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分析★

2019-12-16赵娜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英语翻译母语

赵娜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在任何一门外语课程的学习以及运用过程中,学生都会出现母语迁移的心理问题。通常按照母语迁移的不同作用以及影响,会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在实际的档案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正迁移,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负迁移,从而让学生的档案英语翻译质量以及效率全面提升。

一、母语迁移概述

(一)母语迁移理论

当前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便是母语迁移。详细来说,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其母语的运用习惯往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消极或积极[1]。其中,若学生通过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相似处使得其学习拥有积极、有益的趋势,则被称为母语的正迁移,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第二语言的运用方法;若学生被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差异部分所影响,使得学习出现消极、不利的状况,则被称为母语的负迁移,它会阻碍学生的顺利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正迁移与负迁移会同时并存,且一起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母语迁移的影响

1.语用失误。此类影响主要是指学生把母语对于某结构或者某词语的语用作用生硬地套用于外语学习中产生的一种母语负迁移,较为明显的失误便是把“吃药”翻译成“to eat medicine”。这种失误完全受到了母语影响,属于一种生硬的英汉对译。

2.母语文化负迁移。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其所在国家的文化底蕴,其蕴含的文化极其丰富,每种文化都尤其具有独特性。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经常会以自身文化准则对其他语言的文化、思想进行衡量,同时以母语运用习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最终在主观上对第二语言的本质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忽视,使得日常翻译工作乃至社交状况产生失误。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异便是中外称呼上的差异。在运用我们的母语时,由于我们长期受到“尊老爱幼”美德的渲染,在称呼上都会存在尊称、敬称;而英语国家的人民相互间基本都会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如“Hey,Kobe”等。对这种文化上差异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翻译教学中来。

3.母语语法负迁移。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时常会让学生感到头疼[2]。例如,汉语中动词并不像英语般有时态上的变化,而名词也不会有数、格的改变,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大部分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在英语学习中转入汉语语法模式,最终出现翻译失误。

4.母语的正迁移。正如上文介绍,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母语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学生产生促进、引导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阶段,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全面探寻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共同或者相似点,从而使学生形成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

对于很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时常会以母语思维去构造句子,而不能有效运用模仿的方式去展开学习。对于此类状况,身为教师不应当在第一时间便对其予以否定,这会更加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和引导这部分学生去探寻、归纳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并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母语的正迁移,即在学生勇敢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对其予以合理的纠正,以便使其逐渐提升自身的认知力、判断力,最终逐步找到正确的方法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这部分学生介绍英汉意义对等词以及音译词等,逐步使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有效扩充其词汇量。

二、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

相比于典籍翻译、口译、专业技术文献的翻译以及艺术文学类的翻译教学,档案英语翻译教学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对于档案而言,其涉及到的格式与前者都有所不同,例如政府文件中一般都具有固定的格式以及抬头,甚至部分文件还会对文体以及符号等有着较为特殊的要求。另外,专业的领域以及特殊的行业也会具备其专业的术语、用语。同时,档案英语中的用语更显庄重、典雅。

对于翻译工作而言,基本的规范要求为“信、达和雅”,这就要求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够忠于原文、顺畅易懂且言辞优美。而在档案翻译工作中,其更加注重于信与达。对于档案英语翻译教师来说,需要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要着重向学生强调译文与原文信息的符合程度,确保档案英语翻译保持权威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即不仅忠于原文的书面表达,更忠于原文情感、文化、思想以及内涵。这种忠实程度,便很容易导致汉英两种文化产生碰撞,进而引发母语迁移现象。本文将从句型、词汇以及语法等层面的负迁移展开论述。

