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风琴版《四季—夏》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2019-12-16孟伊妃

黄河之声 2019年16期
关键词:风箱手风琴低音

孟伊妃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四季》是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旋律经过时间的沉淀依旧被世人所喜爱,此曲原本是在作者五十岁左右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W·冯·莫尔津伯爵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协奏曲中的前四号。这四部协奏曲是正宗的标题音乐,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为了让每一位听者更好的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感情,作曲家分别在每首曲子之前附上一首十四行的短诗,分别描绘了各个季节的景象。维瓦尔第开创了标题协奏曲的先河。《夏》是《四季》中的第二首。手风琴独奏版《四季》是由俄罗斯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维克多·罗曼科夫改编而成,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进行首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维瓦尔第谱写的《四季—夏》具有标题音乐的性质,所以和其他协奏曲相比,在形式上就显得不那么平衡。但是就因为它的不平衡却显示出了巴洛克时期独特的魅力。对这一时期协奏曲的前身和早期历史进行探索,也可以帮助演奏者对《四季—夏》这篇乐曲的研究。本文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演奏者理解《四季—夏》这部作品的乐思和情感,从对手风琴版本中的改编特点和演奏技巧进行刨析,可以帮助手风琴演奏者的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一、手风琴改编版的音乐特点

改编的手风琴独奏曲《四季—夏》保持了原作品的调式和调性以及音乐风格和音乐情感的统一,只是从演奏法以及音乐织体上进行了改编。

(一)左手传统和弦代替乐队齐奏

维瓦尔第创作的《四季—夏》的原谱上是由大提琴,中提琴和小提琴这三种乐器组成,经过改编后,被手风琴独有的左手传统和弦代替了乐队齐奏,音响效果相似。改编者用传统低音代替了原谱中的第二、第三和中提琴的部分,并没有把原谱的和声改变。

(二)抖风箱代替弦乐震音

原谱中有大量弦乐队齐奏震音的部分,为了在手风琴独奏时也能达到原曲中的音响效果,改编者用和弦重叠和抖风箱这种演奏方法来代替弦乐震音,这种改编方法为手风琴演奏者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演奏方式。

(三)自由低音和传统低音的切换

传统手风琴的左手固定和弦一方面使演奏者能方便演奏大型乐队作品中的齐奏部分,使音响效果与乐队能基本达到一致,而另一方面,因为传统手风琴的左手音域仅仅局限在一个八度内,使得这样的特性也成为演奏改编作品的一方面阻碍。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自由低音手风琴在琴身的左边增加了一个变换装置,用来切换传统低音与自由低音,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最内两排的传统低音,又能方便演奏者弹奏不同风格的作品。自由低音的添加,使左手键盘的音域从原始的一个八度扩展到四个八度,使手风琴这件乐器具备了演奏复调音乐和近现代音乐的功能。自由低音和传统低音的自由切换使手风琴这件独奏乐器能更好更完整的演奏《四季—夏》这首协奏曲。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音乐情感都得到了很好的复制。

二、演奏技巧

手风琴属于簧片乐器,音色独特,从诞生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法。《四季—夏》原曲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有三次小提琴的独奏部分,和四次乐队齐奏。在手风琴独奏版中,为了使音响效果和音乐情感与原谱保持一致,不仅需要运用手风琴的独特技法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运用手风琴自身的变音器等技法来处理乐曲。完美的技法演奏可以对乐曲进行完美的演绎。

(一)二抖风箱

《夏》的第一乐章中,根据弦乐震弓而产生的抖风箱技法,在手风琴演奏中普遍使用,不同的抖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模仿不同的音乐形象。《夏》的第一乐章中,杜鹃的歌唱、北风呼啸和牧人惊恐的部分用二抖风箱产生的特殊音效来演绎,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二抖风箱也称为平抖风箱,抖风箱时身体端正,左臂放松,手掌和手腕发力带动小臂快速的上下摆动,摆动时只开合风箱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需紧贴,风箱的来回开合应保持大小一致,否则会影响效果和速度。

左右手在抖风箱时都要正确演奏,左手每个小节固定和弦,左手指只需正确按住和弦音抖风箱,右手演奏音符并配合左手的一开一合,使每个发音都清晰。

(二)变音器的运用

手风琴的变音器是手风琴独有的特色装置,他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簧片的震动幅度来改变音色和音高,这样一来,手风琴就可以用来模仿不同乐器,不仅使乐器的音色多样化,扩大了音高的范畴也扩展了手风琴可以弹奏的作品领域。变音器的标识在谱面和琴身上为一个圆圈,并将其分成三份,在每份里标记不同数量的圆点来表示。

改编者为了使手风琴版的《夏》更贴近原版,在曲中多次加入变音器的使用,体现了维克多·罗曼科夫既是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又是一名出色的演奏家,他了解手风琴这件乐器的特点和音色,变音器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的模仿和还原了原谱,将这首名作和手风琴这件乐器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这一变音器通常使用在主部中,表现夏日炎炎和微风拂面。通常使用在协奏曲中的小提琴独奏乐段,表现杜鹃的啼鸣以及金翅雀和斑鸠互相应和。用在乐队齐奏的乐段,使音效达到交响效果。

(三)风箱以及触键的控制

1.手指的快速跑动

音阶的快速跑动可以推动音乐情绪的发展。在《夏》第一乐章中有乐段速度突然加快,左手进行快速的抖风箱,这样的演奏方式表现了北风劲吹、电闪雷鸣等景象。为了完美表现音乐的内容和音乐的完整性,演奏时对弹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右手手指要准确、清晰且连贯。为了在每次的演奏中手指都能快速且流畅的跑动,指法设计的顺畅是其中很重要的前提;其次在练习时,刚开始要注重慢速断音练习,每个音都要清晰具有颗粒性,速度保持匀速,不能忽快忽慢。大量的练习能增加手指的机能,为快速的跑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风箱的控制

控制风箱是手风琴演奏的另一重要的演奏技巧,风箱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音乐的音色变幻、音量大小以及音乐感染力。控制风箱主要依靠左手的小臂和手腕,左臂的力度和音乐的强弱成正比,强时左臂力度大,弱时减小力度,力度根据谱面标记和弹奏者对音乐乐思的理解而控制。手腕主要控制一些音头,震音等音乐细节上的处理。第一乐章中的第三插部D,想要变现游移不定的音响效果,风箱控制就是关键。

3.风箱和触键的配合

要想完美的演绎《夏》不仅需要细致的风箱控制,风箱、触键的配合也是影响音乐效果的重要环节。第一乐章中的第90—110小节和第155—174小节在抖风箱的同时,手指仍要弹奏旋律,风箱每次的开合分别对应每个音符,演奏出来不能有连音,每个音符都要准确和清晰。练习时,应注重慢速联系,风箱的每次开合要准确的和音符对应。

为了使节奏和节拍正确,在慢速练习的同时,可以每4个32分音符给一个音头,这样有利于左右手的对位和对节拍的把握。提速后将音头抹掉也可以很有准确性的弹奏。

三、结语

维克多·罗曼尼科夫的巧思改编和演奏者对乐思的个人理解,都是演绎好这首曲子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夏》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的探讨,不仅强化了对《夏》的音乐认识,也深化了对手风琴版本独特性和演奏技巧的认知,这些都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的完成乐曲,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

猜你喜欢

风箱手风琴低音
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浅析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能量强悍就是最大的优势 Proficient Audio FDS-15有源低音音箱
快速有力,轻松自然,这才是高素质的低音效果 Krix(凯瑞斯) CYCLONIX 18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What it's like to be a deaf DJ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