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

2019-12-11许汝霞

青年时代 2019年28期

许汝霞

摘 要: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体育也逐渐成为了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十分淡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和观察法,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分析研究,从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给出相应建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增强体育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渐摆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健康问题,达到健康运动、健康生活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当代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健康运动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出门可以乘汽车,上楼可以坐电梯,大学生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时,却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他们忘记了只有运动才能带来真正的身体健康。高校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作为祖国的未来,国家在重视其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进一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己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现状

身体健康指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躯体无残缺,而且体能良好。体育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又是追求健康比较好的行为[1]。而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健康的意识能够产生健康的行为,反之,不健康的行为对健康意识有着消极的影响。身体健康意识是人们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进行的健康行为的反应。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可以看作一种意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行为,意识和行为相互影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不高,所以参加对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也不太强。大学生喜欢晚睡,从身体的内分泌角度上说,23点以后入睡属于熬夜。一天上网2小时最为合理,超过6小时就属于超时上网。熬夜,饮食不规律和超时上网都属于不健康的行为,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健康的行为对健康意识有不良的影响。综上会发现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比较淡薄。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人心理的各个方面能够正常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是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2]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就是能够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和自我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不良的情绪波动会对生活、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高校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其心理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笔者通过对同学的观察和交流,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波动,经过长时间的堆积,最终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好的调节情绪,避免负面情绪的累积,让心态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

(三)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现状

终身体育意识包括了健康意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三个方面[3],也就是说能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有感兴趣并且喜欢的体育项目,会因为喜爱的运动去了解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为了保护自己而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并拥有能够欣赏和初步评价体育赛事的能力。大学中虽然有很多的比赛,但是大部分人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了解竞赛规则、基本运动损伤救治方法的人只占少数。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没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知识的意识,体育锻炼的缺乏使其出現运动损伤的几率也小,对于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也就十分匮乏。总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比较淡薄。

二、当代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意识淡薄的原因

首先,是学生的生活习惯。离开父母后大学生的行为和经济自由化,吃外卖、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外卖、零食营养低,只能满足口腹之欲而不能为人体提供日常所需要的营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4],沉迷于电子游戏,熬夜玩游戏更是家常便饭,不规律的作息损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多数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缺少对运动训练科学原理的系统认识,想锻炼身体时,却不知道如何锻炼更为科学、更为合理。一些学生意志力薄弱,害怕付出、害怕挨累的心理,导致其迟迟不愿意迈出第一步,或者稍微运动就因为累而放弃。最后,学校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学教育方式较为传统,较为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教与学主要是围绕着考试进行,对体育健康方面的教育不太重视,校园体育氛围欠缺,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际交往。大学生活即现实,学生不再待在象牙塔,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并非人人都能适应现实;同时,人际交往充满不确定性,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若无法及时化解便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第二,性与恋爱。大学生基本都是心理不够成熟的成年人,大学期间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束缚减少,加之现在观念比较开放,大学生恋爱自由,行为自主,在情感问题的处理方式上比较容易极端化。第三,学习生活。大部分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部分独生子女会有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精神和责任感等性格,从束缚的高中突然到自由的大学,本想放松一下,但所有人处于同一水平线,谁也不甘落后,学习和心理压力再次出现。第四,就业形式。如今社会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岗位紧缺,人才济济,毕业在即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毕业后总会找到一份优越的工作,完全没有认识到社会的残酷[5]。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建议

(一)大学生应为健康努力运动

大学生活不应该被睡懒觉、打游戏占据。美好的大学时光,应该用来变成更好的自己,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持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打造一个良好的身体,为未来的无限可能打好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饮食规律,少吃零食,适度饮酒。平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如排球比赛,足球比赛,还有火爆的篮球比赛等,不要在乎输赢,要勇于挑战,重在参与,享受过程,锻炼自我。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此项运动技能,了解其规则,提升自身对相关的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不做看热闹的外行人。同时,通过对运动项目的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学习一些基本的运动损伤应对方法,如此才能达到运动成就健康的目的。

(二)大学生应学会敞开心扉

大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大学生活也是社会的缩影,离开家庭自主生活的大学生为人处事不可再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要学会管理情绪,出现问题时,要客观冷静的分析问题,理智地解决问题。在正常学习之外要学会修身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构建平衡的心理状态以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校园对学生心理健康比较重视,配备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学生服务,大多数班级还设有心理委员。但是大学生是比较独立的个体,他们注重隐私保护,很难开口向别人说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度不高。各大高校相关的教师要多举办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实际参与等,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室的接受程度,消除他们对心理健康咨询的顾虑;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测与预防,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主动对出现负面情绪、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帮助,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6]。

(三)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应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好的运动保障;丰富校选课的内容,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运动,体验运动的魅力。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关于体育和关于健康的活动,如举办趣味运动会等。传统的体育比赛一般来说竞争性比较强,危险系数较高,更注重单项技能的速度比拼,很难吸引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而趣味运动会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以运动快乐作为首要目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没有体育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对场地、裁判员、器材的要求也不高,以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运动。学校还可以举办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用答对有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參与的兴趣,从而拓宽学生健康知识面,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积累平时忽略的小知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会对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随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体育也逐渐成为了高等院校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内容。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研究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从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增强体育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渐摆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健康问题,达到健康运动、健康生活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怀玉.大学生体质健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8):61-63.

[2]汪建秋.高校体育教学中健康意识和习惯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2017(10):168-171.

[3]迟贵林.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现代营销,2014(1):79.

[4]李晓婵,赵健,王治国.危机意识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运动,2017(3):7.

[5]苑冀.高校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策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90-92.

[6]董祥宾.大学生身心健康调查分析[J].学苑新锐,2016(769):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