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12-17刘秋朵何卫勇高爽

西藏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藏价值观核心

刘秋朵 何卫勇 高爽

(1.中共拉萨市委党校,西藏 拉萨 850000;2.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2]163—16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为此,在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考虑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借鉴吸收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西藏,就是要充分发掘西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传承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从而激发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为推动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一、西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西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包括西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包括西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西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诸多契合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包括西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是对内含西藏传统文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继承与弘扬,既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也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引领和推动着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西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一些优秀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诸多契合点。

1.国家层面的契合点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西藏人民向往幸福美满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其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贴切地反映了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西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相契合的观点和积极因素,并通过文学作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在西藏地区广泛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借助艺术手法将格萨尔神化,通过格萨尔除魔降妖、征战四方、救济百姓的故事表达了历史上西藏人民厌恶分裂动荡、渴望和平统一的美好理想,深刻体现了百姓对家国富强的强烈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夙愿。《萨迦格言》《贤者喜宴》《国王修身论》等一大批著作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西藏先民不仅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在自然崇拜中强化尊山爱水的观念,在禁忌习俗中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既丰富了人类和谐文化的相关内容,也体现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

2.社会层面的契合点

西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吻合的内容,如推崇公正无私、强调依法依律、追求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是西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丰富的价值取向,也是西藏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西藏传统民间故事《茶和盐的故事》《铁匠和小姐》《橘子姑娘》《青蛙骑手》等都表达了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西藏吐蕃时期伦理学巨著《礼仪问答写卷》关于立德修身的论述中,提出用公正之法解决社会伦理问题。《国王修身论》中也强调国王要公正,历代赞普都把公正作为治邦之本,以公正之法作为安邦之法。《萨迦格言》的作者反暴施德,主张以“公正、仁义”之法来治理社会。《格萨尔》中涌现出了许多为自卫而战、为正义而战的英雄。松赞干布时期,出现了六决议大法、“十六法”、法律二十条等,都体现了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3.个人层面的契合点

在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过程中,西藏传统文化形成了爱国爱家、孝悌忠信、诚实勇敢、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等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有着一定的契合之处。如1723年,噶伦康济鼐协助清中央王朝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1727年,分裂主义分子阿尔布巴等人谋杀西藏爱国领袖康济鼐的行为,遭到了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以噶伦颇罗鼐为首的藏族将士立即起兵,抓获了阿尔布巴等人,将其交给清廷中央处置等。这些表现了西藏人民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近代以来,面对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分裂图谋,西藏人民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西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祖国西南边疆的荒芜之地,推动了西藏社会的发展。他们明礼诚信、开朗乐观,很多民间故事、格言都讴歌了诚信的品德,松赞干布时期制定的法律中甚至有禁止说谎法。在《格萨尔》《礼仪问答写卷》和诸多谚语、格言中都有反映“以孝为先、和蔼温顺”的内容。如《礼仪问答写卷》中即说:“做人之道为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而勤奋。虽不聪明机智,如有这些,一切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4]

可见,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来讲,西藏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的内容。我们要善于从西藏丰富而独特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的优秀价值理念,萃取精华,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传统文化,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是,这种内在统一性,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完全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从内容到方法的中国化继承,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价值观,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两者对应的是不同的文化体系,在此意义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引领和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引领和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价值基础,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价值认同和民族内部认同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民族内聚力、亲和力的产生、巩固和增强,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和消解民族冲突[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推动文化发展、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长期以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打着民族、宗教、文化、人权的幌子,在国内外从事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分裂活动。尤其近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屡屡受挫,逐渐把矛头转向意识形态领域,重点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渗透、破坏、干扰。他们不愿看到西藏的繁荣进步,面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发掘、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四世达赖集团罔顾事实,不仅否定在党的领导下西藏民族文化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还造谣污蔑,颠倒黑白,在国际上到处散布和大肆鼓噪“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并在一些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借此不断掀起反华舆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以事实进行深入揭批,教育引导好西藏各族人民正确认识西藏的历史与现实,进一步认清十四世达赖集团反动本质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和导向,正确认识和进一步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和核心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借鉴、汲取人类各种优秀价值形态的积极因素,持续完善自身内涵,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5]。它既反映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实践,又准确揭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价值诉求,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它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拥有超强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并因其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而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价值观,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凝练充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而且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现实形态[6],其性质和方向都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决定的。为此,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汲取西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价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还赋予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是传承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和核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

