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军校教员管理的心理问题分析

2019-12-11张占美王品佟贺

青年时代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对策

张占美 王品 佟贺

摘 要:教员是军队建设的主体,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准确把握教员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教育工作,使教员热爱教育事业,奋发搞好教学工作,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本文就军校教员的心理特点及军校教员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军校教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管理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军校教员;心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心理素质对学员的学习将产生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只有准确把握教员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的做好管理教育工作,使教员热爱教育事业,奋发搞好教育工作,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员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教员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为教员敦品励行、改进工作、提高劳动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军校是部队人才成长的摇篮,军校教员是部队人才培养的关键。军人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使他们在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众多方面巨大的压力。由于军校教员群体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差异性以及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对军校教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军校教员的心理特点

(一)角色的二重性

军校教员,既是专业科技人员,又是军人,他们的心理特征必然要打上双重印记,而且这种双重角色之间常常在心理上引发冲突。作为科技人员,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强烈要求思维自由,行为自主,不唯书、不唯上。但作为军人,他们同时又必须接受严肃的行政纪律和政治纪律的约束,事事都得请示,而且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为了教学、科研,他们需要与社会广泛接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受到各种管理规定的限制,使人际关系仅限于很小的范围内。因此,知识上的自豪感与有职无权的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情绪显得很不稳定。

(二)需求和情感上的高层次性

需求的高层次是指在他们的需要结构中,事业心、成就感常处于主导地位;情感上的高层次,是相对于一般军人而言的,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上,军校教员往往独树一帜,很难从众。这就使得教员在军校内部显示出清高、孤傲的一面,甚至与首长、机关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三)意志品质上的高度自制

意志品质上的高度自制主要表现为自觉性和坚韧性。这种特性在教学科研上表现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甘愿吃苦、百折不挠,但表现在管理教育的服从关系上就成为拒绝无根据地批评,排斥低水平的说教。

(四)社会知识上的局限性

军人对社会的认知本身就有局限性,这是行业局限导致的。军校教员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专业的单一性,使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薄弱;自我评价的盲目性,使他们很难公正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社会实践的狭隘性,使他们在社会变化面前,表现出主观、片面和感情用事。

三、军校教员心理健康应确立的标准

从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要求与职业角色特殊性相结合的角度,军校教员心理健康标准至少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具备正常智力,胜任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军校教员,最起码智力要正常,而且要重视自我智力的培养与开发,锻炼和提高各种智力商数,胜任文化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军事政治教学,并保持高水平、高绩效的工作状态。

(二)拥有健全人格,适应军事生活

人格的完整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员表现为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心胸开阔,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以自我以外的问题作为中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能够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教育影响学员,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成功和失落。此外,良好的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保持最佳身心功能状态、最大限度发挥心理潜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军校有其特殊性,教员应当安贫乐道,甘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三)价值观念正确,献身国防事业

军校教员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热爱国防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如果教员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他就能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义无返顾地献身于国防教育事业。

(四)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自控能力较好

在工作过程中,教员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在一般情况下教员也可能会有悲观、焦躁和忧虑。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员应该是理智、沉着、乐观、开朗的,他们应该能够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愉快、乐观地学习和生活;能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心态坦然,理智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寻找乐趣,乐观、开朗,发掘生活的光明面。

(五)充分了解自身,善于悦纳自我

对于军校教员来说,恰当了解,就是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愉快接受现实的自我,自尊自信,自勉自强,保持信心,避免自卑。悦纳,就是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现状并为之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员职业身份并且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对之充满信心和情感,才能克服各种实际存在的困难,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在教书育人中做出贡献。

(六)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

人际关系构成教员工作、生活的常态环境,对教员的工作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朋友;能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在交往中能保持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对别人能客观评价,宽容相待,真诚相助,友好相处。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员往往是乐于交往的,他们不仅要善于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而且还要善于与同事、学员、领导和家人保持融洽的人際关系。这样的教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胸怀宽大、见贤思齐、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育人为乐则又为教员创造了宽松、和谐、愉快、奋发向上的工作平台和心理氛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军校教员心理健康现存的主要问题有焦虑、偏执、强迫、抑郁、精神不振、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调查数据表明,教员中的焦虑症、偏执倾向、忧郁症以及失眠症和人际敏感等都比一般人群高。

四、军校教员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军校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员不但需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树立无限忠诚国防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学员。欲晓之以理,须动之以情,才能充分发挥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培养接班人的艰巨任务。

(一)“以人为本”,营造宽松的人际环境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任务为本”而言的。在院校,教学科研是中心任务,教员是完成中心任务的主体因素。忽视教员的心理需求,单靠“大管理”是压不出成果的。因此,一要针对教员“个体劳动”形式的客观性,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论资排辈”“文人相轻”“信息封锁”等不良文化心理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协调好各种关系,融洽同志感情,化解常见矛盾。二要针对教员的约束能力弱和对管理者要求高的特点,不“硬管”“死管”,在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制度约束。一切管理教育都要以是否有利于业务建設为标准去衡量。对教员思想上、行为上的一般性问题,既不迁就,也不搞“上纲上线”,力求避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加强思想教育,解决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常见问题

一般而言,军校教员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大多数教员乐于清平、甘于寂寞。但有时面临社会上某些利益诱惑时,一些人就难抵挡,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思想教育要在解决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的问题上做文章。一是要经常进行“爱国防、爱军队、爱军校”教育,激发他们为科技强军奉献的神圣感、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搞好启发式教育,提高教员的独处能力。要针对他们文化层次高、勤思考善钻研的特点,不断提供各种政治学习资料,及时通报各种信息,以增强他们的免疫能力。三是要及时发现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规范教员队伍的群体行为。

(三)完善机制,调动教员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科学公正的机制,是管理、教育教员队伍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完善管理机制,使人才有所作为。在人才调配上,要合理流动。要以岗位对人才的需要为准则,合理调配,防止和杜绝长官意志。在人才使用上,要知人善任。要尊重教员的意愿、尽可能做到学以致用,用其所长。在学科发展上,要尽可能尊重教员的意见,不要长官意志、家长作风。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大锅饭”“齐步走”,是抹杀教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教员工作成果的评价,要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在奖励上,要重实绩,看效果,不要在过程、形式上搞平衡;在职称评定上,要重贡献,看影响,不要在军龄、资历上搞照顾;在生活上,要热情帮助关心照顾有困难的教员,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健全制度,用法规约束教员的行为

首先,要健全学习培养制度,要克服重用轻养的思想。通过轮换进修,及时更新教员的知识结构;通过理论教育,提高教员的政治敏感性。其次,要健全职称考核晋升制度。既要有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又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要看平时表现,还要以教学科研成果为基本依据,使“德、才、能、绩”的评价得到公正的体现。最后,要完善人才进出制度,要防止“一潭死水”式的用人现象。教员的进、出、转、退,要有计划,有比例,保证新鲜“血液”不断得到补充。对于不再适应教员岗位的同志,让其另谋它业,做到进有计划,出有安排,用有储备。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5).

[2]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3).

[3]曾金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