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古建筑彩画修缮(复)技术措施
——以太原文殊寺油饰彩画修缮(复)保护工程为例

2019-12-16张文魁

文物季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彩画同类构件

□张文魁

太原位于山西中部,自唐代迄清直至民国,一直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留存了较多的宫观庙宇,其建筑水平较高,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是研究山西当地建筑的典型范例。本文依据太原文殊寺油饰彩画修缮、修复工程的实践,谈谈山西当地建筑彩画修缮、修复的技术措施,与同行商榷。

太原文殊寺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东仓巷社区城坊东街8号,创建年代不详。此寺在明代后期与五台山、晋王府关系密切,并通过印经、著述等活动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至清代,仍有名士客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存实物的梳理可以看出,文殊寺等级较高,并因五台山及文殊菩萨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汉藏交融特征。

彩画保存现状

文殊寺旧有彩画集中于文殊殿内檐,目前存在局部残损。文殊殿为清代遗构,其彩画类型主要包括两种,即清代晋中金青画和一绿细画,均呈现出与晋北地区的关联。

(一)金青画

1.基本特征

金青画施于文殊殿五架梁,属中、低等级小金青,同五台山中五彩关系密切。

彩画色彩与文殊殿一绿细画相比显得更为鲜艳,且构件底部无二方连续图案,可能为清代晚期重绘。

2.纹饰特征

找头软卡子退烟云做法与太原地区同类彩画相仿,具有一定的晋北风格。

云头/如意头岔口与典型晋中金青画中的汉纹锦有别,岔口与软卡子的结合同晋北上五彩的同类做法更为相近,但整体趋简。

端部硬卡子采用双色退烟云的简化处理,并用章丹色,与晋北中五彩同类做法相仿。

火焰宝珠的出现与五台山同类彩画相近,且具有显著的佛教特征。

方心行龙昂首向前,姿态及细部特征与晋北地区更为相近。

色彩以大面积找头、梁底绿地与方心红地相衬,偏于艳丽。

(二)一绿细画

1.基本特征

与晋中、晋北地区同类彩画相互关联,与太原同类彩画相比更为舒朗。构件底部普遍绘有各类二方连续图案。彩画构图多数取三段式,与太原同类彩画中的多段式构图有所区别。

2.纹饰特征

盒子图案以各类锦纹为典型。

找头以1/4与一整两破式草片花的组合为典型,与晋中地区同类彩画有别。

完整的草片花外轮廓较宽,边缘无细线勾勒,与晋中、晋北地区同类彩画相仿。

找头与方心之间多设两路花瓣。

方心纹饰以折枝花为典型。

色彩青、绿、红、黄诸色兼施,较典型一绿细画更加丰富。

实施技术措施

一、文殊殿油饰彩画的保护

(一)表面清洗

1.主要针对附垢、结壳、污染等病害

2.修缮细则

(1)对附垢部分使用吸尘器加软质毛刷除尘,或采用清水加乳胶除尘。

(2)对结壳、污染部分采用面团或激光清洗,亦可使用酒精、丙酮等化学试剂擦洗。

(3)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后,以乙酸乙酯、去离子水等进行清洗。

(4)在清洗中,试剂应做到不溶解颜料内胶料,清洗剂应做到无残留。

(二)回贴加固

1.针对龟裂、起甲、剥离等病害

2.修缮细则

(1)对病害部分进行除尘、清洗。

(2)用B72、AC33、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试剂进行加固。

(3)用蒸汽机对颜料层进行软化,以B72、AC33、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试剂灌入回贴。

