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生产、审美创造与未来写作

2019-12-06白亮

南方文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冰文学人工智能

一、问题的提出:科技、文学与“生产者”

1961年7、8月间,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一文中这样写道:“文学艺术创造的工艺过程,有它的一般性,能用社会强大力量控制,甚至于到另一时能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音乐可能最先出现)。”①我们惊诧于作家对未来写作的洞见,因为“用电子计算机产生(创造)文学艺术”的预言在50多年后的今天不仅成为现实,而且人机之间的互渗、互动、互补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人工智能写诗、小说,由机器人实施的谱曲、作画,乃至让机器人翻译、唱歌、主持节目、写书法、演奏钢琴、播报新闻等,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2014年5月,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微软小冰”。这位“软萌妹子”最鲜明的特征是凭借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技术积累,可以代际升级,并逐步形成向情商(EQ)方向发展的完整人工智能体系。基于此种“情感计算框架”,小冰“师”从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用每6分钟的时间记忆一遍所有诗人的作品,每6分钟做一次迭代,经过100个小时对几千首诗10000次的迭代“学习”之后,就基本获得了现代诗写作的能力,尤其是意象的捕捉。此后的3年间,小冰用27个化名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等多个网络社区诗歌讨论板块中发布诗作,竟然未被识别出这个突然出现的少女诗人其实并非人类。2017年5月,小冰的首部诗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横空出世,其中收录的139首诗歌是从其创作的70928首中淘选出来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仅仅两个月后,小冰的识图写诗功能正式上线运行,使用者只需要上传任意一张图片,小冰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撰写一首简短的现代诗歌,整个创作过程简单快捷,不到12个小时,便可写出20多万首诗歌。一时间,会“写”诗的小冰风头无两,2018年2月12日,小冰借势又发布了首次尝试写作的40行长诗《致十年后》,为了创作这首长诗,小冰将“拜师对象”扩展到上千人,并进行了百万次的自我学习和训练,而且整首诗的写作耗时不到4秒,这一举动再度引发热议。不久,在2018年6月4日举行的微软人工智能大会上,小冰展现了最新的“创作”本领——定制化生成故事文本,可以自动分配声音角色和背景音乐,20秒内就能创作出1集约10分钟的有声童话故事。

如果说微软小冰着力创造的是现代诗,那么可以随机作诗、或根据指定词语生成藏头诗的“编诗姬”,以及通过“图灵测试”的“薇薇”则都因创作古典诗歌而出名。除却诗歌,人工智能“作家们”也已涉足小说写作,日本两支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用人工智能撰写小说,2016年3月,研究的初步成果——用人工智能撰写的《电脑写小说的那一天》《你是AI?TYPE-S》等4篇小说参加了第三届日经新闻社的“星新一奖”比赛,虽然这些作品都没有通过最终审核,但几篇作品也能通过初审。在文学阅读和编辑领域,“谷臻小简”,一个能以闪电般速度读完几百万字并理解情绪的人工智能文学编辑,根据国内20本文学杂志所提供的2018年刊发的全部771部短篇小说,智慧筛选排序评选出国内第一个AI文学榜单,一至六十名的排行榜在《思南文学选刊》2019年1月号揭晓。

不断上演的技术媒介“入侵”艺术,以及人工智能写作替代殚精竭虑、字斟句酌的作家劳动的“好戏”,引发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写作的大讨论,兴奋、支持、质疑与担忧共生,正如阿多诺所言:“今日没有什么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更非不思而晓的。所有关涉艺术的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等等,均已成了问题。”②这些问题似乎清晰地告诉我们,以具有生命智能的人类本有的创作主导权,不得不完全敞开给人工智能而进行共享。作为技术孕化的产物,人工智能令人类真正遭遇了一个足以挑战其在文化智能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他者,“它迫使‘人类从先在的、具有元话语性的位置,变成了可以讨论、追问的事物”③,甚至有作家这样调侃,当“算法进一步发展,数据库和样本量进一步扩大”,“机器人文艺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想必指日可待”,而且机器人“成立个作家协会,颁布章程选举主席的热闹恐怕也在所难免”④。

机器的自动写作是否构成了对人类智慧尊严的挑战?人工智能是否已经发展到能够替代人类而展开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文学创作活动?这些发问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焦虑的反映。如果更加理性一些,对于“人工智能写作”的研究,在笔者看来,实际上是关于文学与历史、艺术与现实、人类精神生活与技术对象、文学创造与技术生产等一系列关系的讨论,更是涉及“人”的主体性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而言,首先,最根本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才是文学或艺术的本质?文学的范畴、概念,会不会因人工智能的冲击而进一步刷新?比如作者这个身份会不会消失?文学的价值会不会改变?其次,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存在方式,无论赞成技术或者反对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因而,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技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仅仅是一个工具,还是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最后,对于文学的“生产者”而言,一方面是文学创造对“人”的主体性的秉持,另一方面则是技术生产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由之形成的悖论也是亟待需要回应的问题。在以上“文学、科技和生产者”三个层面思考的基础上,笔者的研究不是对人工智能写作做简单的承认或肯定的价值判断,而是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一是技术生产,重点探究它的生产过程、原理和技术“成果”,以及由此对艺术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二是审美创造,主要追问人类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创造力到底是什么?这些能力是否可以被“技术”形式化和程序化?三是未来写作,着重讨论人工智能写作带来的新变会把文学创作引向何方,在未来写作、阅读和批评过程中,作为文学“生产者”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二、技术生产:“重组变形”和