(一)句型层面的负迁移。在汉语和英语的句型结构当中,都包含了主语、谓语以及宾语等,而由于语言结构的形式有所不同,两种语言句型层面存在极大差异。在汉语中,人们通常会将需要重点表达的内容放在句子后面;而在英语中,人们通常会将重点要表达的内筒放在句型的最前面。在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判断英语句型中的重点内容是实践的主要一环,这就使得学生应当明确翻译内容主要顺序,随后将其重要内容安排到最佳位置。在此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们陈述英语时都很注重句子中的主体,一般在表述中都会具备主体,英语使用者会认为缺少主语的句子并不完整;而人们在使用汉语时,有时会出现省略主语的句型,在汉语表述中,很多时候虽然没有主语,但其对人们的理解并不会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很多学生经常会把英语翻译成缺少主语的句子,最终引发母语的负迁移现象[3]。

(二)词汇层面的负迁移。词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若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便无法说出流利、准确的英语,更不能顺利开展翻译工作。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都会认为母语中的词语,在英语中都可以找到相应词汇,且其运用方法、内涵也不会与汉语有太大差异,这种“想当然”的思维,便会引发词汇层面的负迁移,进而使其词汇积累量降低,最终出现词义模糊、词义不能充分表达出来等问题。其中,很多英语单词都拥有很多含义,例如“cut”,就具备剪、切、割等不同含义,对于一词多义如果不能正确认知,便会导致档案翻译过程中出现负迁移现象。

(三)语法层面的负迁移。汉语作为我国学生的母语,其语法已经成为学生日常语言运用的一种习惯。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翻译档案英语时,用汉语语法逻辑进行翻译,最终引发母语负迁移现象。

三、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规避母语迁移的建议

(一)合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汉语是我国学生的母语,学生在学习翻译英语时不可能完全忘记自己的母语,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习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因此使其摒弃母语及其思维,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档案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共同点以及相似处,从而使学生借助自身的固有母语常识学习英语知识。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时,可以用汉语知识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如湖、海、江以及河的偏旁都一样,和水相关,在英语单词中,与水有关的词缀为“hydra”:“水利的”即“hydraulic”,“消防栓”即“hydrant”等,使学生明确许多英语构词与汉语类似,是有一些固定“偏旁”的,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逐渐夯实其档案英语翻译基础。

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英语,都需要学生逐渐在各种实践、学习活动中进行积累,积累充足的英汉翻译素材,对母语正迁移加以强化。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资料等展开背诵,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逐渐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背诵能够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以及积累,从而潜移默化地把各种显性英语知识转换成隐性语言知识,最终突破学生的语感障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管控、纠正自身的母语负迁移,以便逐渐将母语的干扰排除掉。

(二)意识英汉文化差异。许多英语国家与我国在生活环境、地理条件等层面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二者的思维以及文化都会不同[4]。所以,学生在翻译档案英语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地对词典中常见词义进行直接选择,此时必须对英汉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考虑,以便确保选择的词义不仅与原文上下含义相符合,也要保证其文化的对应性,从而防止由于不同的文化逻辑引发母语的负迁移现象。翻译英语综合性、专业性较高,学生必须充分掌握英语国家交际规矩、生活习惯、社会文化与风土人情,才可以更准确地对档案进行翻译。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通过电影、视频短片、教学课件等直观地为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以及风俗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良好的语境中减少应用母语负迁移。

(三)引导学生掌握翻译基本理论以及技巧。引发学生在档案英语翻译过程中出现母语迁移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档案英语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期间把最基本的翻译基本理论以及技巧教给学生,并且不定期抽查其掌握效果,使得学生在翻译档案英语时能够有所依据。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包含了增词法、分句法以及转换法等,并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到,同时还要为学生安排档案英语翻译训练。翻译训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不断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翻译技巧、理论,还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发现翻译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使之明确哪些方式属于不正确的母语负迁移。

四、结语

教师在日常档案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促使学生学习并且掌握英语以及母语的文化差异和语音运用规律,从而明确母语迁移的负迁移以及正迁移,进而使其能够准确、科学地运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并从文化、语境以及语法等多角度进行深入了解,最终提高档案英语翻译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英语翻译母语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母语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分析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