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岭南文化追求特色发展

2019-12-05王秀贤

中国德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西村育才民乐

美丽的沙湾古镇孕育着这样一所学校:徘徊其外,耳边萦绕悠雅的丝竹之音;漫步其间,到处可见优雅的兰花身姿;置身其中,舞狮、舞鳌鱼又是另一番景象……这就是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

沙湾镇是一座文化古镇,它既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兰花之乡,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在西村育才小学的四周,存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留耕堂、玉墟宫、北帝庙等;在校园内,有怡燕古井、古祠堂两处古迹。这些不可多得的民间技艺和建筑给学校带来了浓浓的艺术氛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西村育才小学既受到沙湾当地文化的润泽,又担负着传承与发扬当地文化的使命。在番禺区教育局提出的“上品教化”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坚持立足地域文化,依托沙湾特有的文化资源,将富含岭南特色的沙湾古镇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将沙湾优秀的民间音乐技艺这一乡土资源转化为具有育人价值的教育资源,构建出“抚琴陶气质”的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文雅言行、高雅气质、长于技艺、乐享闲暇的优秀学生,走出了一条以“风雅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之路。

在“风雅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西村育才小学提炼出“雅俗共赏,正风化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乐雅擅艺”的德育模式。这一德育模式的提出,既是对广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培高雅之根,育雅正之品”培养目标的贯彻落实,由此,西村育才小学多彩而又和谐的“风雅教育”才得以形成。

特色课程品粤韵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乐雅擅艺”德育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形态决定了“乐雅擅艺”德育模式的含金量。西村育才小学全力开发“乐雅擅艺”德育课程,通过德育特色课程的创设,在传承乡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风雅气度。于是,以“风”“雅”为主线而开发的包括“风韵”系列课程、“雅韵”系列课程在内的综合性校本课程逐渐成形,最终形成了学校现在的校本德育教材《汇乐雅叙》。《汇乐雅叙》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和两个附录,内容包含广东民间音乐寻源、广东音乐特点、广东音乐演奏乐器、广东音乐名曲赏析和广东音乐名曲练习等部分。

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在学习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传承、弘扬沙湾本土的特色文化。孩子们在汲取文化知识的同时,能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人文气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科教学养气质

学科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将国家课程与沙湾地区的传统民乐结合起来,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形成西村育才小学特有的音乐课程。每个年级每学期的音乐课都安排2~4节内容为民乐和广东音乐的课时,让孩子们在学习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以外,了解地方音乐,学习演奏技能。

此外,学校还利用综合实践课和美术课,组织学生开展“广东音乐溯源”“沙湾广东音乐创始人生平”“广东音乐名曲知多少”等活动,引导学生创作以广东音乐为题材的画,制作以广东音乐为题材的系列陶艺作品。通过多维的学科整合,将优秀的本土文化渗透进学科教学当中,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广东音乐,学会演奏一种乐器,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气质。

社团训练厚底蕴

学校不断深挖“乐雅擅艺”德育的内涵,构建出“抚琴陶气质”的特色育人体系。孩子们通过学习广东音乐知识、训练广东音乐演奏技能、交流学习广东音乐体验等多种途径,经历感性认知—实际演练—艺术欣赏—升华人格的过程,从而提升艺术素养,培养内在气质。

沙湾镇是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不少传世名曲,这些名曲丰富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宝库。立足这一文化资源,西村育才小学组建了诸多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的民乐社团,诸如广东音乐社团、古筝社团、二胡社团、笛子社团、粤曲社团等等。为了鼓励孩子至少掌握一种民乐乐器演奏技能,学校为全体学生免费配发乐器,专门建造了朴雅堂(民乐演奏室)、雅曲坊(古筝演奏室)、雅乐坊(二胡演奏室)、雅韵坊(笛子演奏室)、风雅堂(乐器节表演大厅),供孩子们练习和表演时使用。悠悠乐韵,充分展示了孩子们“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的风貌,丰厚了孩子们的艺术底蕴和综合修养,为他们建立了多元发展的通道。每周一、三下午的社团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团队活动的快乐,更能享受到和同伴交流时获取新知的惊喜。在西村育才小学古色古香的朴雅堂演奏厅里,师生时常能欣赏到学校民乐社团演奏的《雨打芭蕉》《金蛇狂舞》《双飞蝴蝶》《彩云追月》《步步高》《青梅竹马》《虎门恨》《红豆曲》等广东音乐名曲,悠扬的民乐声声入耳,仿佛让人置身于钟灵毓秀的岭南水乡。

多元活动展风华

“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围绕“风雅教育”,通过精心策划主题活动,西村育才小学的德育活动以培养具有文雅言行、高雅气质的学生为最终目标。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和特色展演:“广东音乐名曲我知道”有奖比赛、“广东音乐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畅享广东音乐”书画展、“陶话广东音乐”陶艺作品展。每周国旗下的民乐才艺展演,每月各个民乐社团的汇报演出,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表演,一年一度的“能歌善艺”民俗节,为学生展示才艺、放飞自我提供了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番禺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学校除了组织主题活动和特色展演外,还经常组织学生观摩名家演出,如二胡泰斗余其伟的演出、广东省民族乐团的演出,积极争取机会让学生与名家同台献艺,提高他们对广东民乐的欣赏水平。一位学生在谈及感受时说道:“民乐学习不仅让我了解了一门音乐,而且给了我一颗坚定梦想的心—传承家乡的岭南文化,让广东音乐在我的人生中不断发光发热!”

名家引领促发展

广东音乐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深深植根于岭南民间。现今,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亟待加强保护和传承。为促进广东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学校聘请了广东音乐传承人何滋浦老师为学校的教育顾问及指导专家,同时还聘请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演奏员陈芳毅老师和广州军区民乐团扬琴演奏家何弦基老师为合奏指导专家。此外,学校还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分别与番禺区少年宫、社区老艺人、街道私伙局、星海音乐学院密切联系,聘请了10多名校外艺术教师。这些校外教师不仅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证,还大大提高了艺术教育的效果。

多年的努力让西村育才小学这所平凡的乡村学校因广东音乐而声名鹊起,因高质量的民乐教育而屡获佳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广东音乐进校园示范基地、广州市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广州市非物质遗产传承基地、广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广州市艺术教育重点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民乐社团曾获得广东省、广州市和番禺区的各种奖项,曾受邀參加香港、澳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各种演出,2017年还参加了接待英国肯特郡迈克尔亲王、王妃的展演活动,等等。同时,学校还接受过广东电视台、南方TVS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国教育网等40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通过“乐雅擅艺”德育活动,学校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并增强了他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所学校具有个性和特色,才会有生机和活力。西村育才小学将继续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王秀贤,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西村育才民乐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我与民乐
人夏
一笔勾销
柳河县凉西村探索发展电商扶贫模式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专家的妙招
我,民乐高手
天道为酬勤 大略驾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