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人尚奇与《吕氏春秋》的文本复制传播*

2019-12-04俞林波

现代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吕氏春秋诸子吕不韦

◎ 俞林波

赵宋之前,《吕氏春秋》以抄本流传。赵宋时期始有刻本,可惜宋本未流传至今。元朝至正六年(1346),嘉兴路总管刘贞将其父刘克诚校正的《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刊刻于嘉兴路嘉禾学宫,此本是元朝唯一刻本,也是如今存世最早的版本。明朝是《吕氏春秋》翻刻复制的爆发期,仅翻刻的全本就有14种之多,更有选录、选注、选评本。清朝乾隆五十四年,灵岩山馆出版的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二十六卷,是清朝的第一个刻本,号称精善。毕沅本一出,清人很少再刻其他版本。毕沅校正《吕氏春秋》运用了明朝的7种版本。毕沅精善之本的出现,明本功劳极大,明朝翻刻复制的《吕氏春秋》文本在吕书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何明代《吕氏春秋》翻刻复制能够大爆发?情况如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一、奇人奇书

司马迁所作《史记·吕不韦列传》充满传奇色彩。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公子子楚作为人质被送到赵国,子楚在赵国生活困窘,“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于赵国都城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吕不韦凭借其奇特的眼光发现子楚这一奇货,就去征求其父亲的意见,于是就有了《战国策·秦策五》所记载的“耕田之利赢十倍”“珠玉之利赢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利无数”激情澎湃的父子对话。经过此一分析,吕不韦决定居子楚这一奇货,以赢暴利。于是散其钱财,用其权谋,结交华阳夫人,为子楚谋得太子之位。子楚立为王,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凭借其奇特眼光发现奇货,用奇货、散千金谋得丞相之位。此第一奇。

又《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与邯郸美人赵姬同居,有孕。赵姬貌美而善舞,子楚见而爱之,便向吕不韦求取赵姬。“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吕不韦将其怀有身孕之赵姬献于子楚,后生嬴政。嬴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始皇嬴政,乃吕不韦子,实为吕政。吕不韦善居奇货,又以爱姬为奇货,即明代汪一鸾《刻吕氏春秋序》所谓“以姬居货”。吕不韦以此奇货篡夺嬴氏江山,此第二奇。

又《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战国四君子养士成风,吕不韦广招贤士,门客三千。与战国四君子不同的是,吕不韦乃使其门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吕不韦有意识地组织众人集体著书立说,开创了全新的书籍撰写形式,留名后世。《吕氏春秋》书成,吕不韦又运用奇特的宣传方式将其公布于世。“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任何人能修改一字,给予千金,一时无人修改。吕不韦“一字千金”的做法不过是其“居奇货”的故伎重演,明代李鸣春刻《吕氏春秋》,陈继儒为其作《序》,曰:“当其悬千金于国门之上,使无敢轻易一字,妄觊一钱者,不过鬻奇货故智耳。”此说有理。“一字千金”自然而然地成了奇书《吕氏春秋》的标签,“一字千金”成就了其传奇。此第三奇。

二、明人尚奇

明朝中晚期人们关注吕不韦及其《吕氏春秋》有其必然性。

明朝以驱逐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号建立明朝,被认为“得国最正”。从胡虏手中夺回政权,明朝自然而然地需要担负起重建中华礼仪制度和文化道统的责任。明朝前期,统治者在“立纲陈纪”方面多有作为。文化方面,明成祖朱棣永乐(1402-1424)时期,编撰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永乐大典》等志在“立纲陈纪”,树立儒家思想的精神标杆。此时统治者急于树立其思想的权威,推崇儒家思想,采取八股取士制度。八股取士制度以“四书”“五经”为命题依据,以朱熹注解为标准答案,以八股格式为答题的形式,不能联系现实,不能自由发挥,禁锢了士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最终导致明朝前期思想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局面。

