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山留胜迹 古城说人文(上)

2019-12-03徐志福

文史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巴国蜀国巴蜀

徐志福

昭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强向作者介绍鲍三娘墓

2019年6月1日,在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只有4个月的日子,笔者走进四川北边的一座著名古城——昭化,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去抚今追昔,以启来者。

在昭化东门入城处有座牌坊,正中上方镌刻“葭萌”二字。牌坊右柱镌“巴蜀第一县”,左柱镌“蜀国第二都”。带领我们参观的中共广元昭化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强先生说,这是全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考察昭化后给昭化城的定位,牌坊是2007年恢复重建的。

笔者带着“葭萌”“第一县”“第二都”这些关键词,兴致勃勃地进入昭化城,去探寻它的前世今生,以及负载在它身上的历史传奇、文化精神。

一、山水形胜地,兵家必争处

葭萌是昭化的乳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四川境内有蜀巴两国。蜀国在成都平原,巴国在四川东部。春秋时,巴国在东边与楚国相争,遭受巨大挫折,于是向西南发展与蜀国争领地,结下世仇。据说公元前400年左右,蜀王开明九世(丛帝)在迁都成都后的第二年,便征服了汉中一带的巴人支系苴人,“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华阳国志·蜀志》)葭萌邑故址在今昭化城外白龙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土基坝,叫“吐费城”,其地位仅次于成都,故称“蜀国第二都”。蜀王在这里建城是因为此处自古是兵家必争战略要地。《昭化县志》云:“昭邑北枕秦陇,西凭剑阁,全蜀咽喉,川北锁钥。”“县城四面皆山,三面临水……信乎弹丸之城而有金汤之固。”这里是出入川水陆两道的必经之地。水路有长江上游嘉陵江通此,连接由陕、甘流来的白龙江、清江河。昭化东门桔柏渡就是古航道关中入蜀的要津,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争夺战。陆路有金牛古道,是两千多年巴蜀往中原的主要通道。它南起成都,经昭化、广元而穿秦岭,出斜谷,直达八百里秦川,全长600公里。从昭化出川的100多公里最为奇险:山重水复,栈道相连,沟壑纵横,蜿蜒崎岖……北方诸侯进犯四川,只有占领这东西贯通、水陆交汇的战略要地,才算踏上征服巴蜀的通途。因葭萌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蜀王才派亲弟弟去驻守。谁知苴侯却与世仇巴国修好。蜀王震怒,将发兵征讨,苴侯与巴国求救于秦。秦大夫司马错向早就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献计曰:“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战国策·秦策一)。秦王依其计,于公元前316年派张仪、司马错带领秦军水陆两路南下进逼葭萌。蜀王开明十二世在吐费城背水而战,兵败,被追杀身亡。秦国从出兵到呑并巴蜀只用了十个月。巴蜀大地于是成了秦统一六国战争的大后方,是灭楚的有力跳板。

公元前311年,即秦国灭蜀后的第五年,秦于此以葭萌名设县,成为秦在蜀地兴郡县制、首批建县(同期还有成都、郫县、临邛等县)的地区之一,故称“巴蜀第一县”。其连续建县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对巴蜀形胜之地、富庶之土的看重,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几百年后的诸葛亮看清了这步棋,他在《隆中对》中向刘备建议:先取荆州为家,后取益州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因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从其计,遂取荆州,据葭萌,夺益州,终在成都成帝业,顺利走完了他的五步棋子。

刘备从公元211年入蜀来到葭萌建立第一个战略据点,到公元221年在成都建立蜀汉王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登基作了皇帝。此时此刻他没有忘记其发迹的根据地葭萌,亲自从当时流行吉祥语“汉祚永寿”取首尾二字,将葭萌县改为汉寿县,希望能开创稳固的汉室江山,表达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寿的美好愿望,故有“蜀汉兴,葭萌起”之说。可惜蜀汉王朝却是个短命王朝,只维持了42年,江山就改姓魏。公元265年司马炎通过“禅让”形式又夺取了魏国政权,建立了西晋,在四川设47县。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将汉寿县更名为“晋寿县”,也是希望西晋王朝万寿无疆,江山永固。只可惜又是事与愿违:西晋政权只维持了52年,便被匈奴族刘曜攻破长安(公元316年)。琅玡王司马睿被迫移都建业(今南京),西晋遂成东晋(公元317年)。尔后的几百年间,随着朝代更迭,晋寿几经更名,终至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定名为昭化,意为“昭示皇恩,以化万民”。据说是因宋军将领王全斌破葭萌攻成都,一路烧杀抢掠引起百姓公愤,太祖遂取此名来安抚人心。自此以后,不管城镇建制如何变化,昭化县名始终依旧。现昭化古城为广元昭化区辖的一个镇,称昭化镇。

一座城市的历史,自有史书记载;一座城市的特色,则更多地体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古迹、名胜、老街、旧巷及故居上。

昭化古城入口,还有另一座牌坊。它建于清代,其上镌联,右是“蜀道三国重镇”,左是“天下第一太极”。这便点明了昭化城的坐落方位和时代属性。

從高处望,昭化古城建造在嘉陵江、白龙江的汇合口上,城周边的山被嘉陵江分割,形成一幅天然太极图。城市就建在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上,可谓“太极天成”。在和平时期,一座城市的建筑,除了它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所以哲学家把建筑比喻为一首“哲理的诗”,史学家把建筑称为“石头的书”,音乐家把建筑当作“凝固的乐章”。可在这里——两千多年前的蜀国边城昭化,因是军事重镇,人们建城的审美情趣,更多考虑的是实用功能,即如何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做到进退有据,保全自己。昭化城总体是军事防御布局,一反古代城建的方形规制、棋盘格局、东西对称,而是在三面临水、四面环山里依山傍水,顺河湾走势而建。地形与城市天人合一。四道城墙(现存三道)不是顺四方形街道对称设置,而是错位建造,呈葫芦状。街巷布局纵横交错,连接处不是十字交叉,直线相通,而是丁字形衔接,转来折去,极富迷惑性,让外来者不辨西东,有利于防守。

猜你喜欢

巴国蜀国巴蜀
梦回蜀国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