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视阀下成化斗彩艺术的形式美研究

2019-12-08/洪

景德镇陶瓷 2019年2期
关键词:斗彩五彩青花

/洪 玲

斗彩瓷器堪称我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明代成化的斗彩瓷器素以造型隽秀、胎釉精细、色彩清丽、画面文雅而备受后人称赞。成化斗彩瓷器大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国内外其他公、私立博物馆和私人手中也有零星收藏,在市场上流通的很少,偶现于拍卖会上,也都以极高价格成交。此篇文章主要研究的就是斗彩艺术的概念以及从美学角度来分析斗彩瓷的形式美,希望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厘清以及深入的分析能够得出斗彩的艺术价值为什么经久不衰。

现如今,带着对斗彩艺术形式美的疑问,笔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对于斗彩的历史发展研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美学中形式美的文献,研究形式美学视野下的斗彩艺术却几乎没有。因此,笔者将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归结法来与大家一起探讨美学视阀下斗彩艺术的形式美研究。

一、斗彩的概念与厘清

1、斗彩的定义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也就是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制作方法是预先在1300℃高温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800℃低温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独特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2、斗彩的前世今生

斗彩最早出现在明宣德年间,但留下来的实物少之又少。到了成化时期,斗彩才真正意义上地走向了历史舞台。明成化年间斗彩制品,质精秀雅,无与伦比。其胎质莹润、造型秀奇,青花斗彩淡雅幽静,上承永宣雄健精粹,下开嘉万彩绘风尚,影响甚为深远。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

清朝的斗彩瓷在产量上要比明朝大,官窑里也有不少的精品出现,甚至可以与明代成化的斗彩媲美。在这时,也不再是都做小型器,也出现了很多的大型器皿。大体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已有把握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会落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几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

3、斗彩、五彩、青花五彩的区分

瓷器到了明朝,开始有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彩绘瓷器。各种釉上彩、釉下彩的彩绘瓷,是明清陶瓷业的一项突出成就。其中,明初到清初这段时间,是五彩和斗彩的天下。五彩作为一种釉上彩,成熟于明代, 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 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说的就是五彩了,五彩中是有蓝色的,却不是釉下青花,而只是釉上的钴颜料,所以说斗彩与五彩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釉上彩,一个是釉下彩。

那么青花五彩就大有不同了,青花五彩可以说是五彩中的一种,可是它的蓝色确实就是釉下彩青花料烧制而成的,那么,它与斗彩又有什么区别呢?明代景德镇烧造的彩瓷品种繁多,《南窑笔记》的作者按照彩绘工艺从中划分出斗彩、填彩和五彩三种,在当时的情况下已属难能可贵,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彩瓷奠定了基础,然而今天看来《南窑笔记》的作者划分缺乏严密性,从工艺上看,这个过程的实现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坯体上画花鸟半体或局部,其余部分用青料双勾轮廓线,上釉烧成以后再按青花轮廓线来填彩,凑成图案全体,实际上成华斗彩瓷器使用的就是这种工艺。另一种也是先于坯体上用青花料画花鸟半体局部,但是不用青料双勾轮廓线,经施釉烧成后,再于釉上以没骨画法或勾线填彩画法凑成图案全体。嘉靖、隆庆、万历的青花五彩瓷器使用的就是此种工艺技法。也就是说,在斗彩瓷器上,釉下青花起主导或骨架作用,青花已经构成了整个图案的框架,斗彩瓷器的半成品是一件图案完整的淡描青花器。而在青花五彩瓷器上,釉下青花只是被作为一种颜色使用,同时为釉上绘画定好位置。青花五彩瓷器的半成品是一件图案不完整的青花器。

二、斗彩艺术的形式美

1、构图美

成化斗彩瓷器,基本上都是官窑产品,在明代获得极高的评价。成化斗彩的布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造型的布局,另一种是装饰内部本身的布局。杯类的装饰主体多以腹部装饰为主,但是有的部位,例如口部或者脚下部一般不会加以装饰。杯类的装饰以高足杯最为典型,其腹部被其高足优雅地托起,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一般来说,斗彩罐类的装饰,可分为主体纹样和边角纹样,大多会满幅进行装饰,盖的顶部通常也有装饰。

2、色彩美

成化斗彩瓷器的设色十分丰富,不再是以前单一的青花装饰,运用多元的色彩种类,更加浓烈,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成化斗彩的绘画装饰设色中,万物在勾勒平涂中更加生动,富有趣味,在真实反映自然界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即使著名的“景泰蓝”所用颜色也远较成化斗彩为少。“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这么多的彩色,是成化时期制瓷工人的巨大创造”。成化青花色泽淡雅,釉上彩色鲜艳清新。这是因为,成化斗彩在烧制时,第一步不同于以往使用的苏麻离青,而是使用国产的平等青料,这种青料烧制后比之前使用的青料更加淡雅明亮。

3、造型美

成化的斗彩一般都是小型器皿。以现有藏品看,最高的瓷瓶其高度约为19厘米,最大的碗其口径约为23厘米,高足杯其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18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8.5厘米。由此已能体察斗彩器的小巧铃珑。无论是何种器型,都具有端庄圆润、清雅隽秀的风姿。细细考察,可以发现其造型的轮廓都是由一种柔韧的直中隐曲、曲中显直的线条构成。这也和明代雅致不凡的时代风貌息息相关。

4、题材美

明成化斗彩大多表现的是日常和自然的景象,将老百姓最平常的生活细节和生活场景作为装饰题材,人文气息非常浓厚。我们经常在成化斗彩瓷器中见到子母鸡、高士、婴戏、四季瑞果、锦盒瓜果等,这些事物经过画匠们的技艺,将他们逼真地呈现在秀雅别致的斗彩器上,把文人的秀雅品质和生活的世俗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真实感,更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成化年间人们的审美情趣。

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其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经典。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显写生之趣。

猜你喜欢

斗彩五彩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青花
快编五彩绳
千古“贵”瓷 争奇斗艳
浅谈综合装饰中的青花斗彩
论青花斗彩的情感色彩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