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黄河中华民族的根脉

2019-12-13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治河黄帝黄河流域

黄河乾坤湾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源所在,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不仅灌溉了黄河两岸的土地,滋养了流域内外的人民群众,更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源远流长,留下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

黄河,始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初如温婉可人的小姑娘叮咚向前流淌,后又如血气方刚的西北硬汉吼喊奔流,穿越高山峡谷,经过高原平原,蜿蜒淌出5500余千米历程,东入渤海。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夏朝开始,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绵延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就有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纵观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黄河文化是其中篇幅最大、分量最重的篇章。

奔腾不息,流出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黄河,如一条昂首巨龙,劈开青藏山川,穿过高原峡谷,跃壶口、出龙门、闯三门峡,九曲十八弯,奔腾入海。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鲜明气质。

大禹治水的功绩,不仅给大河上下到处留下大禹的“神工”,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屈不挠改造山河的奋斗精神。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这些丰富的治河史,记录着历朝历代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彰显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这些丰富的治河史,记录着千百年来的治河英雄,彰显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气质。华夏子孙的血管里,都奔流着一条黄河。

这条河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更流出了炎黄子孙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近代以来,一首《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深重灾难面前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儿女在拼搏奋斗中,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坐落着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记录着焦裕禄带领群众育草封沙、造林固沙的故事,人们在这里实地感受焦裕禄书记当年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时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史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变迁,滋养丰富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治河黄帝黄河流域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清代钦差大臣巡视治河工程原因探析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