语文的兴趣较低,不能认识到语文这个科目的价值。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或者是学生不喜欢教师,这些是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学科的价值认识,学生认为学技巧、语法没有用,只要可以和正常人交流即可。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和激励法帮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比如激励法,一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可以顺利进行,一般在课上将学困生“边缘化”,很少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转化没有很多帮助。教师应该给学困生更多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且在他们参与互动时进行鼓励。例如,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教师准备一些问题:为什么散步时会发生分歧?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等一系列问题,特意让这些学生进行回答,只要可以大概回答出来,教师就可以给予肯定并且进行进一步指导。再比如说,教师尽可能地找出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再如情感引领的方法,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与这些学生多进行一些接触和交流,用真诚和自身的魅力使学生对自己认同,让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转化到学习上。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步登天”,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寻找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困难的工作,给这些学生指引方向,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迷失方向,如此,才能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有大的帮助。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的一学期要特别重视对于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育。在教学时,要弄清楚学困生的原由,且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初中语文学困生不断的进行转变,使得学困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会迷失方向,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绍全.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及教育策略探讨[J].新智慧,2019(8).

[2]马汝菊,高云鹏.浅析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3]田静霞.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7).

作者简介:

曹从锋,江苏省邳州市,邳州市港上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学困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