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019-12-06杨波

会计之友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国有企业

杨波

【摘 要】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重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经济效应,涵盖效益效率、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风险管控、节能环保、特色创新7方面34个指标;定性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社会效应及自身承担国家特殊职能,涵盖两方面7个指标。文章尝试性地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3;F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23-0045-0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将贯穿于整个经济转型发展过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承担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中具有战略性引领作用。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相关重大举措相继出台,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机制、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制度等改革要素成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2019年11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在主持召开的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宏观经济及重点行业专家座谈会中强调:国有企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央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发挥好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贡献力量[ 1 ]。因此,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如何构建与当前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一)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理解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领域、方向、重点等顶层设计框架制度相继出台,但各级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细节方案各有不同,因此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质量也各有不同。笔者以“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文章进行综合文献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个别学者简单套用物理学或管理学中“质量”的概念,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估质量等同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没有重点突出“高质量”的内涵,如赵尔军[ 2 ]认为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当前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二是部分学者没有及时关注国家授权经营下国企改革清单,只片面聚焦于企业财务质量、经营质量等内容,如周异助和余名敏[ 3 ]认为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实践应重点关注财务数据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

由此可见,当前学者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并未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布局、改革惠及民生、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要素真正体现在改革体系评价中。

(二)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在当前国有企业大刀阔斧改革背景之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突破,尤其是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模式下,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哪几部分构成,每部分又细分为哪些指标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关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文章较多,本文选取典型学者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表1现有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学者对指标体系的构成观点明显不一致,更多关注绩效考核定量指标,且定量指标多以传统财务指标为主,定性指标研究很少,如罗箫娜、邵希娟(2010)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定量指标只进行了局部修正,没有充分考虑到定性指标评价作用;第二,指标体系构成方面存在重复使用、指标界定不清楚等缺陷,如王娜、王星州(2015)将绩效考核指标简单划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存在指标重复使用,容易导致冗余情况发生,影响评价准确性;第三,个别学者选取的指标数据存在不统一,或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有待提升,如张国英、杜静然(2017)在对内蒙古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中,指标数据来源于国资委内部数据资料,其数据本身渠道范围及准确性有待商榷。

因此,基于上述国有企业改革评价文献研究综述,本文尝试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进而体现出三大特色:一是改变单纯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为主的模式;二是拓宽评价数据来源渠道,尤其是对诸如国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满意程度、国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满意程度、国企承担国家使命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数据支撑;三是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体现出新时代国企分类考核和差异化评价特色。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一)基本构成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要求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定量指标,更要关注定性指标。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别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和定性体系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口径地进行综合性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科学、真实、可信。

(二)定量指标构成

衡量國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数量比较多,为进一步体现指标的分类和差异化特色,本文主要选择7个方面(表2)。

(1)效益效率指数。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效益指标是衡量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基准指标,也是当前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的关键性指标,是衡量企业市场经济环境生存的标识,规模化发展、集聚效应明显,选取的指标主要集中在发展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2)自主创新指数。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都属于创新主体,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模式、多领域广泛开展。从资源角度而言,企业更具备研发资源提供者和创新活动执行者的角色,尤其是在科技市场转化方面,具有纽带链接功能。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在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尖端科技研发等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企业创新能力体现在知识的产生、流动和商业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目标纳入评价体系是必然要求。企业创新指标主要选取创新经费、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保障机制等。(3)转型发展指数。我国经济正在步入低碳经济转型阶段,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将依托身份职能、资本布局、技术支撑等要素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并积极开展资源整合,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进转型发展,为我国整体产业转型发展奠定基础。这里转型发展指数主要选取产业链转移方式、高端技术合作趋势、工业互联网应用性等。(4)开放发展指数。某种程度而言,国有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经济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者。对外开放发展指数既可以用来测量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又可以反映产业的全球化程度,这里主要选取内向国际化、外向国际化和隐性国际化等指标。(5)风险管控指数。国有企业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必须在加强管理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这里主要选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廉洁风险和投资风险等指标。(6)节能环保指数。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企业必须走节能环保道路,国有企业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国家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革命和消费革命,为建立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作出贡献。这里节能环保主要选取企业耗能指标和环保指标两个方面。(7)特色创新指数。党建引领是国有企业的灵魂,这里选取党建融合、员工持股、混改模式、市场化选聘等指标,衡量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成果、新特色。

