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笃行致远 绘就成人教育领域新画卷
——评《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导论》

2019-12-05孙纪磊王春萌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人领域

孙纪磊 王春萌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273165)

终身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任务,而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成人教育,在终身学习方面更是起着带头作用[1]。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 年,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2]。由此可见,成人教育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国民素质,乃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的千里之任。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在基本理论、课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突破;但是与蓬勃发展的成人教育实践相比,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仍然相对滞后,与教育学众多学科相比,其发展也显得较为缓慢[3]。因此,借鉴与比较先进国家成人教育领域发展中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是扩大研究视野,积极推动学科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陈红平与王加林合作翻译了由美国沙兰·B·梅里亚姆与拉尔夫·G·布罗克特合著的《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一书,该书于2016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系统阐述了西方,特别是北美迅速发展中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使国内同仁得以管窥西方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拓展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视角,推动本土化成人教育实践发展与完善,不啻为一本适应时代变化的成人教育引领性专著典范。熟读精思,可以发现,该书呈现出诸多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多维阐释成人教育基础,透视相关问题新进展

成人教育产生、发展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成人教育事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理论指导[4]。缺乏基础理论的引导,教育者将很难准确把握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它总是在回答现实的、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其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大都以实践为取向[5]。基于此,该书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从成人教育的基础概念、哲学基础、历史发展等视角阐释并厘清了成人教育的理论基础,并适时探讨了与成人教育实践基础相关的重要问题及其进展,其深刻的见解有助于启发研究者全面而辩证地洞悉成人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一方面,作者逻辑缜密、思路清晰地构建成人教育基础理论框架,并将颇具启发和独到之处的创新性观点策略性地穿插于各个章节。譬如,在“界定成人教育”这部分论述中,作者以多学科视角梳理“成人”概念,得出成人教育是为了引起成人(从年龄、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层面来说)学习而有意设计的教学活动,将成人教育定义为一个实践领域,而非一门学科或一个发展完善的专业。同时,使用较多的笔墨分析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以布赖森“知识,职业,关系,弥补,政治”五个目的为参照,得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知识”,基本目的仍是维护民主社会,而“职业”目的则是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一论述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角凝练出成人教育概念与目的的共识要素,为基础范围内问题争议的融合统一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如,在论述“哲学视角”章节时,作者按时间顺序呈现了来源于不同哲学思想的成人教育研究视角或方法,依次是“自然——进步主义视角”“行为——人文主义视角”以及“批判哲学”,这部分论述为进行哲学思考与应用提供了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参考策略,也为引起更有深意的实践活动与行为带来了有效反思。另一方面,在成人教育的哲学与历史基础的渊源上,作者又以理论发展的脉络生动透彻地提出并分析了成人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否应与广域的教育相适应,以及关注点是个体还是社会三个在实践领域备受关注又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三个问题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之,该书第一章到第四章恰当运用与当代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大量实例,客观详尽地梳理了各个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对成人教育基础理论所作出的不同理解与定义,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成人教育实践领域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及其进展。不仅为完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体系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文解决实践领域新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双向理顺成人学习概念,探寻实施过程新回应

成人教育实践领域通常以“项目”作为首选术语,取代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用法。项目提供者与参与者是成人教育平稳开展的不可或缺性因素,规划、管理和资金在正规教育项目的实施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成人及其学习方式的了解则是成人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基于此,作者从第五章到第八章就成人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展开了论述,这一部分彰显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深厚的知识积淀。一方面,作者从成人教育的提供者与学习者两个方向入手,介绍了正规且有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及其交错其间的内容与参与人员,剖析了成人学习者的人口构成、参与理由与学习障碍,以及成人学习的关键概念与新兴概念,以简明扼要的笔调使研究者系统全面地掌握了美国正规成人教育的教学体系与成人学习的重要概念;另一方面,作者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展开论述,探讨了限制成人准入与参与有组织的成人教育的结构性壁垒,并进一步讨论了问题解决的有效回应。该过程中,作者首先分别揭示了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地理、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和教育、文化等限制条件所造成的“教育中最普遍和最棘手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可减小参与差异的宏观层面的回应,即政治回应、教育回应与技术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三种回应自身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为非“典型”的成人学习者提供教育机会、增加教育准入与参与的成功率,以及促成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置疑的积极作用。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作者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内在逻辑主线,紧扣成人教育参与不平衡这一主题,所述观点擘肌分理,切中肯綮,为成人教育实施过程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明晰成人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是认识成人教育专业领域本质的重要一步。作者从宏观上将成人教育的基本要素与概念融入实践领域的探索之中,带领研究者们进入充满探索性的成人教育实施过程,全面系统地解析了持续困扰全球成人教育界的准入与参与问题的成因及回应,在成人教育组织开展层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纷呈的全景图,显露出作者与时俱进的专业眼光与自出机杼的学术见解。

