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实践力在贫困地区中学地理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0高丽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学新课程素养

高丽琴

一、中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必要性

習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将育人目标聚焦到大力提高国民素养上来。新一轮《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作为教学目标必备的四个核心素养。课标修订突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和善于解决问题的现代公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契合了十九大精神。

地理实践力在核心素养中是唯一需要实践行动的素养。在地理的四个素养中,地理实践力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是理论来源,是认知的动力,更是思维品质的体现。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地理实践,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拓宽视眼,增长知识,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中学地理实践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在教材、教法等方面也在不断改进,但由于教材更新相对滞后,传统观念更深蒂固,以及新的评价机制尚未完全构建等诸多因素,对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特别是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依然需要做很多的改进。中学地理实践力在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理实践力不被重视

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一直把考试成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志,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主要指向各种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高一级学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再加上传统观念中地理是副科,可学可不学,所以虽然经过两年多新课程的培训,教师的教学目标日益明确,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学校教与学目标的功利性,教师更多的教学能力依然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尤其是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个体发展缺少关注,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常被忽略。

2.缺少恰当的可供选择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内容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地理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降低了难度大、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不大、人地关系不密切的知识点比重,增加了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和经典案例,这些都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我国各地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很大,所以教材无法完全贴近各地实际,再加上教材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对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较少,要求比较模糊,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困扰,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缺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保障

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中学地理每个模块课时都是有限的,每节课45分钟时长,对大部分学校来说,每个学期的教学时间仅够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基本为零,且教学地点也多局限于教室,能够用于开展实践活动的空间资源相对较少,此外,在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所需要的物质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也存在不足,这些都是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4.缺少引领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先进理念

教师经过多次新课程理念的培训,教学理念在理论层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受多年教学实践形成的教学惯性的影响,还很难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缺乏指导和经验。

三、中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对策

1.开展地理野外实习,开拓地理实践活动新课堂

地理野外学习是连接地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纽带,可包含地理测量与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学生更容易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地理野外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较为有效的方式。野外实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习惯、团结协作等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时,可组织学生沿北川河上游(开府)、中游(圪洞)、下游(大武)等地开展野外活动,实地考察河流的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对北川河的现状直观认识,增加保护河流等生态环境的意识。野外学习丰富了教学形式,日益成为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新课堂。

2.挖掘教材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素材,创造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机会

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增加许多学生活动内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特别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3.借助智慧校园,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的一项技术,它为师生提供无限、多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窗口。对学生来说,它能按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所需的资料和解决方案,有利于互联沟通,形成实践团队;对教师来说,它让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更加及时和便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地理开展实践活动的条件相对不成熟,智慧校园在一定上降低了学生实践活动的门槛,支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愿望,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活动,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4.充分利用地理专用教室,促进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常态化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学校都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一般配置了天文、气象、地质、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教学具,还可陈列学生的优秀地理制作和其他地理实践活动成果,为实施地理基础课程教学、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及地理实验活动提供了有效场所。地理专用教室的运用极大程度推进了学生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地理实验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阵地。

总之,地理实践力这一素养的落实在目前是很难落实到位的。地理课堂要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还必须有相关的规范制度和合适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基地。

猜你喜欢

中学新课程素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