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现状研究

2019-12-17黄江林汤立许熊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湖北省影响因素

黄江林 汤立许 熊辉

摘    要:湖北省“8+1”城市圈设立于2007年,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运用文獻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基于对湖北省城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研,从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情况、城乡居民体育健身观念、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城乡体育组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湖北省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现状,并提出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活动;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湖北省;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体育组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 80-053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Established in 2007, the 8+1 urban circle in Hu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national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zone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in Hubei Province by studying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8+1 urban circle, the sources of sports f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fitness facilities, the concept of sports fitnes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often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in the 8 + 1 city circle of Hubei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in Hubei Province.

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Hubei province; city circl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ports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factor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笔者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工程。“城市”和“乡村”在我国是2个相对的地域性概念。城市是“人口集中,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乡村即农村,是指“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2]。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城乡体育的协同发展上,尤其是乡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3],经济、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资源在城乡间配置不平衡,乡村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都相对城市滞后。由此可见,乡村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进程;因此,要“依法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农村、社区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1]。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对湖北省城乡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在当前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湖北省“8+1”城市圈设立于2007年,是继上海市、天津市、成渝城市群后第4个“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以湖北省“8+1”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国家批准,成为我国第4个国家级城市群。这一举措对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城乡间的协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4]。湖北省“8+1”城市圈具体指以武汉为主,包括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圈,常住人口为3 144.81万,其中:城镇人口为1710.94万;农业人口为1433.87万。农业人口占比45.59%[5]。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湖北省城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以期为湖北省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和湖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有关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通过中国统计信息网、湖北省统计信息网及其他省份统计信息网,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城乡人口数量及居民收入等的数据,通过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的体育协会及其各区县体育局网站收集全民健身活动的相关统计数据。

1.2  访谈法

围绕研究目的,分别通过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主要访谈对象为湖北省“8+1”城市圈的各市级、县级体育局与乡镇分管群众体育的负责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城乡居民。同时围绕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有关问题,访谈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收集到了相关资料。

1.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编制了2份问卷调查表:问卷一的调查对象为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32份,回收率80%,有效率100%。问卷二的调查对象为湖北省“8+1”城市圈各县市的城鄉居民,共发放问卷3 500份,回收3 249份,有效问卷3 235份,回收率为92.8%,有效率为92.4%。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城镇居民为1 684人,乡村居民为1 551人,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抽样人数分布见表1。

1.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调查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

就全民健身活动而言,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 62万元,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 34万元,城乡差距比约为3:1,差距绝对值为2.125 28万元[6]。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3.249万元,乡村居民为1.503 9 万元,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城乡差距比集中于1.7~2.4之间,差距值介于10 000~21 000元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中部城市群中较为领先,城乡差距比也小于其他城市群,见表3。由此可见,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及各市城乡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WH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但各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各市间的差异不显著。

2.2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

目前,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社会力量投资、个人捐赠、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多种渠道。一般而言,财政拨款是城乡体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渠道,但城乡体育资金投入不平衡。据统计,2016年湖北省各级政府对各项健身设施、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及健身步道投资总计超过4亿8 033万元[5]。村级农民健身工程投资4 427万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投资1 704万元。湖北省“8+1”城市圈体育经费来源中市级、县级政府拨款占比为33.7%,体育彩票公益金占比为24.8%,社会力量资金投入占比为18.5%,3项共计占比77%。而乡村体育经费来源中,村集体自筹和农民个人或家庭消费为主,占比超过63%,乡镇政府财政拨款为20.7%,见表4。究其原因,湖北省“8+1”城市圈乡镇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倾向于优先投入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公共体育服务往往被忽视,使得乡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动力欠缺与供给不足[7]。此外,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居民体育参与度低、社会资本投入微乎其微,仅占6.8%。当前,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体育经费主要以集体自筹为主,湖北省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也更为充足。但是,湖北省“8+1”城市圈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在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后剩余较少,仅依靠集体自筹无法满足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体育发展的要求。加大湖北省“8+1”城市圈乡镇政府对乡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经费投入,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发展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8]。