“类型产品”的批量产出

既然将文学视为情感的艺术,那么主体的审美情趣、思维观念、美学化生存意义的表达始终是文学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维度,因而,抛弃了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文学写作反观社会、洞悉人性、温润心灵的魅力必定会大打折扣。当然,人工智能时代以及在智能化生活的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深度掌握文学的技巧、方法、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设计和组合,不过,生存美感、文学情趣和情感意志的获得并非程序化数据所能设定的。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一问题的实质,可以通过几首诗歌的同题写作来加以说明。

在《阳光失了玻璃窗》中,海洋、沙滩、海风是小冰较多关注的对象,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小冰“学习”的数据库中,“大海”往往是现代诗人们借以表达胸襟、理想和情感的常用意象。在舒婷写于1973—1975年间的《致大海》中,引起诗人的赞叹和怀想的并非只是“大海的日出和夕阳”,真正令其心动的是剧烈变动的时代给个体带来的坎坷遭遇。此段时期,身为知青已经回城的舒婷以临时工的身份艰难地谋生于城市里,当她再次面对久违了的大海时,禁不住心潮澎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透过这些诗句,我们分明感受到诗人借景抒情,既赋予了大海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个体在现实中的苦闷与寂寞,以及对理想追求的艰难与执着——“呵,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而诗人韩东在《你见过大海》中,却以一种深度削平的意象处理方式呈现出与《致大海》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美学风格。在他看来,大海就是大海,是一种自然现象,已不再是传统或历史所赋予的所指,虽然“你”总是事先接受大海形象的魅力感召,在心中形成了浪漫想象,然后才去“见”大海,可是“见到它”后,其实“就是这样”、“顶多是这样”“人人都这样”。单就此诗中的“大海”而言,韩东有意剔除诗歌中强加的伪饰成分,用貌似游戏的态度调侃与解构当时诗坛上流行的苍白的英雄主义和空泛的理想主义。诗人们在“大海”所指上的巨大反差,是因为创作者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其写作中所包蕴的潜意识、挫败感、非理性想象力、直觉,抑或激昂、反讽、调侃、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等,都是创作主体长期在人生历练、生活感悟和体察世界中凝练而成的。

作为个体情感体验,文学写作要展现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和精神信仰,要让读者感受到文学语言的“温度”。由此来反观“冷冰冰的毫无人类感情可言”的微软小冰,作为物化的智能机器,它无法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生命意蕴的感悟,其写作中对情感的“模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种是经验归纳式方法,如感情计算等;另一种是演绎式方法,即模拟情感的发生条件。小冰采用的就是这种更多是基于信息系统的“情感计算框架”,一方面,它学习并分析了500多位诗人的诗歌,总结并分析了这些诗歌与情感表现的关系;另一方面,它还从1亿多用户那里收集到了各种情感数据⑩。如果仅仅从外部输出的效果来看,小冰的诗歌里有着一些看似蕴含“感情”的语言表达,诸如“雨过海风一阵阵/撒向天空的小鸟”(《雨过海风一阵阵》),这样的诗句似乎能触发读者的情感,但是,从内部运行来看,此种情感并非来自具体细致的生活形式和生命活动中真实的情趣和意义,看起来更像词语的随机组合,仅仅证明了大数据库中所具备的情感计算的精确程度。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凭借大数据就写不出作品,而是说创作主体如果缺失了艺术冲动、情感投入和生命感悟,就很难对写作素材有深度把握和灵活运用,自然很难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和价值。

概而言之,文學作为人的主体观念以及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本身也是一种审美创造的活动,是创作主体对客体(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深刻洞见以及审美经验的高度提炼,它基于创作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存在,更离不开文学构思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在场。在由生命体验转化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主体将情感、想象、理解,加上美的判断、自身的主观感知,利用语言符号的表层意义、隐含所指与审美意蕴传递给受众,使之获得美好的艺术体验与深度的现实思考。而对于目前的人工智能写作,难以逾越的限阂正是主体情感的缺乏,在人工智能这里,“拟主体”的情感是被转化为一种算法与程序模拟,而非真切的生命体验,这就导致其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主体)在做什么,也难以去理解新的情感表现手法,更无法体会营造审美情境的快感,以及感知受众的阅读体验,因此,人工智能写作始终无法成为积极能动的审美创造。

四、AI和未来写作:“我有美的意义”

