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盾早期作品的技法与风格研究

2019-12-17朱丽蓓

黄河之声 2019年4期
关键词:谭盾融合音乐

朱丽蓓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谭盾作为当代音乐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作品审美引发众多争议,有人认为谭盾演奏的音乐融合了自然与音响,带有杂乱的新潮体验。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带有混杂的音乐和现场情绪化的人声收录,是无序章法的噪音集合。本文就谭盾早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主要选取时间在2010年之前,以对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些许启示作用。

一、典型作品的分析

(一)《乐队剧场》

《乐队剧场》的表现音乐为陶埙,乐队人声进行合奏,音乐先由一阵缭乱的音开始,接入一阵悠远绵长的旋律,带有远古代的苍凉感觉。这部作品的亮点在于仅用一个RE音贯穿全曲,发声状况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效果。歌唱演员配以英文版的古诗翻译句子,具有强烈的断句同感,全体演奏人员的情绪化宣泄喊叫也为曲子增加了人声的厚度,在人们的情绪宣泄之最高点时戛然而止,用流水的声音进行结尾,带有清新脱俗之感。

(二)《鬼戏》

《鬼戏》是谭盾2006年的演出作品,在演出时结合了绚丽的舞台效果,进行文学戏剧的演示,是一部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坚持对生活痕迹的模仿和借鉴,加入了演员撩水、梦游者漫游等内容,在声响中加入了鹅卵石磕碰的声音和纸张的抖动细簌感觉。这些音乐可以使观众进行人鬼相通的联想感觉,在曲调的选择上把巴赫的作品和中国的民谣进行并列对位,宣示着世界范围下的音乐共通沟通能力。

(三)《地图》

同样是多媒体感官的音乐作品,《地图》是将少数民族的乐器如芦笙、唢呐等进行融合,带有明显的采风气息,谭盾在进行创作意图的讲述中坦言“希望能够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法融合那些让我不能忘记的好音乐”,因而,《地图》立足于湘西的文化背景,在进行音乐演奏的同时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被人们咋舌的场景有哭嫁、民间戏耍等内容,现代交响乐与各种记录美景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少主民族采风写真。

(四)《永恒的水协奏曲》

在2000年谭盾的作品作为一部电影的配乐摘得了奥斯卡的桂冠后,又推出了新作《永恒的水协奏曲》。通过不同的容器进行水的声音的模拟和再现化表演,潺潺水声如同娓娓道来的诗句一样令人沉醉,这种表现形式的思想在于文化可以像水一样进行融合。通过水琴水锣等水的演奏乐器和自制的水盆、回收的纸篓等“乐器”进行协奏演示,水的声音千变万化,带有效果的极大观感。

二、谭盾音乐的多元化风格

(一)文化与音乐的融合

谭盾自小在湘江的生活经历使得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楚文化清新飘逸中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它的理念是信奉万物有灵且能被感知,因而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就会有明显的生命力象征:动物能够与山川河流交谈对话。这在这种信仰也使得他在音乐发生材料的选择上不局限于乐器,而进行生活物件的挖掘。使得音乐活泛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尤其在《地图》中的第一乐章《傩戏与唱哭》,在文化上进行沟通和流动的交融。

(二)与现代传媒手段的适应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生产形势,谭盾的作品具有多媒体感官的现状,更多的人把他归类到后现代的艺术流派中。今天,越来越多的产品进行传媒领域的变革,家庭影院的进入、超高清电视的普及和多维度的放映模式等等,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电影传媒的手段上,谭盾借用《卧虎藏龙》更推脱出出精妙的影片气质,音乐也获得了成功,在这一点的把控上值得音乐家们进行借鉴。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艺术需要更为超前的意识,才能够创作出与时代相契合的艺术精品[1]。

(三)音乐视觉的挖掘

音乐在最初的演变过程中是作为纯视觉的元素,一方面在演奏或重放的过程中带给听者更多的遐想空间,另一方面却缺少了视觉的丰富感,在表现的层次上缺乏更深的表现力。谭盾的作品打破了这一惯性,进行了歌剧、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并结合光影的舞美效果进行展出,带来扩展的音乐概念,但是是否在是觉得展示中过分削弱了音乐的表现力,业界褒贬不一。

(四)音乐的多样性挖掘

谭盾作品被人津津乐道的一点在于他乐器的选择似乎信手拈来,一张纸一片叶子也成为了他的表现手段,陶乐水声贴合大自然的音色质地,能够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天顶上的一滴水》为例,谭盾使用锅碗瓢盆齐上阵的搭配形式,进行艺术地处理加工,将音乐从高雅的殿堂拉至人们的身边,取得了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将音乐变得大众化和趣味化。

(五)音乐的对位表现形式

谭盾的音乐具有多元化的表现程度,他的音乐中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由于他本人常年居住国外的生活经历,音乐中还体现出中西方伟文化的合并表现[2]。其中对于巴赫的对位法就得以灵活的运用,并且在传统的规范中起到自由组合的形式,统一调性的约束较低,不同文化的联系就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对音乐的结构和重组也获得了文化的认同,在《火棘》中,谭盾采用具有历史通感的尖锐急促型音乐进行死亡的祭奠,获得生活距离和艺术距离的拉近效果[3]。

三、结语

艺术是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凝练的形式,而音乐作为一种感官性的存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谭盾的作品风格化明显,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泛的关注,因而对他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他的作品在有强大文化背景的支撑下进行多元融合,在世界范围上进行了中华文化的符号化普及工作,将民族的音乐送入世界的殿堂,是音乐创作人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本文的简要论述也希望能对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谭盾融合音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谭盾两部“非歌剧”的歌剧——《霸王别姬》与《马太受难曲》
音乐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
音乐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