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种畲族药用豆科植物的闽产资源分布△

2019-12-05刘小芬徐伟黄泽豪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县市区畲族药用

刘小芬,徐伟,黄泽豪,杨成梓

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从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民族医药,具有独特的疾病观和疾病分类法。畲医用药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法则,药材以植物药为主,鲜品为多[1-2]。福建畲族人口居全国第一,占55%以上,主要聚居于闽东宁德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福建畲医药的研究陆续开展,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3-8]。但相较于全国其他畲族分布区畲药植物资源的调查[9-12],闽畲药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工作尚未全面开展。摸清常用畲药资源分布现状,是畲医药发展的基础。豆科植物为野外药用植物资源较多的科之一,亦是畲药种类较多的科之一。本科畲药梅花入骨丹(龙须藤)[13-14]、嘎狗粘(小槐花)[15-16]等具有较突出的民族药特性。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本文对29个县市区普查过程中考察到的畲族药用豆科植物资源分布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以期为畲医药在福建省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 考察对象与方法

1.1 考察对象确定

通过对现有畲药著作[2-8]建行整理,筛选出畲族药用豆科植物目录,共40种。基于本次资源调查主要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故花生、蚕豆、绿豆、豌豆、扁豆、刀豆、紫藤7种常见栽培物种不列入本次考察。物种详见表1,按《中国植物志》科内属种排序;来源植物名参照《中国植物志》中文版,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物种学名中文名一致。

表1 33种豆科来源畲药与功能

续表1

续表1

1.2 野生资源考察

野外分布地点调查。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内开展的29个县市区(详见表2),以乡镇为单位,标记33种豆科畲药原植物野生分布点,并记录生境信息、地理信息、伴生物种等,数据汇总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考察县畲族分布情况

本次考察的29个县市区中,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包括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柘荣县、建阳市、建瓯市、光泽县、仙游县8个县市。其中福安市、霞浦县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约17%,占全省畲族人口约27.90%。当地畲医药的传承、研究与产业发展日渐成熟。

2.2 33种豆科畲药资源分布情况

据实地考察资源分布点记录,资源分布分为4个等级。县域中≥1/2乡镇分布的为“+++”级,1/4~1/2乡镇分布为“++”级,≤1/4乡镇分布为“+”级,暂未见分布为“-”级。结果见表2。

据表2,33种畲族药用豆科植物中,县际分布率前三的是:29个县市区全分布的种有血藤、羊角象、关门草、塌地隔猛草、野割绳5种;其次为27个县市区分布,有荷包豆、稻挣2种;第三为26个县市区分布,有梅花入骨丹、昆明崖豆藤、嘎狗粘、介狗铃4种。

综合县际分布与县域分布,其中≥15个县分布且标记为“+++”级的物种,为“AAAA”级;≥15个县分布且标记为“++”级及以上的物种,为“AAA”级;≥15个县分布且标记为“+”级及以上的物种,为“AA”级;其他分布情况为“A”级;无分布为“0”级。结果见表3。同时整理汇总原植物生境、伴生物种等。

33种畲族药用豆科植物在本次调查29个县市区中分布等级为“AAAA”级的有7个,占21%;“AAA”级5个,占15%;“AA”级14个,占42%;“A”级4个,占12%;“0”级2个。

畲族药用豆科植物多为伴人与喜光植物来源,多生长于山边、田边、道旁,利于随手采收与药用。本文所考察33种畲族药用豆科植物在福建畲医中应用较多的有血藤、梅花入骨丹、千斤拔治风湿关节痛,塌地隔猛草治肝炎,金腰带、麻草治疳积等(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中调查的畲医特色用药另文报道)。

表2 33种豆科畲药资源分布

续表2

注:“+++”表示县城中≥1/2乡镇公布,“++”表示1/4~1/2乡镇分布,“+”表示≤1/4乡镇分布,“-”表示暂未见分布。

表3 33种豆科畲药分布等级与群落特征

注:“AAAA”表示≥15个县分布且标记为“+++”级的物种,“AAA”表示≥15个县分布且目标记为“++”级及以上的物种,“AA”表示≥15个县分布且目标记为“+”级及以上的物种,“A”表示其他情况,“0”表示无分布。

3 结论与建议

本次考察福建省29个县市区,在行政区域上,散布全省各地市,闽东、闽西、闽南、闽北、闽中均有代表县市区;在地理位置特征上,包括武夷山脉、梅花山脉、戴云山脉、东南沿海等不同地理地貌县市区;在民族性特征上,如2.1项所述,包含福安、霞浦等8个福建省内畲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市。故此次在29个县市区内对畲族药用豆科植物的调查之于全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作为全省畲族药用豆科植物资源的一个代表性数据。

由考察结果可见,畲族药用豆科植物在福建省内资源丰富,33种常见资源物种中,在29个县市区仅2种暂未见分布;近80%物种分布广泛,且36%物种县际与县域内均广泛分布。特别是一些生物量较大的藤茎类畲药,如昆明崖豆藤、血藤、梅花入骨丹等,广泛的分布意味着较大的资源蕴藏量,可作为闽产畲药合理利用研究的优先考虑物种。各畲药物种药材蕴藏量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

致谢:感谢福建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完成对本项目的支持及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全体成员的协助。

猜你喜欢

县市区畲族药用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互帮互助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