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与《三国演义》

2019-12-03李后卿蒋庆唐丽

文史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毛泽东

李后卿 蒋庆 唐丽

关键词: 毛泽东;三国演义;评价;启发

毛泽东一生酷爱《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对毛泽东的影响十分巨大。毛泽东认真研读、辩证看待、正确运用《三国演义》中的内容、人物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

《三国演义》陪伴毛泽东终生

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革命家和诗人。他一生酷爱《三国演义》。他说:“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演义》,读起来就放不下”,“《三国演义》算我读到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吧。”[1]《三国演义》在少年毛泽东的心中一开始就以扎根,促进毛泽东精神的新陈代谢,使毛泽东蒙香染雾,不断受其熏陶。他非常熟悉书中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这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局限于把《三国演义》当做小说来读。他在书中思索,在思索中学习,把书中的典故为革命所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毛泽东指挥战争长达24年。他的许多军事思想深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影响。他在实践中感悟古人智慧,总结成败经验,吸取书中精华,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他在戎马生涯中不忘从书中寻觅智慧,深刻地理解到“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动态进程,不仅看到国内形势的危急,而且看到朋友与敌人的相互转化。他非常注重实践,深入调查,用事实说话,有理有据,讲究谋篇布局,既能从高处一揽全局,又能脚踏实地,直面于眼前境况,绝不纸上谈兵。在战火纷飞中,他密切注意形势转变,剖析革命部队优缺点,扬长避短,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立足脚跟,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努力发展生产力,未雨绸缪,给战士提供基本保障。1928年,井冈山斗争拉开大幕。毛泽东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斗争,于无意间得到一套《三国演义》。毛泽东激动地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2]因为爱读《三国演义》,在长征途中,他让警卫员去找书,引起误会,闹出取来“三锅”的笑话。可以说毛泽东通过读《三国演义》,不仅看到了三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荣辱兴衰,还看到战争的残酷,人民的无奈;看到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的纷争与融合;看到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毛泽东在答复林彪对红军前途应该如何估计的问询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尽显智慧,一层一层剖析,陈晓利害,言辞切切……可以说这是毛泽东版的《隆中对》,安抚、稳住了下属,坚定了广大红军将士对革命高潮必然到来的信心。

毛泽东1961年在江西

毛澤东不曾忽视对身边人的教育,不仅自己爱学习,还鼓励身边干部多闻多学。在1955年的夏天,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看文学作品很好,要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书”,“多看,会使你聪明,对社会了解得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要看《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要吸收其中的好东西。”[3]毛泽东作为国家领袖,向来关心干部的学习,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中国古代经典中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哲理。在1973年,毛泽东仍未放下曾陪伴他长期征战过的《三国演义》,他身边人回忆说:“晚年在游泳池的书房里,除存放着多种平装版本的《三国演义》外,还一直放有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的《三国演义》……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常在书房里很有兴趣地翻阅这两部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4]

毛泽东从《三国演义》看战争与人的关系

毛泽东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谈话中多次提到它,对于三国故事人物更是谙熟于心,信手拈来。他立足当下,将所学灵活应用。毛泽东善于吸取书中精华,古为今用,昭人喻事,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其读书而不为书,联系实际,以理布道,堪称典范。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演讲时说:“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5]毛泽东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指出作为指挥员,不仅仅要知道有关战争的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知识,还要熟练地了解部队的情况,要懂得统揽全局,善于发现规律,构成新判断;战术依照战略而变,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照搬书本,不谙战争强弱的转变,一味蛮干。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主观错误。1937年7月,他写了《实践论》,论述认识的发展过程。在写到认识发展的第二阶段时,毛泽东又一次引用《三国演义》里的话:“《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6]毛泽东善于通过形象的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入浅出,让革命同志轻松地理解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的文章演讲等不是陈旧的说教,照本宣科。他了解中国的国情,以及干部队伍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结合大众文化,联系古典文化,使其论述通俗易懂,使得深刻的哲学问题表现出感性外在。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深受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过去有人怀疑毛泽东是靠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两本书指导战争;实际上,毛泽东自己说他只看过《三国演义》,不曾看过孙子兵法。在遵义会议上,凯丰公然说:“你那些东西,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三国演义》加《孙子兵法》。”[7]其实凯丰和毛泽东此前都不曾看过《孙子兵法》,凯丰说话没有依据。他未能学习和领悟古书中的理论精华,以为毛泽东打仗是用教程指挥。其实毛泽东爱读古书,却并不是书斋中的理论家。他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第二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个人跋山涉水在白云山上跑了一天,勘察地形,才回家制定战略战术。在毛泽东看来打仗必须要联系实际,要在战争实践中创立战法。当然,他的战法与古代兵法也确实有历史联系和一致性,这包括《三国演义》表现的丰富的战争知识。毛泽东知道战争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必须配合得当,才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他将具体知识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一定条件下再将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去检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用以指导革命战争。