2.3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或者社会力量建设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公益性的体育健身场馆、中心、场地、设备、器材[14]。具体包括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社区体育场地、健身步道等。据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全国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为1.46 m2[15],而湖北省“8+1”城市圈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为1.57 m2[5]。湖北省“8+1”城市圈体育健身设施总体覆盖率达到68.8%,其中:城市覆盖率达到80.6%,WH市实现了100%覆盖。乡村体育设施覆盖率为56.9%,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设施覆盖率差距明显,见表5。究其原因,一是如前所述,乡村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得益于“亿万农民健身工程”“雪炭工程”“万村体育工程”等的实施,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基本设施经费均由乡镇政府提供,但体育场地建设和维修都需投入经费,湖北省“8+1”城市圈某些山区建设体育场地还需挖山平整土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一些乡村没有经费建设体育场地。其次,调查中发现,一些思想观念陈旧的乡村居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兴建体育健身设施,所以部分乡村对兴建体育健身设施的积极性并不高。第三,乡村体育健身器材使用率低,仅37.5%的居民较频繁使用,接近60%的居民偶尔使用或者几乎不使用,见表6。加之,缺乏专人指导,也没有人对体育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导致体育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材荒废、损毁、丢失的情况频繁发生。同时由于缺乏维修资金,损坏的体育健身设施和器材只能搁置,乡村体育健身设施废弃率高达19.7%,见表7。

2.4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体育健身观念分析

居民的体育健身观念是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核心,城乡居民受经济、社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育健身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个人在劳动之余是否还需要体育锻炼”,城市居民调查对象中有91.5%的人认为“非常需要体育锻炼”或者“比较需要体育锻炼”,仅8.5%的人认为“不需要体育锻炼”。乡村居民调查对象中有50.5%的人认为“非常需要体育锻炼”或者“比较需要体育锻炼”,高达49.5%的人认为“不需要体育锻炼”,见表8。“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没必要再去运动健身”的观念依然影响着乡村居民。在余暇时间从事何种休闲活动的调查显示,乡村居民调查对象中有45.6%的人选择“棋牌类活动”,25.9%的人选择“体育健身活动”,12.4%的人选择“读书、看报”。近年来,乡村居民生活水平虽有明显提高,但是受长期的劳动作息时间、乡村风俗和体育健身观念的影响,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在乡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乡村仍然存在[16]。随着社会发展,乡村居民的余暇时间逐渐增多,由于缺乏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一些乡村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对这些乡村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5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分析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为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为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7]。据第4次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比为33.9%[18]。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平均占比约为38.6%,其中经济较发达的WH市比例高达52.2%。而各市乡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比均低于城市居民,见表9。固然乡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农业生产和余暇时间影响,乡村体育活动具有季节性和不确定性,用“体育人口”的概念来评价乡村体育发展水平仍有待商榷[19]。但毋庸置疑,体育经费短缺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成为了制约乡村体育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体育观念落后则是导致乡村体育人口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另外,调查还发现,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乡村居民则相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2.6  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组织及体育活动开展分析

我国社会体育组织主要包括3类:一是各级政府机构中的社会体育组织,包括文化站等;二是群众性体育组织,包括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体协等;三是民间社会体育组织,例如各种体育项目晨晚练点(站)、各种体育项目民间体育组织等[20]。调查中发现,WH市等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较好的地区,体育组织在社区的覆盖率近90%,单项体育协会的数量超过170家,会员数量则达8.3万人,各类健身站点逾3 200个,全年开展各类市级群众性体育活动95场次[21]。其他市区体育组织数量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体育需求,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但乡村有近50%的村庄没有体育组织,乡镇一级的体育组织尤其缺乏。而乡村居民自行发起组建的民间体育协会、健身队,往往因为经费和体育器材缺乏等而难以为继。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中“1年内参加过1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城市居民占比为69.5%,而乡村居民占比仅24.8%,见表10。城市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参与度高。既有所在市、区定期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组织的运动会、体育健身活动,也有职工所在单位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比赛,以及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体育赛事或者体育竞赛表演。乡村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则多是在特定节日举办的集体性、仪式性体育活动,例如舞龙舞狮活动、龙舟比赛,但这些节庆体育活动中乡村居民参与度相对偏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较高。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湖北省及中部地区较高,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经济协同发展为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较好。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体育事业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体育健身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人均覆盖率高;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湖北省“8+1”城市圈城市体育组织覆盖率高;城市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参与度高。

