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机制研究

2019-12-16周流敏于元魁赵京华

森林公安 2019年2期
关键词:校地警务公安

周流敏 于元魁 周 波 赵京华

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是提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学水平和地方森林公安实战水平的重要途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也同国内其他公安院校一样,在校地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目前来看,校地融合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笔者对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校地融合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机制的完善方法和途径。

一、森林公安校地融合的重要意义

时值全国进行公安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公安体制改革是全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方面。大警种制改革是响应中央大部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搞好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机制研究,是打开大警种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

森林公安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行业公安之一,从建警至今已逾四十年。其队伍组成人员有了很大的改善。这离不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建立和发展。近年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争先抢夺的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森林公安机构业务多元化、复杂化,刑事执法疑难问题的层出不穷,对人才提出了更紧迫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着更为丰富的途径和方式。不仅要完善学校的全日制教学内容,而且更要建立长效的校地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地融合是加强校地联系,不断提高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有效提升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的必要途径

校地融合是学校和地方联系的纽带。通过互派人才的方式,校地融合既可以给学校老师提供一个下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实际困难的机会,又可以为基层的民警提供一个提升理论水平、夯实业务技能的平台。以基层实践经验提升学校教学的实战性,以学校的学术性提升基层执法的理论性,进而实现教学水平与执法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

(二)校地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下深化公安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对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第五个年头。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于2018年7月在全国全面深化公安体制改革推进会上强调,公安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打好攻坚战,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公安体制改革推向深入。这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地方和高校一同研判,为中央深化体制改革提供广泛的范本素材。特别是森林公安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是公安体制改革的难点。森林公安高校和地方对森林公安体制改革的探索对于中央推进森林公安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校地融合是开拓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学实习领域,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获取更大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必由之路

校地融合机制可以拓展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可以尝试在全国一些典型的森林公安机关建立相对固定的教学和实习基地,通过丰富老师和学生的调研、实习、见习素材,以调研促教学,从而获得更科学、实用的教学成果和方法。

(四)校地融合既是促进森林公安机构建设、法制建设、素质建设、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能力,实现森林公安教育与实战深度协作、院校人才培养与工作需求精准对接的桥梁,又是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攻克公安工作疑难复杂问题、孵化新警务理论成果的有效途径

校地融合机制研究正是打破部门警种壁垒,推进数据融合共享,加强高端集成应用,助推警务流程再造,从源头上解决制约警务效能的体制性障碍和瓶颈性问题,切实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和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的集约化途径。

二、我国森林公安校地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校地融合机制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提升办学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外各类高校,都在努力尝试、积极推进校地融合。长期以来,我国的警察培训制度在校地融合方面取得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我国森林公安校地融合多体现为松散的、短期的、临时性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老师到地方森林公安机关挂职锻炼是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机制最早、最常见的方式。此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对提升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地方森林公安机关高素质人才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兼职任教

地方森林公安机关高素质人才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任兼职教官是公安部“双千计划”启动后的新生产物。此种方式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面基层的机会,而且还可以提高基层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可以快速把警院最前沿的警察技能应用到地方森林公安的业务实践中,从而促进地方森林公安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聘请其他专门人员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进行授课

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进行授课,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思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警察,特别是从事刑事侦查的警察,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我国现今的警种设置非常丰富,有经侦、技侦、缉毒、缉私、刑侦等,这些警察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警察院校的常规专业课程所能囊括的,必须通过一些专业的知识讲座作补充。

(四)在地方建立警学研基地

在地方建立警学研基地是校地融合长效机制的有效尝试。通过此种方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与地方森林公安机关能够建立多方位的、长期的、紧密的融合。不论是人才的互相培养还是警务资源的共享都将取得共赢的成效。

(五)协助地方森林公安办案

经地方森林公安机关要求,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派出专业人才协助地方森林公安机关办案,在校地融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地方森林公安遇到疑难案件时,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专家、教授的介入,往往成为迅速破案的关键。

