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2019-12-03周晓东

黑河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探究学习主体地位

周晓东

[摘要]探究性學习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创新思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通过感知历史,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探究学习;客观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的实施,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既要明确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具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实施留有拓展的空间,以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无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究性学习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进行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之所以深受学生喜欢,主要是它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发展特点,满足他们对有故事情节、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同时,从历史学科特点看,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看,纵横五洲四海,涉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知识的多姿多彩,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对大量的历史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获得历史知识。

1.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和依据。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历史的一些初步认识。因为新知识的获得需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当今社会,学生每天会接触大量信息,而历史又与社会、自然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由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探究人类的起源,研究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等。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已经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以此来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2.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无疑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有利条件,设计一些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分层次问题,便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独立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洋务运动”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这个派系由哪些人组成?他们提出的口号、内容和目的是什么?他们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设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等,为什么不能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不仅充分认识了洋务运动的原因、性质、主要内容、目的及发展过程,而且还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出了正确的科学评价。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疑促学培养学习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抓住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感到不好理解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培养他们探索、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有效推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解疑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独立获取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了哪些破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结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很自然地使学生对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了清楚认识,从而进一步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侵略的本性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提高了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讲“清朝前期的经济——地丁银”时,要求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等内容来进行探究,总结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发展规律。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无从探究,也无法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赋税制度变化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向他们指出思考问题的方向,提供探讨的方法和角度,启发从“征税标准”和“征税内容”这两方面来比较思考。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是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逐渐演变成以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又是以征收实物逐渐演变成为征收货币的演变规律,并且得出“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进步的”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现行的赋税制度作进一步思考,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学到了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

5.合理选择探究的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要使这种学习的精神和方法渗透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合理地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如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以及创造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等的研究性专题,向学生示范反映前人认识与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目的,让他们重视参与各种历史实践活动的设计,使探究性学习活动健康地向前发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主动探索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6.实施积极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科学地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是推动探究性学习发展的关键。教师要把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并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对历史学业的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加大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使学业评价更趋向合理。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摒弃单纯依靠教师传授的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才能取得真正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卫民.三大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6,(23).

[2]孙英.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学历史教学,2015,(11).

[3]王伟.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J].新校园,2016,(18).

[4]马俊兰.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漫谈[J].教学研究,2015,(20).

[5]赵峰.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J].初中历史必读,2016,(13).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探究学习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