三、深度考察专业领域进展,缔构成人教育新图景

专业化水平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取决于其专业化的发展水平[6]。研究成人教育专业化问题,不仅关乎其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也会对专业化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该书第九章到第十一章将成人教育视为一个专业领域来进行深入研究。作者首先翔实讨论了专业协会、专业文献与研究生教育这三个清晰表征专业化进程的主流方面,同时又集中探讨了因身份或行为而被主流成人教育忽略的实践活动,进而以更具兼容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对专业化的讨论进行重塑,以期开展卓有成效的反思性实践,重新思考专业化的未来。

这一部分论述凸显了作者别出心裁的内容设计与高瞻远瞩的蓝图构想,诸多观点颇具启迪意义。例如,在论述“被忽略的实践活动”这一章节时,作者从不同视角看待成人教育的最新发展,提出成人教育专业化进程存在霸权现象这一新颖独到且引人深思的观点。正如贝利、蒂斯德尔和赛韦罗提到的那样,“专业化仅仅是社会权力被分配到社会中的另一种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存在于不同种族、性别中的不对称权力关系被衍生出来(通常以复杂且微妙的方式)”[7]。在北美历史上,知识库往往由白人(通常为男性)中产阶级构建与经营,并主要用于对白人中产阶级成人的教育,这种循环导致了知识库的自我繁殖,使得若干群体的参与和贡献在成人教育官方知识库中销声匿迹。这一观点也契合了关于专业化争论中一些人士对“精英主义”的担忧,即伴随专业化趋势而出现的精英可能会造成学习者必须依赖专业人员而学习权利被剥夺的现象。与专业化相关的许多要素在当代成人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合理认知其负向效应对成人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发展与完善同样大有裨益,这一部分论述充分显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的学术视角与创新思维。又如,作者审时度势,固本开新,提出“反思性实践或许是成人教育未来发展最具活性的方向”,这种观点超越了传统上将成人教育划分为主流和被忽视两个方面的各个问题,力求实现由“二元论”思维方式向“一元论”思维方式的转换,为创新成人教育领域的未来提供了适切性新路径。要而言之,作者在该部分论述中系统地阐释了成人教育专业化的基础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成人教育专业化的新兴视角,主张跨越主流成人教育的藩篱,将边缘化群体的实践活动纳入研究视野,以批判性思维不断审视实践、反思实践,缔构了成人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四、系统回顾十年演进趋势,瞻望未来发展新动态

成人教育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是一个动态的实践领域,面对新环境,它必须不断地调整,采取正确、可靠的行为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 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指出,成人教育“必须向当前一代和下一代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根据生态、社会和经济现状而调整生活和生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8]。基于此,该书在结语部分系统回顾了21世纪前十年成人教育的五大问题或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工作场所和人力资源开发、学习的整体概念、批判性与多样性以及成人教育领域专业化与实践,冀望通过不断描摹成人教育的快速变化来把握成人教育的特征,瞻望未来发展新动态。

该书这一部分论述从多个方位与视角展开研究和论证,由深度到广度,由理论分析到实践探索,其广博的理论视野、丰富的研究内容颇具开拓性和创新性。首先,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出发,作者一方面看到了全球化作为一种积极力量正在促进成人教育发展。例如,适当依托全球通信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成人教育体系加以运用的教学举措有效推动了成人教育进程;另一方面,作者也看到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威胁因素,诸如加剧贫富之间的鸿沟,导致农村人群边缘化,操纵大众媒体信息呈现,从而威胁民主与多样性等。作者于经济全球化基本轮廓之中揭示了其错综复杂性,指出成人教育者的理念与实践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和水平。其次,就工作场所学习而言,其通常指代人力资源开发和成人教育领域,而此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往往成为争议领域的源头。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持批评态度的成人教育者秉承“人力资源开发强调把学习作为一种帮助企业增加利润的手段,而忽略成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的方式这一历史性角色”的信念;[9]而对人力资源开发和成人教育领域对接持支持态度的成人教育者则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潜在的互补性,理应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作者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争议之中精准定位了其主要矛盾,指出应积极寻找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领域的共同点,以避免无作为带来的不赀之损。最后,作者博览文献史籍,指出应从更加整体的视角促进学习。成人学习包括审视身体、心智、情感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批判性视角成为成人教育领域学术研究的主流,多样化也逐渐取得关注。一言以蔽之,作者在结语部分透过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十年回顾与发展趋势,鞭辟入里地洞悉了成人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力求突破,同时,前瞻性地预见了未来成人教育不论能否形成单独、统一的领域观,其发展将持续繁荣的动态趋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部兼具系统性与时代性的著作的诞生,离不开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与积淀,更需要作者多闻阙疑、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一书于精要的理论阐述、公正的鲜明立场之中梳理廓清了成人教育领域发展脉络,被誉为“北美成人教育的缩影”,为我国成人教育界同仁呈现了一幅井然而又凝练的成人教育领域新画卷。该书作为一本导论性读本,实现了全面性、多视角和前沿性的统筹兼顾,不仅对推动我国本土化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同时也为其他教育领域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美)沙兰·B·梅里亚姆,拉尔夫·G·布罗克特著;陈红平,王加林译.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导论

(国际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理论前沿译丛)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人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养大成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成人不自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