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类图书出版的选题再造

2019-12-04

现代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选本类图书书名

◎ 庄 莹

一、古诗词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古诗词类图书以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为主要选题内容,围绕1840年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进行选题开发,选题角度主要为经典选本重印,如《唐诗三百首》,单人作品集,如《纳兰词》,诗词选编解析,如《给孩子的古诗词》等。古诗词类图书符合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指导方向,成为出版热点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受众群体本就潜藏着对于诗词了解与认知的需求,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诗意表达。特别是2017年2月之后,《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对古诗词类图书的带动作用。

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通过“开卷”标准书目查询系统,共查询到古诗词类图书7,939种,年度出版数量呈现平稳发展、逐步上升的趋势。以此为样本,对书名进行词频分析,得出“三百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图书塑造了经典选本范式,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出版现象。虽有辞典、全集等形式,但古诗词类图书还是以选本为多,在选本的选题特征方面,侧重鉴赏、插图、图文、珍藏、笺注、经典、校注、修订、赏析等。唐诗、宋词、诗经、元曲、楚辞、宋诗、赋是重要的出版内容。“纳兰”成为在书名中出现最多的作者名,“最”是书名中出现最多的形容词,与“最美”“最爱”等构成对图书的主观描述。

古诗词类图书中公版书比例较大,既拥有较多选题内容资源,又大多作为教辅推荐读物,但也因此形成重复出版现象。以《唐诗三百首》为例,选题方向主要为原版、解析、注音、无障碍阅读、专家导读、字帖等。编辑创意大多来自底本加工和设计创新。制作成本降低、受众认知度高,导致经典作品被简单重复出版。

二、古诗词类图书的选题角度和特征

1.立足诗词文化资源,挖掘经典、再造经典

古诗词类图书以作品集和诗词解读类数量最多,在内容编选方面,集中于经典诗词、权威版本,多以时间或作者为分类标准。例如以时间分类,断代古诗词作品集中于《诗经》、唐诗、宋词选题;以作者分类,出版较多的是纳兰性德、李白、杜甫、苏轼、仓央嘉措等的作品。

在文学经典之外,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从文学边缘走向出版中心,内蕴着大众传播和文化消费对文学经典的影响力。通过影视剧传播、伪作流布、新媒体传播等途径,大众文化现象背后的商业价值被开发。他们身上的传奇性、才子气和被误读的“情诗”作品,符合大众审美期待,导致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的作品在近十年被大量出版。古诗词类图书,在挖掘经典内容之外,通过再造经典,将阅读需求与传统文化资源相关联,并将古诗词类目标受众从传统的学生、研究者,转变为青年女性,将细分市场指向购书主流群体。

2.实用功能转向情感功能和传播功能

近十年来,古诗词类图书选题偏重于情怀表达,图书实用性功能逐渐消减,取而代之的是情感功能和传播功能。古诗词类图书的实用功能是以知识为主,获取古诗词的标准内容和解释,这一功能逐渐被网络取代。情感功能是古诗词类图书内容和文艺风格迎合或引导受众的情感需求。传播功能是图书具有传播特质,一方面具有想象性价值和象征性需求,具有标签性,例如《诗经》带有古典主义审美标签,使读者由于购买和阅读产生自身具备相似特质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关联,使图书具有自传播效果。

在书名选取上,从《中国最美……》《你应该熟读的……》《一本书读完……》等实用功能性书名,向选取经典诗句为书名转变。例如《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与情》《桃李春风一杯酒:唐朝诗人的快意人生》等,书名具有风格性,而内容概括性的特征逐渐降低。

3.通过再解读、跨门类、多元开发等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再解读,即对古诗词内容进行编校、注释、评析或鉴赏。针对青少年目标受众,出版时多选择权威专家,如中信出版社和活字文化出版的《给孩子的古诗词》由叶嘉莹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果麦出版的《中国最美古诗词》由复旦大学陈引驰编著、导读和赏析。针对大众市场,选本更注重风格性,融入时代元素,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形成古诗词与美文对话共生的出版体例。

跨门类,即通过细分市场,实现两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的跨界出版。古诗词类图书传统跨界形态是与教辅、童书做关联,近些年范畴更加宽泛,较多用诗词与博物学做跨界,形成新的细分市场,如商务印书馆的《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以植物与文学为视角,通过古诗词让读者认识植物世界。

多元开发,是以古诗词为核心文本内容,并从形式上进行创新性转化,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除布面精装、裸脊锁线等形式,还可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做书,例如字帖书、手账书、日历书,赋予图书功能性价值。

三、古诗词类图书的出版策略

1.坚持传承经典,多角度呈现古诗词内容

目前市场动销的古诗词类图书,数量众多但选本重复集中,对诗词的覆盖面窄,缺乏差异性编选原则。一方面重复出版《唐诗三百首》等经典选本,另一方面新选本重复选择诗词。编选诗词集是古诗词在当代经典化的过程,面对浩繁的古诗词资源,年代、流派、品评原则各有差异。古诗词类图书出版要深耕内容品质,一方面积极开发新的经典选本,增加其本身附加值,另一方面新编图书在以经典为编选原则之外,可面向细分市场,选取派别、体裁、乐调、格律、用途、表现内容等多种编选角度。在选取高质量底本的同时,考虑读者适读性,挖掘诗词内容的出版潜力,甚至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2.面向细分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从以青少年必读书目为选题特色,转而为适应和引导青年这一图书消费市场主流人群,通过细分市场、小众出版,走精品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使古诗词类图书市场呈现丰富的层次感,有学术、人文、休闲、文艺、励志等多种类型,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迭代。面向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从知识传播、审美需要、趣味互动、图书收藏等多方面传播传统文化,改变当前以中小学课外读物为主的出版现状。

3.改进出版物内容和形式

在古诗词类图书内容方面,通过多版本对比,更正讹误,确保诗文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图书装帧设计的形式感,以严谨优美的版式增加阅读愉悦感。创新图书呈现形式,走精品路线,使古诗词的美学体验与图书的外在审美体验交融互动,实现产品增值。

4.探索融合出版发展模式

除当前较多采用的有声读物形式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所带来的融媒体、互动参与、娱乐化,对文本内容进行价值增值和立体化呈现,融入现代元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选本类图书书名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创科技类图书的新板块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码洋上升 前景广阔
古代朝鲜编纂的中国诗歌选本考述(下)
我有故事,你带钱了吗?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
为生活加点“料”
完整的书名
奥运类图书出版形势分析与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