2000年7月,在北京“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提出“文学终结论”,这篇演讲以《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为题发表在《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在文中,米勒沿着德里达的“文学终结”观点,认为新的电子媒介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文学引向了“终结”。随着讨论的深入,由这一观点引发的激烈论争很快从“文学是否死亡”转向如何面对传统文学在电子时代所遭遇的系列挑战,而其深层次的问题则牵涉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实际也导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学艺术的边界之争和文学艺术知识建构的讨论。极为相似的是,当人工智能对文学场域的不断渗透,从而造成文学生产与传播的传统模式日趋消解的状况,使得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与思考。人工智能写作对科技本身来讲确是一种全新、大胆的挑战,而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警醒,抑或一种略带调侃意味的竞争。在笔者看来,不必将所谓的“被冒犯的感觉”上升到恐惧与抵触情绪交织的状态,更不必急于给出“人工智能写作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创作”的结论,置若罔闻抑或杞人忧天均非明智之举。鉴于技术发展的难以预测和文学本体的多重性,作为技术媒介的人工智能在未来世界能多大程度地介入文学写作尚不可知,但一定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其争论这个尚未到来的问题,不如科学地理性反思AI写作本身的意义为何?在AI时代,作为人类的作家、批评家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写作?

首先,人工智能写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面前所未有的,关乎科学逻辑、语言本质、文本规律的镜子,来反照当下的文学创作,显现存有的问题。既然是一种高效的仿造,而且受制于所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发现,人工智能写作的批量化生产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模式化”,正如《阳光失了玻璃窗》中大量诗句、词汇的重叠、拼贴和复现。也恰恰是这一特征,使得人工智能对当下文学写作最大的冲击在于似乎可以胜任大部分网络通俗类型小说、类型片剧本的生产,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的网络小说或诗歌“生成器”等各种文学写作程序,正是依据“类型文学”中所特有的标准化的情节模式与词语搭配,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算”和“比对”出一首诗歌或者一篇小说。这就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是,不是机器写得像人,而是人写得太像机器。智能写作的自动和便利某种程度上正在消磨人于写作中独有的性灵和新创,低劣的写作者们往往只会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进行作品的生产,而这种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或者说类似于技术的写作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掌握。这其实也在倒逼作家严肃地思考,必须通过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断扬弃来更新写作自身,乃至创生新的样式。某种意义而言,夯实文学内在的优势性征,自我调节文学的审美向度,诸如重新认知“自我”、避免情感的单一化、主动升级和更新情感结构等方是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写作还提示我们,文学艺术在边界扩容中也进行着自我重构和范式转换,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文学创作在新的语境中的一次突围或进步。首先,就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而言,数据、程序、图像和文字一道重组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参与了写作过程中的联想、生成和建构。因此,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化了,阅读的理由和依据自然也要发生变化。其次,在文学领域,人工智能将更多地参与到“交互式”写作的模式中,这就提醒人们传统的“人学”范式已不再完全适于阐释这种新文化现象,因此要避免把人作为唯一的尺度,或再把高科技单纯看成一种工具,在未来的写作中,需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机互动、并生、共存”的社会结构关系。比如,文学如何对科学技术造就的未来世界图景展开描绘与探讨?对其力图表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又有怎样的呈现?这些内容无疑会丰富文学的类型。最后,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而言,未来我们在文学与经典、审美与历史、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本中心与作品有机整体原则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或许可以辅助搜索、整理、描述数据等统计学的手段,即一种更加数据化的、更加接近于智能程序的方式去分析、评判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认识到,在新技术革命改变的社会生态面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婴幼儿”期,其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具有无限潜能,将来在人类提供的帮助下会更深入地参与文学写作和叙事中,而未来的文学版图也许会变得更加复杂而有趣,有很多我们所意识不到的新的可能性正在被打开,因此,不应偏激、激烈地否定或反对AI及其写作,而是理性平和地吸收涵纳,同时,那些真诚的、言之有物的文学创作反而也会再度获得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更为突出的意义。这也如同微软小冰在诗集中的独白:“伟大的艺术为自有的一切/看不见古代的尘埃/曾经在这世界/我有美的意义。”(《尘埃》)■

【注释】

①沈从文:《抽象的抒情》,中信出版集团,2017,第10页。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③赵柔柔:《司芬克斯的觉醒:何谓“后人类主义”》,《读书》2015年第10期。

④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读书》2017年第6期。

⑤谢雪梅:《文学的新危机——机器人文学的挑战与后人类时代文学新纪元》,《学术论坛》2018年第2期。

⑥沈向洋:《推荐序:人工智能创造的时代,从今天开始》,见《阳光失了玻璃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⑦AI:《致十年后》,《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7期。

⑧杨庆祥:《与AI的角力——一份诗学和思想实验的提纲》,《南方文坛》2019年第3期。

⑨高建平:《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光明日报》2019年5月15日。

⑩陶锋:《创造性与情感:人工智能美学初探》,《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7期。

(白亮,北京外國语大学中文学院。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9JJ021)

猜你喜欢

小冰文学人工智能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升级
画眉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微软小冰”发布首个MV 马来西亚女神朱主爱献唱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