物极必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后期,冲破思想牢笼的商人小市民追求私欲享受、个性解放而慕奇好异,文人则以奇自诩,标新立异。明朝中后期出现了王艮、徐渭、唐伯虎等人的奇形异举,出现了李贽、袁宏道、袁宗道等人发表的奇谈怪论,出现了何心隐、王艮等人的奇思异想。商人小市民在现实生活中有尚奇的追求,文人则在更高层次上用文字加以概括总结予以引领;反过来,文人的倡导则进一步得到商人小市民的响应,将尚奇之风推向高潮。尚奇好异成为当时不可阻挡的精神潮流。

郭英德、过常宝《明人奇情》一书曰:“率性自为的人格理想和世俗享乐的精神倾向,升华为一种慕奇好异、独抒性灵的审美精神。心学特长的内省倾向的思维方式,使人们重一己而轻外物,重冥会而轻实证,更多地追求超脱外物的束缚,满足个人的生活情趣或主观的精神境界。这就构成了明人崇尚新奇、标树真情的审美精神。”追求新奇成为明代中后期新的审美精神。吕不韦的“奇货可居”、《吕氏春秋》的“一字千金”无不充满了传奇色彩。吕不韦、《吕氏春秋》皆是传奇,这自然引起了明人的关注,阅读《吕氏春秋》这一“奇书”成为一种兴趣和需求。

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发展突飞猛进,商人剧增,一夜暴富屡见不鲜。经商讲究运奇谋、用奇招、居奇货,很多传奇商人成功的案例成为市井小市民憧憬向往的未来。随之,以商人传奇的经商历程为题材的小说、戏曲应运而生。这类案例、小说、戏曲满足着小市民对他人经商曲折传奇经历的间接体验和对一夜暴富的自我想象。

吕不韦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运奇谋,用奇招,一生充满传奇,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可以满足商人小市民对一夜暴富的所有想象。

在这种形势下,《吕氏春秋》文本被大量翻刻复制,出现了一个高峰。

三、文本翻刻复制的繁荣

明朝翻刻的《吕氏春秋》包括全本、选录本、选注本、选评本。

1.全本

据笔者研究,全本《吕氏春秋》有14种,官刻本、坊刻本、私刻本都有翻刻。

官刻本6种:李瀚弘治十一年刻本,此本是明朝刊刻最早的《吕氏春秋》版本,但是距离上一次刊刻的元朝至正六年嘉兴路儒学刊本已经152年;国子监刻本,万历二年,南京国子监修补元至正本原版刊印《吕氏春秋》,此万历初年国子监刻本是今天流传的元至正嘉禾学宫刻明补修本《吕氏春秋》;张登云万历七年刻本,此本是张登云于直隶凤阳府知府任上刊刻的;虞德烨万历七年刻本,此本是虞德烨出守扬州之时刊刻的;刘如宠万历二十四年刻本,此本是刘如宠任开封府知府之时刊刻的;李鸣春天启丁卯校刻本,此本由李鸣春刊刻于吴县官署之中。

总体而言,明朝官刻的《吕氏春秋》是地方长官领衔校订翻刻而成的。官刻6种基本都从元刻本而出,有的直接从元本而来,有的从修补元本而来,比较接近元本,整体质量较高。

坊刻本4种:嘉靖七年许宗鲁宜静书屋刻本,叶德辉指责此本有故意用古体字刻书的弊病;嘉靖十三年刘氏明德书堂刻本,此本题曰“京本吕氏春秋明解大全二十六卷”,是坊刻求利之作;吴氏师古斋刻本,包括吴勉学、吴中珩父子二本,吴中珩本仅刓改吴勉学本的作者“勉学”二字为“中珩”便重印出版,这是书坊刻书刓改刻书者姓名的惯用伎俩;大雅堂刻黄之寀本,此本由黄之寀刓改其同乡吴勉学本而成。