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进行深入挖掘,进行现代性的阐释,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是西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文化的发展其实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它往往是精华和糟粕杂陈。文化的一般性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一般性的甚至是盲目的传承,也将无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7]。特别是西藏,长期以来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和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并且基层农牧区宗教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传承西藏传统文化既不能原封不动、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也不能被西方文化所裹挟,盲目地对西藏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而应该立足社会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既把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华文化向前推进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又充分借鉴现代人类文明的成果,切实回答和解决当代西藏的现实问题,有效地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的合理对接,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传承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藏各族人民经过许多代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汇聚着数千年来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与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西藏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凝聚着西藏各民族人民对自身发展的历史认同和自豪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乃至群体性的风俗民情,有着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传承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164文化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民族文化则可以被视为民族最根本的特征,“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创造力和生命力。”[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深厚的文化遗产。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立足于丰实的土壤之上。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民众而言,“长期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民众在已有文化意识的影响下,往往对其他文化体系有排斥或拒绝的心理,从而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9]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西藏各族群众,基于共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造就了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的西藏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独特精神,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成为西藏人民自身行为处事的基本价值尺度,进而影响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而基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发掘和提炼,可以使西藏民众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性和本源性,使其从情感与意识上认可核心价值观的本土范畴。这实际上就是从深层次上把核心价值观和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关联起来,进一步增强西藏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产生一种“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认同感与民族亲和力。在西藏民众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从情感和意识上把核心价值观纳入自身已有的文化范畴时,其必然也会认可和接纳由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生活的土壤中扎下根来[9]。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融合

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藏人民祖祖辈辈在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具有继承活性的观念形态,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进行精神生产的结果,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化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体现文化。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也不可能在民众中扎下根来,因此,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优秀传统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西藏是文化特色最为显著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传统文化极为丰富,不但体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具有明显地域特征,还体现在生产工具、文学艺术、医药、建筑和语言等方面,涵盖了科技、哲学、宗教、医药、历算、建筑、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雕刻等众多领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审美特征。其表现形式亦是种类繁多,既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如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唐蕃会盟碑、太昭古城、古格遗址、江孜宗山城堡等,又有诸如民间文学、风俗习惯、歌舞壁画、藏医藏药、民族节庆、手工技艺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人民在7世纪就创立了藏文,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藏文文字体系,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书写并积存的藏文文献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西藏还有众多的节日,例如沐浴节、望果节、雪顿节等。各种传统节日活动的举办也是此起彼伏。因此,在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于无形中促进了其在民众中的实践融合。

(三)有利于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以包括西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继承和发扬了包含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传统优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西藏地处边疆,长期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西藏各族人民同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以及支持他们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核心是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11]维护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维护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12]。2015年7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3]。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安全[14]。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系统的重要一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传承和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多样性,而且有利于进一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进一步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巩固国家安全。

三、在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西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准确理解、认真挖掘和提升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内涵,使西藏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更直观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自身的利益所在,进而实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意蕴和现代价值的有机结合。

(一)准确把握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5]而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要求和表征,它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规定和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基本价值取向[16]。为此,我们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与培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站在人民的立场对西藏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和弘扬。

以西藏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念来说,“家、国一体”,“家”不仅是个人生息繁衍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与“国”是彼此依存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家庭和个人的理想与安身立命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调爱国、遵守法治和献身于国家的崇高理想。但其中所谓的“国王的国土不安,则乞丐的睡床不安”“国王贤,则民安”“国王虽坐于宝座,观望于民”,显然有着西藏封建农奴社会中的“忠君爱国”的历史局限[17]。对此,我们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准确把握和提升其中的科学内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基本价值取向,也即人民的价值取向。

(二)深入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时代发展

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藏各族人民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8]对西藏而言,我们既要看到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因子,又要认识到西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具有旧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要求,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强调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非简单地回归到传统,或是照搬传统文化,而是要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做到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相互结合[19]。例如,西藏传统文化中的“重精神轻物质”“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体现了藏民族不追求名利、财富,不计较荣辱得失的价值追求,这在特定的环境前提下是可贵的品质。然而,这种价值追求是西藏社会封闭状态下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宗教价值观支配的结果。其中所蕴含的重农牧、轻工商,重存栏、轻出栏,畜多为富,惜杀惜售,不愿或不知将农牧产品商品化,甚至漠视钱币的资本再生价值等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的行为方式,显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20]。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时代发展,批判地继承“重精神轻物质”“重义轻利”思想中蕴含的合理内核,深入挖掘出其中的时代价值,使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三)牢牢把握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实践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165“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一整套行为准则和核心理念,其范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几代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世界人生的理解,而且是与现实生活、历史实践联系而形成的。如果不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体现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范畴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活动,就要进行大众化的诠释,使传统的话语资源在充满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同时,进一步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现实需要。在西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从“现实的人”这一问题出发,注重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尽可能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切实改善民生,把人民利益的维护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在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抵制和消除一切不良的落后的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消极因素,真正构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有精神的向度,也有实践的力度。同时,要大力创新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良好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合于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结出的优质果实。”[22]传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在西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地区实际,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作用,在传承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猜你喜欢

西藏价值观核心
都是西藏的“错”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神奇瑰丽的西藏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