(三)定性指标构成

国有企业兼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应,定性指标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社会效应和自身特殊使命,旨在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本研究尝试进行定性指标的分类(表3),该类指标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大样本实地调研基础上,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分析等方法对某一指标进行具体测评。每项指标分高、较高、一般和低4个等级,主要考察受访者对每项指标的个人心理感受,受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在对应的选项内进行选择。

(1)社会对国有企业认可度。国有企业承担一定意义上的社会职能,尤其是在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改革成果共享,惠及人民群众,这里主要选取保障社会和谐、提供就业能力、提供社会保障能力及对企业家精神认可度等指标。(2)国有企业承担国家特殊使命。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国家印记,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权力运行的一种象征,必然承担着国家特殊历史使命,这里主要选取贯彻新发展理念、展现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安全等指标。

(四)评价指标特点

第一,高质量评价指标成为特色。年度与任期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不再仅仅局限于效益效率等经济指标,更多关注的是企业自主创新、开放发展、节能环保、特色创新等特色指标,且衡量国有企业社会职能的定性指标也成为高质量评价的要素,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评价,“少而精”成为选择指标的基本原则。

第二,分类评价和差异化评价有机结合。不同的国有企业其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都不相同,这就要求评价要恰到好处,一方面要进行行业分类,合理设置定量和定性指标权重,实现分类评价;另一方面对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国有企业要根据功能定位、改革目标和发展战略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实现“一企一策”,确保评价精准、高效。

第三,对标先进。对标先进不仅要对标国内行业先进,更要对标世界行业先进,可以引进世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修正指标设置、评价方法等,但要防止短板指标等未纳入指标体系情况的发生。

第四,突出正向激励。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框架下,通过市场化选聘,鼓励国有企业干部转化身份,契约化管理,管理層模拟职业经理人等方式来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或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在考核上不做负向评价。

三、分类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

我国国有企业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不同企业因改革形势、业务形态、资源禀赋、区域优势等因素不同,导致国企改革发展质量程度也有所不同,其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会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择的方式,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本文指标选择是对现行国有企业授权经营下考核内容的具体量化,是对考核内容的学术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指标选择方式。

第二,本文指标体系可根据具体国有企业所处类别及行业进行有效取舍,做到分类与差异化相结合。

第三,具体指标的选取应与具体评价方法有序衔接。本文旨在对指标进行研究,具体实践过程中,指标还应就后续评价方法进行配套选择。

四、结语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重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体现十九大对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性安排。第一,定量指标体系涵盖效率、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风险管控、节能环保、特色创新7个方面34个指标,定性指标体系涵盖国有企业社会效应及自身程度特殊使命两个方面7个指标。对某一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评时,应同时使用两种指标体系,才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状态。第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一企一策”成为改革评价的特色。本文旨在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思想,实际操作评价中还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指标修正等。本文篇幅有限,对如何使用两种指标体系、如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用何种方法测评等内容未涉及,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郝鹏.抓紧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EB/OL].(2019-11-14)[2019-11-17].http://finance.eastmoney. com/a/201911171294003087.html.

[2] 赵尔军.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迁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9):20-22.

[3] 周异助,余名敏.监管者视角下社会效益主导型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实践研究[J].交通财会,2018(2):48-52.

[4] 管斌,李开森.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09(4):116-118.

[5] 箫娜,邵希娟.国有企业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与改进[J].财会通讯,2010(3):105-106.

[6] 王玲.论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91.

[7] 王巧义.基于绩效棱柱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与财务监督研究[J].财会通讯,2012(2):85-86.

[8] 赵博辰.国企绩效评价体系与KPI方法的对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8):60-61.

[9] 杨红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企业经济,2014(2):5-9.

[10] 王娜,王星州.基于SPSS因子分析和熵权分析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自湖北省国有企业的实证[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0-88.

[11] 赵尔军.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12] 郭志军.国有企业党建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以神华准能集团公司党建考核工作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6(20):15-17.

[13] 张国英,杜静然.基于分类监管视角下的内蒙古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知识经济,2017(7):112,114.

[14] 王珮,赵起凤,高海梅.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变迁与思考[J].财会月刊,2018(17):57-61.

[15]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以“国有企业改革评价及国企改革指数”研究支持并推动国企改革持续深入[J].财政研究,2018(2):16-25.

[16] 刘红玉.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4.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