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仲舒答汉武帝问策中的“大一统”观

2019-12-03向柳

文史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族魂董仲舒汉书

向柳

董仲舒画像(清人绘,藏国家图书馆)

秦朝二世而亡,国祚短暂,只有15年,再加上旧时史家对秦始皇的偏见,使本身有过的民主议事之实不彰。而汉朝则不同,历27帝,雄踞中国历史406年,是9个统一的封建中央王朝中国祚最久者。因而其民主议事故事为后来都津津乐道,所谓“天汉雄风”“天汉精神”,民主的话题自在其间。这之中,“盐铁会议”与后来唐代的“政事堂”被树成了整个封建社会民主议事的两柱标杆。不过,汉代的民主之風最早乃由董仲舒与汉武帝吹起。《汉书·董仲舒传》讲,董仲舒(前179—前104)是来自广川(治今河北景县)的儒生,年轻时就刻苦钻研《春秋》,在景帝时当过博士,后返乡传授弟子。汉武帝即位后,诏举贤良文学,以仿效文帝来询访政治得失。董仲舒于是被地方上推举出来,到京城长安接受皇帝咨询。这时候的董仲舒是汉武帝征聘的百余位“贤良文学”之一,也可以说是百余位“参事”之一。汉武帝向这位前朝博士大致进行了三次咨询,核心问题就是“天人关系”(即“求天命与性情”)。这是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后来史家将董仲舒的三次回答的内容命名为《天人三策》。汉武帝的问题很虚,董仲舒则脚踏实地,引导皇帝去关注现实,向自身的行为寻求答案。他在第一次对策中告诉汉武帝: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这一次对策,讲明了国家的成败决定于人君的素质,人君的行为,给皇帝极大的鼓舞,所以才会有后面连续的两次策问。在第三次对策中,董仲舒向汉武帝奉献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文化战略构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结合《汉书·武帝纪》的记载,当时武帝听了他的宏论,“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现在来看汉武帝所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章《六经》)”,实际是为自己的统一国家找到了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以有利于自己统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然这个统一的价值观并非排斥其他有价值的思想(事实上,有汉一代,法家、道家、阴阳家、墨家、纵横家仍与儒家并存,而儒学也并非孔子时代的原始儒学,而是杂糅了其他各家,特别是法家的新儒学),而是说,国家需要一个具有导向性的主流思想,或称意识形态。由于董仲舒的建议,也由于汉武帝的大方采纳,从而开始了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儒学为正统的局面;而今天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魂的一个内核,正是儒学思想。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与这种民族精神、民族魂的支撑有着紧密的关系。董仲舒应对汉武帝的三次咨询,在中国谋略史上是最为成功最有意义的范例。只是董仲舒本人并未因其成功而飞黄腾达。《汉书》本传说,当时的老丞相公孙弘也治《春秋》,但不如董仲舒,便排挤他,让武帝将他下派到胶西王处为相。这是位骄横跋扈、很难侍候的亲王。虽然“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但“仲舒恐久获罪”,不久便以病去位归隐,在家潜心“修学著书”(其另一部名著《春秋繁露》大致就成书于此时)。不过朝廷每有大事,仍要派人去征询他的意见,“其对皆有明法”。看来,董仲舒是自觉地将自己视为国家的谋士与顾问而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民族魂董仲舒汉书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海归李钢:“红杉人”民族魂“侨联”中国心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成都第八届《民族魂杯》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拼搏人生路 交响民族魂——缅怀著名蒙古族作家、指挥家永儒布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