(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老师到地方森林公安进行警察业务培训

这是近年来兴起的校地融合新举措。针对地方森林公安机关任务重、分布广的特点,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老师受邀到基层森林公安机关进行短期业务培训,可以扩大校地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扩大基层民警的受训度。

(七)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地方森林公安提供技术鉴定

长期以来,基层地方森林公安机关经常遇到专业技术层面的鉴定问题。很多案子往往卡在技术鉴定这一关。如何将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鉴定力量转化为地方森林公安机关的破案能力,是眼下校地融合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难题。鉴定人员到基层去,为地方做技术鉴定,是解决此种困境的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八)让学生到地方森林公安部门进行长期的实习

这一直是校地融合的最主要的方式。实习、见习制度一直都是警察院校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充实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但实习、见习期间学生的相关保障并没有规范化的可行性规定,急需建立长效的校地融合机制来规范。

三、建设森林公安校地融合长效机制探索

(一)建立完备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这种双向流动机制,不同于简单的交流挂职,而是可以打破人事壁垒的双向流动。地方森林公安机关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较高超的学术水平的人员,可以打破壁垒引进到高校任教。高校教学能力出众的老师可以到地方森林公安机关任职。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作为考核指标,以达到高校与地方人才的考量成果互相转换,从而增强校地之间人才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教学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系统的警务协作机制

目前全国的森林公安警务协助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地方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与邻近地域都建立了良性的警务协作关系,但这种关系多数靠个人的人脉资源作依托,并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操作。建立森林公安校地警务合作平台,以学校为纽带,把全国的森林公安机关纳入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警务协作机制对于提升森林公安的整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

全面、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是大数据时代警察队伍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学校作为信息库,各级森林公安作为信息搜集的源头,在各类典型案例样本、疑难案件范例以及基层各种疑难杂症方面都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形成系统的情报信息研判网络,提升森林公安的信息研判能力及应用。

(四)建立有效的法制互利机制

以经验促教学、以学术促修法,从而完善森林公安法律体系的建立。涉林法律的修订一直处于严重滞后的尴尬境地,特别是涉林刑事法律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方各级森林公安机关的法律适用。建立有效的法制互利机制,由基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将执法实践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形成研究素材,交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专业团队找出问题的根本,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促进可操作性强的、适用新形势的法律修订、司法解释的出台。

(五)建立快速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

使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前沿科技能够及时转化为科技强警的战斗力,从而提升地方森林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警察办案倚重科技成果的方面越来越多,比如测谎技术的应用、各类鉴定技术的应用、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等。这些前沿技术如果能及时转化为警务应用技术,将极大地提升各级森林公安执法办案能力和效率。

(六)建立警察文化共建机制,形成文化共享体系

森林公安的警察文化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森警人从出身到执法,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不自信。新时代的森警人必须走出文化自卑的阴影,共建森警文化平台,锻造森警情怀,从而达到文化自信。森林公安只有文化自信了,整个森林公安队伍才能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七)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建立灵活、双向的校地融合机制

警察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教学目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警察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实用性的教育,是把教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的是为警察的社会实践服务的。实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警察职业教育虽各不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具体如美国的资格准入方式的兼职老师队伍建设模式、日本的教学实战一体化的师资建设制度、德国的双向交流方式的师资交流和警察培训制度、法国的动态开放化方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我国香港的校地一体化的流动性师资建设模式……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政策和措施进行“校地融合”,把教学部门和实战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的应用型警务人才。

综上所述,森林公安校地融合机制是一个多方位的体系,涉及人事、经费、学术、机构等方方面面,它的长效机制建设既需要森林公安院校和各级森林公安机关的决心和持续的努力,更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校地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建立长效、完备的融合机制,将为整个森林公安队伍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机遇。虽然森林公安面临前所未有的体制改革,但并不影响校地融合机制的应用。森林公安校地融合与其他公安院校的校地融合有共通之处,可以兼容并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校地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家事警务的介入机制初探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新形势下基层警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