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体,习言得意
——以《揠苗助长》为例探讨寓言教学

2019-12-11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顾胡珺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寓言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顾胡珺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后人将其解释为“寄寓之言”。其语言简明而生动,颇受学生喜爱。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莫过于引导学生围绕寓言的寓意展开分析讨论,最后以归纳出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来收尾。然而寓言教学本身,仅将重点置于品味寓言寓意中,是远远不够的。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寓言向来言简意赅、篇幅短小,其语言生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异常鲜明,常借助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为培养第二学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寓言时可立足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将以《揠苗助长》为例,谈谈寓言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精读文本,树立文体意识

《揠苗助长》这一则寓言讲述了一农夫希望禾苗快些长成,将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拔高,致使禾苗尽数枯死的故事。用以告诫后人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寓言故事本身言简义丰,在教学时如何彰显寓言这一文体特征,值得教师思考。寓言教学应引导学生既得其言又得其意,即引导学生品味寓言的语言表达,感受寓言这一文体的语言特色;同时引导学生感知寓意,掌握寓言在说理方面的文体特点。

(一)紧扣人物形象

寓言故事常借助语言、动作或心理描写来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寓言中描绘农夫的词句,来品味农夫的形象特色。如“焦急”“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等描绘农夫心理、动作的词句,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一位心系禾苗、急于求成的农夫形象。盼望着禾苗长得快些的农夫,他的动作和神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进行诵读、品味,悟其“焦急”。随即再重点体会“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中叠词的妙处,以及“筋疲力尽”“兴致勃勃”这两个成语背后展现出的农夫的内心。眼前拔禾苗的农夫与眼见禾苗全部枯死的农夫,其心理变化又是如何呢?寓言中为何不面面俱到讲述呢?关注寓言人物形象的塑造,正好能为学生读透寓言、感知寓意搭建桥梁。

(二)领悟寓言深意

寓言故事和寓意之间总有线索相勾连。寓意高度抽象,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寓言时,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支架,引导其由浅入深地感悟寓意。在《揠苗助长》一文中,禾苗的生长规律不失为联结故事和寓意的一条线索。农夫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事实真是如此吗?教学时笔者创设了相应的情境:和农夫聊一聊,揠苗为何不能助长,反而促使禾苗一夜之间全部枯死?倘若你见到这位农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学生与农夫对话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白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才是农夫最大的错处。引导学生以禾苗生长规律不可违背来劝导农夫,这是对文本的迁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发展其思维能力。

二、指导策略,强化语用意识

阅读教学应多关注学生语言理解、运用的能力,丰富其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促使其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文体的特征入手,挖掘出这一类文本的共性和个性。

(一)学习遣词造句

寓言故事的遣词造句精练而富于魅力。每一则寓言都饱含着作者的言语智慧。寓言的谋篇布局虽有共性,但是在遣词造句、细节描写等方面却有独具匠心之处。所以,寓言教学也应关注寓言中个性鲜明的词句。《揠苗助长》一文,着重农夫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如“一棵一棵地拔起”“巴望”“总觉得”……寥寥数语,就足以刻画人物形象。这些语言也应让学生多加揣摩。

(二)复述寓言故事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他们已能阅读浅近的寓言。讲述寓言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其阅读兴趣,还可助其重构文本。在练讲故事中抓关键词梳理情节,体会语言的多变,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学生复述寓言有助于其内化寓言特色的语言,理解寓言,可谓一箭双雕。此时,再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故事内容,加之推理,学生便自然领悟了寓意。

三、培育素养,厚积长效意识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对语文课程价值的要求,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力、迁移学习力、思维想象力等。

(一)培养思维能力

正如前文所言,第二学段的儿童正处于思维的过渡阶段,而寓言教学旨在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道理。《揠苗助长》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教学伊始,质疑课题必不可少。如农夫为何“揠苗”?农夫如何“揠苗”,“揠苗”又是如何“助长”的?从“揠”和“助”之间联系的探讨,到“人”和“物”之间关系的揭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升其思维能力。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由“故事”到“寓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锻炼迁移能力

习得寓言的阅读方法是寓言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可通过课前预习结合检查反馈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自学;课中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关注其寓理于言的启迪性、遣词造句的生动性等;课后则布置学生采用课堂习得的阅读方法去学习另一则寓言,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引领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寓言世界,深入更为宏大的语文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寓言美在文简,美在意深。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只有立足文体,引导学生习寓言语言之特色、得寓意之精华,才能掌握寓言教学的精髓,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寓言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躺在树下的农夫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