4部坊刻本皆有为谋利而使用技巧的痕迹,或故意使用古字,或利用书名做虚假广告,或刓改刻书者姓名印书出版。书坊刻书以谋利为追求,总体质量较差。

私刻本4种:宋邦乂等校刻本、宋启明重刻本;万历三十三年汪一鸾校刻本,此本乃汪一鸾、郑大心(字微仲)共同校刻而成;万历四十八年凌稚隆批、凌毓枬刻朱墨套印本,此本将评点者“镜湖遗老”北宋贺铸误为南宋陆游,甚是错误;钱塘朱梦龙刻本。

总体而言,私刻本与坊刻本相当,质量一般,都劣于官刻本。

14种全本之中,李瀚弘治十一年刻本质量最佳。李瀚本从元刻本而来,在明朝最早,成为明代后续本子的重要祖本之一,清朝毕沅校正《吕氏春秋》也以李瀚本为底本,李瀚本是当时通行的本子。

2.选录、选注、选评本

选录、选注、选评本多是私刻本,多作为某部大书的一部分,例如:沈津《吕氏春秋类纂》二卷,在其《百家类纂》内,于隆庆元年(1567)刊刻;陈深《吕氏春秋品节》二卷,在其《诸子品节》内,于万历十九年(1591)刊刻;陈经邦《新刻吕氏春秋纂要》一卷,在《格致丛书》内,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刻;焦竑、翁正春、朱之蕃《吕氏春秋品汇释评》一卷,在其《新锲翰林三状元会选二十九子品汇释评》内,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刻;归有光、文震孟《吕氏春秋评林》一卷,在其《诸子汇函》内,于天启五年(1625)刊刻;钟惺《吕氏春秋琅嬛》一卷,在其《钟伯敬先生评选诸子琅嬛》内,于天启五年(1625)刊刻;陈仁锡《吕氏春秋奇赏》六卷,在其《诸子奇赏》内,于天启六年(1626)刊刻;李云翔《吕子拔萃》,在其《新鐫诸子拔萃》内,于天启七年(1627)刊刻。

选录、选注、选评本和全本一起构成了明代《吕氏春秋》文本翻刻复制的繁荣景象。

四、尚奇的翻刻复制传播导向

1.翻刻复制者尚奇的出版导向

明代官刻本最早对《吕氏春秋》之“奇”加以宣扬,具有一定导向作用,之后的官刻全本、私刻全本、选评本皆有突出强调其“奇”者。

明代最早的《吕氏春秋》刻本是印有“弘治十一年秋河南开封府许州重刊”牌记的李瀚官刻本(官刻全本)。李瀚刻《吕氏春秋》,从元代刘克诚本而来,其《序》曰:“吕氏不韦《春秋》,刘公居敬父节轩先生,不以其人之行并其书而弃之,尝经手校,谓其奇闻异见,有裨于世。”李瀚同意刘克诚的观点,认为《吕氏春秋》“奇闻异见,有裨世教”,传奇而便于教化。明代这一最早的刻本李瀚官刻本就称赞《吕氏春秋》“奇异”而便于教化。

张登云万历七年于直隶凤阳府刊刻《吕氏春秋》(官刻全本),其《序》开篇发出了一个疑问:吕不韦作为商人“市奇货易秦天下,非究心章句者”,其门客又多“攻击掊穷坚白之徒”,那么《吕氏春秋》何以能流传一千余年而不朽?经过考证,张登云得出结论,吕书确实有千金不能易一字者,“一字千金”并不全是虚言,《吕氏春秋》可以流传不朽。叶逢春为张登云作《序》,曰:“当是时,吕悬千金之赏,其意为后世必有传吾说者,此所以为奇货也欤。”吕不韦“一字千金”之计,意为其书必传之不朽。张登云官刻本再次宣扬《吕氏春秋》就是“奇货”。

