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备考合作助学策略

2019-12-09李慧慧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考备考高中地理

李慧慧

【摘 要】本文基于学生地理学力基础的差异性,论述高中地理备考合作助学策略,提出结合教材整合高考考点、针对教情传授学习方法、关注学情展开差异训练、参照考情进行融合应对等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应对机制、启动合作互动程序、优化合作运行程序、创新合作训练模式,以全面提升备考应对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考备考 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B-0157-02

高中地理备考需要建立策略体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展开多种形式的教情、学情、考情调研,结合教材内容和考试要求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整合,有针对性地给出合作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学法考法体系,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顺利掌握解题思路,合理支配学习时空,实现学科融合性认知构建,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备考体系,以提升备考应对能力。

一、结合教材整合高考考点,建立合作应对机制

地理高考有比较明确的考点,教材也有学习重点,教师要在地理复习备考时,引导学生组成合作团队,用集体力量展开多角度梳理,突出地理知识主干,形成备考认知系统。

(一)集体梳理主干知识。地理考试注重对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通过对近年高考地理试卷的分析,地理考查内容大多属于主干知识范畴,要注重对主干知识的整合和储备。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常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具体考试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意义、世界洋流及影响、内外力作用、水文气候、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人口建设布局、环境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等。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团队,给学生布设一定的操作任务,让学生做好分工,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以便建立完整的地理主干知识体系。由于地理知识呈现体系性,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进行系统性梳理,自然能够形成丰富的学习体验认知,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全面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有重要帮助。

(二)互动整合图表内容。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信息内容,图表属于地理第二语言,图表、照片、图片和表达空间的概念、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形成地理知识系统。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包括多种图表内容,教师在引导小组集体展开地理复习备考时,需要对重要图表信息进行整合性梳理,让学生建立图表认知体系。图表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线性图表、统计图表、区域地图等,其中线性图表包括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图、等潜水位线图等;统计图表类主要反映某些要素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区域地图要求以区域图为基本载体,从不同位置不同视角设计问题,让考生做出正确的区域位置判断。对图表信息进行科学整理,能够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认知,对全面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有一定帮助。然而学生对图表信息缺少敏感性,教师需要给出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发挥集体优势,进行科学的梳理性操作,以建立图表信息体系。

二、针对教情传授学习方法,启动合作互动程序

教师占据认知信息制高点,向学生集体传授一些实用的学法和考法,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启迪,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备考能力有重要帮助。

(一)科学规划互动专题。地理专题复习是备考的主要策略,教师要深度介入教材之中,对高考考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专题设计的切入点,形成有效的复习体系。地理专题设计有不同的切入点,教师不妨从地理知识角度进行规划。地球运动专题、人地关系专题、区域地理专题、地理图表专题等,都属于地理备考专题复习规划范畴,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科学设计,以调动学生的团队操作意识。地球运动专题中,不妨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运动以及时空变化等内容列入其中,让学生在合作互动梳理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认知;人地关系专题中,教师不妨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发展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贯穿起来;区域地理专题构建中,不妨将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内容进行多渠道梳理,建立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地理专题复习能够集中对地理知识、概念、定理、原理等内容进行定向梳理和探索,对提升学生高考应对能力有重要帮助。

(二)建立集体学法系统。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学法基础,很多学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法体系,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很容易出现一些学习困惑,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给出必要的引导和学法传授,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单位进行学法共享,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自然建立学法系统。地理复习应试对学法有一定要求,教师需要深入展开多重学情调查,才能对学生学法基础有更深入的了解。如地理学科有太多的地理概念需要记忆,但死记硬背显然不是最佳的学法,教师需要给学习小组传授一些灵动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学生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建立学法意识。如果有必要,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容学法展示活动,让学生主动共享成功的学法,给其他同学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法应用意识有更多帮助。

三、关注学情展开差异训练,优化合作运行程序

学生地理学习呈现差异性,由于地理认知基础、地理学习方式、地理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导致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要正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引导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差异训练。

(一)训练互动解题思路。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这是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要给出更多思路规划,帮助学生自觉建立解题思路。特别是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方面的知识结构构建,需要弄清基本的地理要素,如地形、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资源、劳力技术、政治、文化、经济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意义。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光、对问题的敏感性,不妨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大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的训练,总结常用图表及其绘制方法。特别是探索地理问题的答题思路时,教师需要针对典型题目进行示范解读,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和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建立自己的应试策略。教师帮助学生自觉建立解题思路,无疑能够给学生带來更多学习启迪,学生解题能力也会获得质的提升。

(二)展开集体主体训练。地理应试策略设计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教师要有主体构建意识,给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空条件。地理复习备考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反复复习,教师要组织不同类型的学习团队,让学生科学合理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建立高效愉悦的复习模式,这对全面提升复习效果有重要帮助。地理复习需要权衡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对学习时空条件进行合理支配和科学设计。一节课只有 45 分钟,哪些时间记忆定义概念、哪些时间梳理地理关联因素、哪些时间整合图表信息,都需要有最科学的设计。在复习设计时,教师要给学生以更多提醒,让学生自觉建立时间观念,对地理知识点展开全面解读,从应对高考的角度出发,对所有地理应试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以提升复习操作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复习时间安排及复习任务设计方面都要有所考量,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支配自主权。

四、参照考情进行融合应对,创新合作训练模式

地理知识具有跨学科属性,在地理备考复习时,为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出发,通过融合性训练,帮助学生借助集体力量自然形成地理考试认知体系。

(一)建立互动联系线索。高考地理命题有更多关联意识体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有密切关联,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也有一定关联性,在高考准备阶段,需要切实弄清相关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应对措施,确保地理备考顺利推进。地理学科本身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要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经过重新组合、归结、联系、迁移等学习操作,形成完整的地理学科认知体系。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和对比关系:世界大洲的分布—— 板块的分布——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 年轻的高原分布—— 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古老的高原的分布—— 主要的平原分布—— 与冲积平原有关大河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互动机制,将知识进行对比联系,自然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实施集中热点探索。地理复习需要紧扣一些热点问题,这也是地理复习的重要切入点。适时追踪社会热点问题,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选择。在具体复习准備时,需要对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把握。首先要切入地理基本规律,运用地理基本方法有机接轨热点事件,抓住长期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解读,以形成新的备考关注点。地理高考有接轨社会现实的意图和追求,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关注点。教师需要建立热点意识,通过多重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轨热点的提示,让学生自觉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复习准备,以便形成新的备考认知体系。高中地理高考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的能力,特别是与地理学科有重要联系的社会焦点问题,无疑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点,教师对此要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启迪和提醒,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热点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建立社会热点认知体系,以有效应对地理高考的多元化考查。

总而言之,地理高考有比较固定的体例要求,教师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和历年高考出题情况,对备考策略进行科学规划或调整,帮助学生建立多种合作学习团体,并给出具体的学法指导。与此同时,地理学科有自身特点和属性,教师在引导学生互动学习时,需要整合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梳理知识主干和图表信息,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具体训练设计,并结合跨学科链接,形成新的训练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考备考高中地理
谈谈高考数学备考的基本策略
思想政治课改革与高考备考
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应对生物三轮强化训练
新考纲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宠——化工流程题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