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12-10许俊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信息技术

许俊生

初中数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刚刚经历了新课标的洗礼,紧接着又面临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二次革命。面对如期而至的新技术和发展机遇,我国及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中长期规划,推动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完善了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不断取得突破的奋斗目标,发出了用信息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面对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立足当前,着眼全局,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己任,以催生现代化的育人流程为目标。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信息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叠加、放大和倍增作用。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创新和思考,认为重建信息化技术参与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应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应用。

一、多元认知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增添了飞翔的翅膀

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积累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也随着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获取资源的渠道变得十分广泛,也非常便捷,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追求。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基本要求,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库,可以对其中的公理或公式、定理或定律、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展开针对性搜索,便可得到内容丰富而详实、立体而生动的知识图谱。然后,在对比的基础上去准确地掌握知识,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动的基础上去弥补个人的思维缺陷,在继承的基础上去获得创新发展。这种全新的预习手段,不仅全方位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实现了预设目标和课程的价值追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搜集数据和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学会了如何学习,实现了课程标准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让一花独放的课堂生成变成了百花齐放的智慧碰撞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为冲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奠定了技术基础,让这种一花独放的教学模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一去不复返,也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变得立体而多维,教师可以创建多种适合学生实际的模式来完成教学过程,殊途同归地去实现教学目标。

2018年冬的一天,重庆第二十九中学与湖北一所初级中学的两个教学班,它们通过云平台被关联到了一起,上了一堂关于二次函数的数学课。学生们一抬头,就能通过投影观察到对面班级的全貌,个中细节,一览无余。两地教师配合教学,两地学生适时互动。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激烈而生动的问题讨论环节,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既有优秀学生代表的精僻见解,又有教师富有针对性的点拨,展现了问题讨论中一枝独秀的妩媚;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时,既有两地师生的精诚合作,又有各具特色的思维碰撞,显示出了大气磅礴的壮美。一节课下来,在教学效益方面所暴发出的增量,让人难以想象和预测。两地师生以云平台为载体,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也充分实现了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他们的创新实践为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为中国教育由信息化走向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大数据平台来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行为将表现出教学策略的科学化、教学手段的精准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四个特征,它们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数据的诊断、分析和预测功能,可以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在教学过程中還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七年级数学中的有理数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当讲到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去括号、加括号等知识点时,笔者发现,学生的行为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和问题的归类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它将直接影响课堂生成的质量。若借助大数据平台,就能够在事倍功半的基础上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首先,将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数据录入大数据平台,平台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后,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得出以实证为基础的诊断性、分析性和预测性结论。其次,教师以平台的统计和分析为依据,调整教学流程,展开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活动,以弥补先前课堂生成的不足,以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价值追求。

三、量身定制的课后拓展体系助力学生实现了整体腾飞的梦想

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为智能化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首先,一体化的智能化平台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中生成的各种行为数据进行存储和计算,能及时反馈出个体学习的基本情况,形成个体成长档案袋。其次,平台还能智能化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轻松完成错题搜集工作,并给出分析性结论和指导性意见。最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质、知识储备程度和应用能力层次,开发出富有个性的课后作业拓展体系,再智能化地匹配给每个学生。智能化技术参与下的课后拓展流程,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加固模式,化解了提质增效与减负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提高,实现了学生在不同的起点整体腾飞的愿望。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和历史使命,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不可否认,在重塑教学流程的创新实践中,只要大家精诚协作、锐意进取,充分发扬改革和创新精神,就能加快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就能为国家教育由信息化走向现代化托起一片蓝天,就能用信息技术书写中国教育的传奇,就能铸就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智能化信息化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