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教学水平★

2019-12-16石智生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遗存革命思政

石智生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德育研究所 福建泉州 362000)

革命文化的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涵盖了革命先烈们的信念、价值观,同时也囊括了重要的革命历史,体现为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在中华文化中,革命文化是其主要构成之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与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对革命文化提出了利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政教育,要利用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思想进行熏陶,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而作为高校,则要积极地开展新时代下的思政教育活动,确保灵活应用革命文化资源,真正办好思政课。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具体呈现形态

(一)精神形态——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资源中的重要构成,具体是指党领导人民创造出的优良的革命风范。从革命文化的革命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具体表现在政治品格、思想品德以及意志品质上。革命岁月是漫长的,而在革命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则实现了革命精神的多维创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形成了鲜明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革命精神,具体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可以看做是革命文化的核心,而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不能丧失革命精神的要求,由此可知革命精神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形态——革命历史

革命文化是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历史则是革命实践的真实记录。在革命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党的各级领导人以及党员的个人成长,革命历史也能展现出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的不同发展目标。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也能够找出党组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自我革命与理论创新。革命历史在革命文化中是主体,完整记录了党产生、发展以及壮大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也针对革命历史发表了相关讲话,指出革命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营养剂,能够对社会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三)物质形态——革命遗存

在革命历史进程中,党形成了一系列的革命物质遗存,主要体现在遗址、遗迹以及纪念建筑等方面。在革命文化中,革命遗存是载体。我国的革命遗存较多,多个革命旧址和遗址被记入史册。革命遗存作为革命文化的物质形态,更能够展现革命先辈们的动人事迹、优良传统以及革命精神,也是党的光荣历史的直接见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革命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并积极建造革命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成为了革命遗存发展的重要见证。

二、革命文化资源应用在思政课中的当代价值

(一)内在需要——帮助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观

在十八大与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方针,在思政课教育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包括通过思政课促进立德树人观的根本落实,积极进行思政课建设,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全面贯彻,真正满足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此,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应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明确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而在现代化教育观念与教育背景下,思政课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不同的教育资源,而革命文化资源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需要被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因此各个高校需要对革命文化资源提高重视,并加深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研究,加强利用实践,通过革命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可以帮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观,帮助当代青年学子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发展力量——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根基

在当代思政课教育过程中,革命文化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思政课获得深厚的发展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了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提出鲜明的观点,指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中,革命文化是经过不断锻造与改革的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引。革命文化的存在能够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也能够帮助其实现创新性发展,因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革命文化可以看做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可以看做是当代思政课教育发展的深厚精神力量。通过将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堂中进行展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也就能够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更加深刻的震撼。

(三)重要抓手——帮助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思潮一直处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之中,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则直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根基,同时也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的局面。在这种社会思潮结构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开始逐渐弱化,其中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对这些错误思潮而言,需要借助革命文化的力量对其进行驱逐。国家领导人应重视把握高校这一重要的思想阵地,要在高校思政课中积极融入革命文化,以正面宣传革命人物的先进事迹,抢占舆论阵地,真正形成强大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重要抓手。

三、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的多重路径

(一)紧抓课堂渠道——革命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深入融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而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利用也要关注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在革命文化资源的宣传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教职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全面贯彻,确保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材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中国近代史刚纲要》等。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不同,在将革命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时,也要关注不同教材的融合需求,要能够掌握历史语境,帮助深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深化教育,实现革命精神的内化于心。

(二)开发网络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与革命文化资源的融合教学模式

在现代化教学视角下,对高校思政课教育进行研究时,需要积极地创设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应用。而针对革命文化资源,也要积极地拓宽网络资源的获取渠道,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网络时代,高校学生作为网络使用主体,更重视网络教学模式的开展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对思政教学而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系,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具备现代化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才能在应用革命文化资源时做到与时俱进。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应用,需要高校思政教研人员把握其根本内涵,并将其作为现代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引领学生进行革命文化知识的学习。各个高校都要积极构造革命文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加强基于革命文化资源的思政网络教学设计,确保整个教学流程具备更高的吸引力。

(三)重视实践教学——灵活应用革命文化资源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革命文化资源,还需要教研人员关注实践教学。在革命文化资源中,革命遗存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我国存在的革命文化遗存较多,因而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时具有较大的优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灵活应用,要充分地发挥出革命遗存的重要价值。革命文化遗存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文物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应同时加强对革命文化遗存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教育功能,实现对思政课的有效补充。在开展具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生带出课堂,并加强与社会红色档案机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场所。

学生可以直接到革命旧址和遗址处进行参观和学习,从而直观地感受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课堂学习是主渠道,课外实践是重要的巩固教学渠道,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同时通过对革命遗存的有效应用,也能够展现出革命遗存的重要教育价值。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对于革命遗址,教师要做到科学应用。可以将革命遗址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在思政教学中要积极地贯彻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实践启发人的教学观念。学生通过参观革命遗址,可以了解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的英勇表现,在历史现场,学生则更加能够体验革命文化内涵,也能够进一步感知革命文化的魅力,在接受思想洗涤的同时播下红色基因种子,从而形成立德树人的价值观。

至于利用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人员也可以利用革命故事,增添课堂趣味性。教师在整个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优化重点,在讲授革命故事时,也可以通过分组讲解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要善于借助鲜活的故事与人物形象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对思政理论学习的兴趣。革命故事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且汇聚了丰富革命精神的革命历史,在选择革命故事时,要确保故事完整、真实,并且能够与教材内容相符合,通过革命故事揭示理论逻辑与价值观念,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启迪。

在新时代下,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局面,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基本前提,党中央需要积极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要打造稳固的思政阵地;高校作为思想的培养基地,应积极地进行思政教育建设,要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核心,从革命文化出发,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同时,高校也要对思政课进行现代化建设,增加时代特征,使其赋予更加强劲的发展活力。

四、结语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各个高校需要遵循现代化的建设要求,结合十八大革命文化建设与利用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积极地进行思政课教学创新。在创新的要求下,应把握一个基本前提,即对革命文化资源加深理解与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课堂、网络以及实践三个角度出发,实现革命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进一步发展要求的优秀青年。

猜你喜欢

遗存革命思政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济南张马屯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