3)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乡村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多为村集体自筹,乡镇政府拨款和社会力量投资占比较小;城市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高于鄉村,乡村体育健身器材损坏或流失的情况严重;乡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低于城市居民,体育健身观念不强,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于城市,乡村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多是特定节日举办的集体性、仪式性体育活动,乡村居民参与度相对偏低。

4)影响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因素。首先,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在政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投入等方面不平衡,逐渐形成乡村在经济、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发展滞后于城市,这种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并难以在某个领域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其次,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农业人口基数大,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加之乡村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乡村体育发展难度明显大于城市,速度也会慢于城市,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第三,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或各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各市政府在资金拨付、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体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侧重城市,乡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滞后于城市[22]。

3.2  建议

1)完善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财政支付制度,加强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体育活动经费短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首先,要完善一般性的财政支付制度,以加强湖北省“8+1”城市圈各市、县、乡级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县、乡(镇)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事权与财权对等。其次,要完善专项资金支付制度,以确保经济落后的乡村体育健身器材安装、人才分配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相对平衡,各市要将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健身器材安装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增加财政预算,保障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

2)构建湖北省“8+1”城市圈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加强湖北省“8+1”城市圈城乡体育一体化建设。首先,加大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增加全民健身活动经费投入,同时建立乡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体系,例如湖北省“8+1”城市圈市、乡政府,社会力量,体育社会组织等[7],解决当前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公共体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培育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满足乡村居民差异化、个性化、区域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其次,提升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居民的体育意识。通过电视、村级广播及移动互联网媒体等,充分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及体育运動的价值与功能,体育工作者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再次,加强湖北省“8+1”城市圈乡村体育组织建设,在经济较发达的乡村设置专职的体育行政人员,建立长效的体育活动工作机制。最后,开展湖北省“8+1”城市圈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可在各个乡镇内或者乡镇之间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体育赛事,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并逐步扩大赛事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 [2018-04-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2]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69,961.

[3]  石振国, 杨小明.城乡群众体育差距分析及其统筹发展途径研究: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6(4):301.

[4]  岳峰, 刘家成.湖北“8+1”城市圈群众体育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1):305.

[5]  湖北统计年鉴2017[EB/OL]. [2018-04-18].http://www.stats-hb.gov.cn/CMSwww/201710/201710130201039.rar.

[6]中国统计年鉴2017[EB/OL]. [2018-04-18].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7/indexch.htm.

[7]  王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扁平化治理的理论建构与路径展望[J]. 体育科学,2017,37(10):90.

[8]  王睿,李昕,朱晓军,等.农民集中居住条件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J].体育科学, 2015,35(12):12.

[9]  湖南统计年鉴2016[EB/OL]. [2018-04-18].http://222.240.193.190/sjfb/tjnj/16tjnj/indexch.htm.

[10]  安徽统计年鉴2017[EB/OL]. [2018-04-18]. http://tjj.ah.govcn/tjjweb/tjnj/2017/cn.html?ver=1.

[11]  河南统计年鉴2017[EB/OL].[2018-04-18]. 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ces/hntj/page_pc/tjfw/tjcbw/tjnj/list1.html.

[12]  江西统计年鉴2017[EB/OL].[2018-04-18]. 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7cd/zk/indexch.htm.

[13] 山西统计年鉴2016[EB/OL]. [2018-04-18].http://tjj.shanxi.gov.cn/tjsj/tjnj/nj2016/indexch.htm.

[14]  张小军.法律视角下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4):408.

[15]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 [2018-04-1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0/21/30718299_549555819.shtml.

[16]  魏星.山东省最基层农民运动健身观念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54(8):229.

[17]  江崇民, 张彦峰, 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3):9.

[18]   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 [2018-4-18]. 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22/7300210.html.

[19]  骆秉全, 兰馨, 李开颖.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研究[J].体育科学, 2010, 30(2):20.

[20]  郑文海.乡镇社会体育组织及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以西北地区为调研个案[J].体育与科学, 2010, 27(6):62.

[21]  武汉市统计年鉴2017[EB/OL]. [2018-04-18].  http://tjj.wuhan.gov.cn/Attachment/201712/201712281712361721.pdf.

[22]  陈庆杰, 吴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6):108.

[23]  姚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限性与有效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7.

猜你喜欢

湖北省影响因素
湖北省“小个专”党建工作思考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