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12-02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母语跨文化交际

汪 婧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安庆 246052)

教育部颁布的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年最新版)中明确地将跨文化交际设定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事实上,现阶段《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较少涉及文化教学,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常常出现错误,严重影响正常交流。因此,进行《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一)促进大学生由文化边缘人向跨文化人转化

文化边缘人是指他站在两种文化的边缘,这两种文化从未完全彼此渗透或相互融合[1]。很多中国大学生很难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进行有效沟通,是因为在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中未能接触到文化的核心,游离徘徊在目的语文化的边缘。并且由于自身与母语文化的疏离,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较困难,特别是表达母语文化中的深层内涵。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上来说,大学生也处于母语文化的边缘。正如图1所示,中国大学生处于两种文化的边缘[2]。

图1 文化认知状态分布

《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有意识地对比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本质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客观评价中西文化的异同,有更广阔的视野,学会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对待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帮助学生从文化边缘人转变为跨文化人——能在两种文化间行动且没有明显的冲突[3]。

(二)文化影响大学英语阅读

与汉语阅读不同,英语阅读受文化的影响,尤其体现在语言文化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语言文化具体表现在词汇、句子、篇章上。首先,英语语言意义最小的单位是词汇,词汇同时也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元素。 例如,“drug-store”在汉语中只是代表“药店”,在英语文化里指的是销售药品、零食、饮料等多种不同商品的商店;“individualism”这个词,汉文化指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反,具有贬义意味;而在西方文化中,“individualism”是指“独立自主”的个人品质。其次,词汇是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词汇携带着文化基因,所以句子也有文化的影子。例如在英语句子“He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中,短语“eats no fish”(不吃鱼)源于英国的一个宗教典故,“eats no fish”比喻“忠诚”。因此这个句子应该译成:“他非常忠诚,值得信赖。”最后,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篇章的结构取决于语言的逻辑建构方式,而后者受到整个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维模式是长期浸润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3]。文章作者的态度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篇章的主旨也受到文化的制约。

文化背景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四个方面[4]。首先,社会现实中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其社会根源,这些文化最终会对英语阅读理解有较大影响。不知晓社会文化,便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英语阅读。例如要理解“The United States has g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这个句子,首先要知道“loneliness industry”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美国,由于多数家庭的子女都不与父母同住,因而出现了大量无人照顾的孤独老人。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美国政府创办了“loneliness industry”,它是美国福利事业的一部分。其次,中西有明显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英语阅读材料中,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深远。若是学生不谙熟《圣经》,在遇到“Solomon”(所罗门),“Satan”(撒旦)等含有宗教色彩的词语时,就会不知所云。再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经常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而产生阅读障碍。例如:“At a science museum in Ontario Canada,you can feel your hair stand on end as harmless electricity passes through your body.”一句中的 “your hair stand on end”源于一个成语典故。1825年,英国一个偷马贼上绞刑架时,因万分惊恐而毛发站立。 因此“one’s hair stand on end”比喻“惊恐”。 若学生不了解“your hair stand on end”,就难以理解该句的意义。最后,地理文化是区域性的,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地理文化。如果学生事先不了解阅读材料中蕴含的地理文化,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将会出现无法理解句子、篇章的现象。例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这句诗出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句,诗中把恋人比作“a Summer’s day”(夏日)。 由于英国处于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并且夏日早上太阳4点升起,到晚上10点左右才天黑,因此英国的夏季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季节。如果不了解英国地理环境,学生就会感到困惑。

二、《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本文以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外研社,2012)第三册中的几篇课文为例,详细探讨《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策略。

(一)导入课文的文化、历史背景,挖掘文章的文化内涵

现阶段,文化背景知识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在讲解《现代大学英语》的课文之前,教师首先对文章的重要背景知识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讲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导入教学方法。

文化背景对于理解文章和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作用在《内战的结束》(The end of Civil War)一文中有突出体现。这是一篇介绍美国内战如何结束的文章。如果学生不了解美国内战这个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尤其是战争以“仁慈和尊严、容忍和宽恕、善良和慷慨的精神结束”,那就会对文章作者为什么选择与众不同的视角——关注内战是如何结束的来开展写作的原因感到不解,也会对作者列举没有像美国内战那样结束的几场他国战争的用意所在不甚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英语语言之前,就应担当起美国内战这一历史文化的介绍者。这样,学生对美国内战有了清楚的认识,课文中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事件就不会成为阅读障碍了。

