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2019-12-10刘国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研幼儿园活动

刘国英

一、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而要想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高低有很大的关系,而教研活动对于幼兒教师各方面素质提升和幼儿园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要“完善培训体系做好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可是,笔者在从事教研工作及平时与园里园外的一些从事幼儿园教育的教师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周边幼儿园开展教研工作的时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教研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发挥出来。

带着疑惑,我对周边部分幼儿园及教师分别做了一个小调研,发现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调研1是各个幼儿园教研工作的情况;调研2是教师对教研的态度) 。结合两个小调查及开展调研工作的经历,发现当前周边幼儿园教研状况令人担忧。

二、当前周边幼儿园教研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缺乏对教研的正确认识

1.在幼儿园教研工作中,部分教师观念落后,觉得教研活动是行政或者骨干教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造成这种态度的很大因素是因为幼教行业的特殊性,招聘的教师中有部分学历层次、专业水平较低,他们无法认识教研的重要性,对教研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一旦园内有教研活动,就会应付了事,被动参与。

2.虽然幼儿园都已经建立了园内“教研制度”,然而这一制度的落实情况令人忧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许多幼儿园还不能保证园内教研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在幼儿园工作任务繁多的情况下,园内教研工作被“挤掉”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幼儿园被取消的教研活动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被补回来。但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教研活动就不了了之了。试想幼儿园开展教研工作的目的和最终的任务是提高保教工作的质量和教师素质,然而如果连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最基本的前提都保证不了,何谈提高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保教质量。

(二)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参与性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幼儿园的教研以集中上课、培训、观摩活动、专家讲座等,让参与者以被动听的形式为主,参与者只是教研活动的旁观者,并不能真正参与投入进去,缺乏参与感的他们只是看到了活动的外在形式,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这样一来,教研就很难促进教师的发展及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教研内容脱离实践,教研“无用”滋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教研内容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大多数至上而下的决定。这种没有经过调查教师需要、没有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导致教师兴趣度不高,不是沉默不言,就是心不在焉、教师“参而不与”等诸多种表现,更别说推广教研成果了。

2.幼儿园普遍缺少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许多教研人员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组织策划教研活动,进而丧失引领作用,使教研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的开展。

三、幼儿园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

(一)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引导,支持教师自主学习,转变观念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教师素质对于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幼儿园应积极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创设各种平台,引导,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如在幼儿园设置教师阅读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卡,分享阅读学习内容、开展流动书袋、好书分享、创造文化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兴趣,或通过设置荣誉奖的强化方式,使教师体验成功和快乐。

(二)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

1.教学管理者要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可先向教师征集问题或困惑,同时,教学管理者还要深入一线观察教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分析教师备课等等,然后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当前主要工作拟定出教研专题,最后教研组根据教研专题拟定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使教研活动具有实效性。

2.幼儿园教师是教研内容的组织者,作为组织者,在确定教研内容前,一定要根据实际内容来确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一些实际情况,可以是平时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作为选题。同一主体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教研任务也是不一样的。尽可能选择一些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一些内容,比如早期阅读与识字的区别、学习品质的培养与后续学习的关系等。

3.教研活动前要告知教师教研活的内容,让教师有备而来,特别是交流讨论活动。教研活动结束后,组织者还要积极做出评价。

(三)健全教研制度,促进教研工作规范化

首先建立教研统筹制度,促进教研工作全面优化。其次建立问题解决制度,促进教研质量全面推进。再次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促进教研工作全面落实。第四要建立客观评价制度,促进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前教研评价要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重视质性研究等原则,讲求教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及效度。

教研的方式是为教研目的服务的。教研管理者一定要研究教师,认真分析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并针对问题选择和创造出有效的教研活动方式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实效性,才会对教师有帮助。有效的教研方式是应便于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和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参与活动。有效的教研方式,应能引发教师的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并能引导教师自主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教研不仅关注研讨过程中教师的反应,更应关注后续实践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研的效果并不是仅仅反映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明白了,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认识上,而应该反映在研究之后的教育实践中,反映在教师教育行为的变化和教育实践的改进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研的效果真正落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和每一位幼儿的发展上,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园活动
“活动随手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爱“上”幼儿园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