(4)用B72、AC33、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试剂进行表面封护。

(三)局部补全

1.主要针对粉化、变色、缺失等病害

2.修缮细则

(1)对病害部分进行除尘、清洗及表面封护。

(2)对彩画色彩、颜料成分、彩画工艺进行科学检测,制定详细修缮方案。

(3)为保证可逆性,补画前应先涂抹隔离层,使新绘部分易于擦除。

(4)补画色彩在与原迹协调的前提下,略做区分,以兼顾美观和可识别性。

二、文殊殿补配新木构件彩绘的补作

(一)外檐补配构件作旧

文殊殿修缮中外檐下架的旧柱子残损严重,有墩接的柱根和剔补的柱身,应把这类构件作旧至与上架旧构件的协调为止。

(二)内檐新制安神龛彩绘

1.地仗工艺

(1)木构件基层清理铲除。

(2)撕缝、楦缝、下竹钉、剁斧迹。

(3)木结构表面刷汁浆。

(4)汁浆干透后,将浮土打扫干净,将调配好的灰料用铁板在缝隙处横塞竖刮,即捉缝灰。

(5)捉缝灰干透后,将表面浮灰、粉尘用砂轮石打磨、扫净,用调好的灰料叉灰、过板子,及打通灰。

(6)通灰干透后,打中灰一道,平面部分应用铁板。

(7)中灰干透后,用铁板刮贴细灰一道,灰层厚度约1.5mm。

(8)细灰干透后,用砂轮、砂布打磨至断斑后钻生桐油,最后擦去表面浮油。

2.油皮工艺

(1)在生油地上满刮一道腻子,应薄厚适当。腻子干透后用砂纸打磨,打磨至表面光滑、平顺,无接头。

(2)头道油:除尘后刷头道色油,刷匀、刷齐。干透后以砂纸磨光。

(3)二道油:做法参考头道油,刷油时,木结构表面应较为平滑。

(4)三道油:做法参考头道油,油膜表面应平滑饱满、有光感,无油粒、无接头,颜色一致。

3.彩绘工艺

(1)量出构件的长度、宽度和中线。

(2)在纸上做好画稿,将其复印到构件上,即起打谱子。

(3)根据谱子沥粉。等粉线干透后设色。

(4)刷配置好的调和漆。

(5)沥粉完后,在沥粉线上涂刷一层黄胶。包裹整个沥粉。

(6)拘黑、拉大黑:画出不沥粉贴金的黑线;用黑线勾勒出图案轮廓。

(7)拉晕色:在箍头线、枋心线、皮条线、盒子线处加晕色。

(8)拉大粉:大粉同为晕色,颜色不用纯白,但不能透地。

(9)吃小晕:靠墨线内侧进行,为了达到整齐的效果,可略压拘黑线。修整拘黑的不规整之处。

(10)打金胶、贴金、扫金:在需要贴金的地方涂刷金胶油,待七八成干的时候粘贴金箔。用羊毛刷子沿着贴金面适当压实,使其粘紧。

工艺材料

1.彩画颜料

群青、巴黎绿、银朱、中铬黄、石黄、烟子、立德粉、钛白粉、金箔、醇酸磁漆等。

2.油饰及彩画材料

桐油(灰油、光油、金胶油)、血料、土籽、章丹、淀粉、砖灰、石灰、滑石粉、砂布、汽油、三维乳胶、骨胶、白矾、铁黄、铁红、铁黑等。

3.预加工材料

灰油熬制:取生桐油100份、章丹3~5份、土籽6~8份,根据气温调节比例;将上述材料置于大锅,温火熬炼约两小时,适时试油,至滴水成珠为止撤火。

血料发制:取生猪血100份、生石灰4份搅匀,至黏稠、呈黑浆状为止。

油满配制:取白面0.3份、石灰水0.7份搅匀;加入灰油1.5份,至搅拌均匀为止。

彩画工艺

1.大色调制

将各色兑胶调至粘稠状,兑水稀释至汤状;研磨、过滤至稳定为止。

2.特殊处理

所有木构件彩画适度作旧;以桐油封护。

结语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古建筑而言,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自身结构变形等原因对建筑加固、修缮等事例屡见不鲜。但是建筑彩画作为中国古建筑华丽的外衣,其工程做法工艺流程自成体系,著称于世。其中蕴含了儒、释、道、宗教文化及人居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成就。修缮过程中对建筑彩画不加保护或者随意损坏,是违背我国文物古迹保护法规要求的。

此次修缮工程是对文殊寺建筑彩画较为全面的一次保护和传承、延续。此次使用的各项措施,值得在修缮保护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彩画同类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陕西西岳庙古建筑油饰材彩画保护与修复
七种吃同类的动物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同类(共4则)
多思多想收获多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