1939年12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的演讲上,肯定学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学生作为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他们满腔热血,豪情万丈,有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反抗,敢于“造反”,敢于反压迫;但是只有一腔热血并不能够做到无坚不摧,“因为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8]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是蜀汉著名将领关羽的兵器。这里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作为有力的“笔杆子”必须要和“枪杆子”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笔杆子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笔杆子做思想政治的战斗,不仅能产生凝聚人心的影响,还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毛泽东是将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得最好的典范,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简短几个字,铿锵有力,让迷茫的战士看到希望的曙光,使不识字的百姓一听就有了力量,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毛泽东非常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1945年他再次谈道:“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里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9]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发挥作用。他不拘一格发现和提拔人才,说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给予青少年充分的信心。毛泽东在1952年同团中央的谈话中说,周瑜是一个青年团员,当时很多老将不服,认为难当此任;后面立了战功,要提拔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又有人反对了。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不行。这里毛泽东否定了用人上论资排辈,肯定用人当为贤与能,有能者则上。毛泽东强调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各的特点,要考虑和照顾不同阶段的人;青年人有自己的想法,有激情,有闯劲儿,有悟性。他们是奔腾的河流,汇流到党的怀抱。他们的到来能为党注入新鲜血液;还能磨练自己,跟上党的步伐,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毛泽东眼中的诸葛亮与曹操

(一)关于诸葛亮

毛泽东谙熟三国,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大都能切中肯綮。他对诸葛亮十分赞赏。诸葛亮忠心为主,足智多谋,为创立蜀汉鞠躬尽瘁,功不可没。他利用权谋,促成天下三分的格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飾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毛泽东推崇诸葛亮大概也是英雄惺惺相惜。毛与诸葛属于国家分裂的不同时期,面对强大的敌军,都能做出切合形势的战略部署而影响战争结局。毛泽东欣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尤其是谋事之能。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力战群儒,最终促成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立下的第一次战功。毛泽东多次赞赏这一战役,以此作为以弱胜强的范例。此外,毛泽东还认识到诸葛亮在战争中鼓动宣传的重要性,既让战士看到胜利的希望,又能在战争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在战争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诸葛亮善于运用战争理论,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毛泽东在论述统一战线时指出:“对敌人如果不加分析,就会像三国时曹操号称八十三万人马,把东吴搞得议论纷纷一样。”[10]毛泽东指出,在战争中要深入了解敌军虚实,才能不自乱阵脚;要善于分析,制定方针和战略,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将劣势转为优势。

在毛泽东看来,诸葛亮的睿智还体现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终于让孟获心悦诚服,誓死效忠蜀汉,保障了以后蜀汉国南境的安宁。毛泽东把这种方法视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好办法。1935年,毛泽东得知刘伯承已妥善处理好和彝族首领结盟的事情后,很高兴地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说服了小叶丹呢?毛泽东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善用典故,借经典以表彰干部,情景交融,既肯定了诸葛亮的智谋,又无形中盛赞了刘伯承。

毛泽东虽然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鞠躬尽瘁的情操给予很大肯定,但也能看到其不足。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11]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指出诸葛亮政策的失误,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由于这个致命的战略失误,致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宏伟蓝图以失败而告终。刘备进攻益州,派关羽领重兵镇守荆州。是毛泽东所说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占领汉中后,刘备就要同时经营汉中、益州、荆州,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三分兵力”;最终,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举全国之兵复仇,结果惨败,失了元气,蜀汉从此转向衰落。从兵力来说,蜀汉处于弱势。毛泽东一贯的军事主张是: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毛泽东爱读《三国志》

(二)关于曹操

旧时人们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曹操是奸雄。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也对曹操多持否定态度。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把日本侵略者与国共两党的关系看做是曹孙之间的矛盾,把日本侵略者比作曹操,从中可以折射出毛泽东对曹操的看法,那是把曹操当做窃国的奸雄来看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曹操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在不同场合多次肯定曹操。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诸葛亮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1949,毛泽东点将
诸葛亮喂鸡求学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三国演义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