天启丁卯李鸣春刻《吕氏春秋》于其吴县官署之中(官刻全本)。李鸣春的老师李范光启蒙李鸣春读《吕氏春秋》之时就曾说“其文甚奇”。李鸣春刻《吕氏春秋》,其《序》曰:“北窗之暇,得肆究《吕氏》文,盖其文有简而奇者,若《檀弓》《左传》;有严而奇者,若《荀卿》;有丽而奇者,若《国语》;有核而奇者,若《管子》;有纵横而奇者,若《鬼谷》《战国策》;有揣事情、极变化而奇者,若韩公子;亦有怪诞幽渺,莫可考测而奇者,若漆园吏。”李鸣春官刻本大肆宣扬《吕氏春秋》之“奇”,认为《吕氏春秋》文辞最大的特点就是“奇”,各种各样的“奇”。如此奇文,明人尚奇,阅读兴趣自然浓厚。

宋邦乂等人校刻《吕氏春秋》(私刻全本),请《序》于王世贞(1526-1590),王世贞《序》谓《吕氏春秋》的作者“务相尚为权奇”,有“尚奇”的作者故成就了“奇书”。王世贞认为吕不韦两次运用其“千金”奇计:一是散尽千金,助子楚得王位,谋得丞相之位;二是一字千金,宣传《吕氏春秋》,谋得传世之名。吕不韦有此传奇之法,明代大儒王世贞认为吕不韦“雄哉”。

汪一鸾刻《吕氏春秋》(私刻全本),其《序》曰:“至论其文,则神奇而不吊诡,浩荡而不谬悠,峻洁而不凌兢,婉约而不懦缓,含弘而不庞杂,独造而不偏枯,遍采诸家之文而斧藻之,遂敻出其表,如去荊、去人之类,不可胜举,斯又后世文章家之所望而震焉者。”汪一鸾评点《吕氏春秋》的文辞,将“神奇”放在首位,突出强调《吕氏春秋》是“奇文”,同时其文辞还具有浩荡、峻洁、婉约等优点。汪一鸾认为《吕氏春秋》文辞具有如此突出的优点,故后世文章家多有推崇,所谓“后世文章家之所望而震焉者”。

凌稚隆校刻《吕氏春秋》(私刻全本),其《序》曰:“夫不韦以国为利,竟离族灭,孰与夫藉宾客书,显名后世者之为利乎?愚以为奇货在此不在彼也。”凌稚隆认为吕不韦居子楚为奇货、居赵姬为奇货,以国为利,最终身死族灭,都不如撰写《吕氏春秋》扬名后世。《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所居”最成功的“奇货”。凌稚隆之子凌毓枬《吕氏春秋跋》曰:“吕氏,一贾人子,而能出奇赢之绪业,与管、商诸人并踞千秋之席,非惟狡狯使然,抑其理与辞,信足观也。”凌毓枬认为吕不韦出身商人,出奇制胜而成功转型为政治家,可以与千古名相管仲、商鞅并驾齐驱,并非仅仅依靠奇巧之计,阅读其“理与辞信足观”之《吕氏春秋》便一目了然。这可以满足明代商人小市民由商人转型政治家的自我想象。

焦竑、翁正春、朱之蕃撰有《吕氏春秋品汇释评》一卷(选评本),其刊刻者李廷机《题二十九子品汇序》曰:“盖国家以文章搜罗海内奇杰,凡摛彤管剡丹簏者,皆酷好于奇巧。”这句话概括了明代一时之风尚,即国家用文章挑选天下“奇杰”,天下文人皆酷好于“奇巧”。李廷机《题二十九子品汇序》又曰:“诸子百家犹圣言之羽翼,故嗜奇之彦,尤当研心焉”,“夫六经之训则正也,二十九子之言则奇也,主之以至正,运之以神奇,则圣道将藉以鼓吹而为吾儒之利赖多矣”。六经之训至正,诸子之言神奇,诸子羽翼六经,嗜奇之士,尤当留心诸子之言。

2.评点传播者尚奇的评点风尚

明代评点成风,书籍评点有利于书籍的复制、销售、推广和传播。评点者喜欢用“奇”字评点《吕氏春秋》。

陈深《吕氏春秋品节》眉评多用“奇”字。《情欲》篇,首句上,眉评曰:“起太奇。”《功名》篇,眉评曰:“章法精奇简短。”又曰:“四谕长短参差不齐而意自足,又以正意一句入之,为五,可谓奇观。”《介立》篇,眉评曰:“□□甚奇。”《任地》篇,眉评曰:“设为后稷之言,甚奇。”《辨土》篇,眉评曰:“奇品。”陈深又单独分出一篇《亡王》,《吕氏春秋》无此篇,眉评曰:“妙品。齐湣王问公玉丹,在第二卷十八号,事同而词意皆别。津津焉出亡王之态,畅奇哉!今两存之。”焦竑等《吕氏春秋品汇释评》眉评多用“奇”字。《论人》篇,眉评曰:“冯叙吉:‘逃雨一譬,犹绝精奇异。’”《古乐》篇,眉评曰:“汪鸣鸾曰:‘历叙古帝王作乐之始,井然有条而又法变幻奇。’”《制乐》篇,眉评曰:“陈详道曰:‘奇峰叠见,睹之令人不暇应接。’”《振乱》篇,眉评曰:“王荆石曰:‘句法文法,怪怪奇诡,端倪莫状。’”《怀宠》篇,眉评曰:“翁正春曰:‘此言仁义之兵,除民之害,顺天之道,意词愈见奇绝,如入春园,色色可爱。’”《听言》篇,眉评曰:“王维祯曰:‘愈出愈见精神奇思,源源不竭。’”《疑似》篇,眉评曰:“王荆石曰:‘此一段说奇鬼能为似以乱真,见疑似者,不可不察,真所谓题外生意,奇论骇人。’”

归有光、文震孟评点诸子,撰有《诸子汇函》二十六卷。文震孟《诸子汇函序》曰:“喜先生于老庄全帙辉煌,而诸子耑以篇法赏其奇,就先生所玩味者汇录成函。”又曰:“因想先生读子心法,匪特以古人用我,而直以我用古人也。诸子言人人殊,我挹取其灵襟出玄心以剖合焉。斯诸子之奇,皆我之奇。”《诸子汇函·凡例》曰:“诸子各集浩繁,穷年难竟,选句摘段,则气脉全斩,古人之意亦失,兹汇成篇,以标奇胜。”标奇争胜是其编撰《诸子汇函》之目的。归有光、文震孟《吕氏春秋评林》眉评多用“奇”字。《功名》篇,眉评曰:“王□□曰:‘四喻长短参差不齐而意自足,又以正意一句入之,为五,可谓奇观。’”眉评又曰:“闵午堂曰:‘以致之之道去之句,调反意正,以足上四喻,章法精奇。’”篇末邹东郭评曰:“章法精奇简短,可喜可诵。”

陈仁锡《吕氏春秋奇赏》六卷,在其《诸子奇赏》内,以“奇赏”为题,可见审美倾向所在。

这些重“奇”的评点风尚在《吕氏春秋》的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一步促进《吕氏春秋》文本的复制和传播。

总之,明代是中国古代《吕氏春秋》文本翻刻复制最为繁荣的时期,其内在动力是明人尚奇的审美情趣,其外在原因则是翻刻复制者尚奇的出版导向和评点传播者尚奇的评点风尚。

注释:

①②③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3042,3045,3046.

④⑨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李鸣春天启丁卯校刻本.

⑤郭英德,过常宝.明人奇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

⑥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232.

⑦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李瀚弘治十一年刻本.

⑧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张登云万历己卯校刻本.

⑩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宋邦乂万历刻本.

⑪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汪一鸾万历三十三年刻本.

⑫⑬吕不韦.吕氏春秋[O].明凌毓枬万历四十八年校刻本.

⑭⑮⑰焦竑,翁正春,朱之蕃.新锲翰林三状元会选二十九子品汇释评[O].明万历四十年李廷机刻本.

⑯陈深.诸子品节[O].明万历十九年刻本.

⑱⑲归有光,文震孟.诸子汇函[O].明天启五年刊本.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诸子吕不韦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王静著《激变时代的思考者:郭沫若与其诸子观》出版
吕氏春秋
吕不韦之死
吕氏春秋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吕不韦之死
童话离不开各种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