再如《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Diogenes and Alexander)这篇课文,文章是将第欧根尼和亚历山大两个传奇人物进行对比。对课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教师对这两个生活在两年多年前的古希腊人物——乞丐第欧根尼与征服者亚历山大以及第欧根尼的哲学思想“犬儒主义”(Doggism)、亚历山大的“哲学家之王”(Philosopher King)称号进行文化背景导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丰富意义,并把它与我们的生活经历、今天的现实与哲学辩证思想联系起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宗教相关知识的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基督教在英语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基督教相关的词汇、概念、小说等经常会被作者提及,我国学生常常因为对宗教相关内容较为陌生而导致阅读理解的障碍。实际上在很多英文书籍和外国的影视作品中,有很多源自《圣经》的英文表达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诸如“escape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九死一生)、corn in Egypt(丰衣足食)、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等。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向学生介绍《圣经》这本经典的基督教、犹太教的信仰著作的同时,还应讲解一些有关《圣经》的句子和典故,并及时普及一些基督教的常识。

由此可见,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学生只有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宗教等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从而在阅读课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挖掘文中词汇的深层文化含义,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在《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对文化、历史背景进行导入以外,还可以在讲解课文中的词汇时挖掘词汇的深层文化含义,从跨文化角度分析英文词汇的意义和运用,有意识地将一些跨文化交际思想渗透给学生。在《读书如何改变我的一生》(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一文中有大量的词汇含有社会文化相关知识,如文章第一段中提到的“grade school”(小学)这一表达,教师除了解释其字面含义,还应该从美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入手,简单介绍美国主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称谓及功能。在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学生的美国社会文化常识也增加了。同样,在这篇课文的第二段中,就“Victorian”一词时教师除了讲解“维多利亚”这一名称之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有意识地补充跨文化知识。

此外,文中作者提到了不少对她有很大影响的著名小说,如《米德尔马契》、《白鲸》、《飘》、《傲慢与偏见》、《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等。教师可设置学生课后阅读这些名著的任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其他英文名著。美国《纽约》杂志专栏作家大卫·丹比(David Danby,1998)曾提供的一份哥伦比亚大学经典阅读的书单[5](表1),教师可在布置课后学习任务时分享给学生。大量阅读英文经典,可以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外文原著,少了翻译中的信息丢失等缺陷;还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原文文献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表1 伟大之书

因此,《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上对于英语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在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时进行,也可以穿插在对词语、短语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阐释相关词语时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含义,纠正词汇理解的偏差,有效的进行跨文化阅读。

(三)灌输西方文化的同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英语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除了教授英语国家文化,还要充分重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培养。《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学习目的语文化时,也要融入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英文表达,帮助学生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性分析能力,在介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联系我国的本土文化,在将两者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

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对不同文化包容态度的养成。学生应对目的语文化持开放的心态。开放意味着愿意通过研究其他文化来学习并发展个体的价值观[6]。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接受目的语文化,设身处地将目的语文化中无法理解的部分置身于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平等对待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如果对目的语文化采取嘲讽和轻视的态度,在阅读中难免会出现片面甚至错误的解读而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7]。

以《我们如何应对毒品问题》(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rug Problem)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由三位著名作家的三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反映了美国不同阶层的人在打击毒品方面的不同建议。文中提及了20世纪美国的禁毒(Prohibition of drugs)历史和美国的禁烟运动(Anti-smoking campaigns)。在教授美国这些历史文化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国近代历史上打击毒品的重大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并将两者进行对比。课文还提到了美国国会颁布的禁酒令(Prohibition),教师讲授该项法律不能执行的政治原因、社会因素之余,还可要求学生将美国的禁酒令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进行比较。在文化对比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对跨文化交际的感悟[8]。

(四)在阅读课堂上就文化主题展开讨论

在这篇课文的结尾,作者说到“If you are just a politician looking for reelection,send in the Marines and wave to the cameras.”(如果你只是一个希望连任的政客,那就派遣海军陆战队员对着媒体镜头挥手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此句作为一个话题(topic),引导学生就句子的句意、修辞手法、Marines(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的军队文化概况等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分工协作完成课堂展示(presentation)。大学英语在阅读课堂上的文化主题讨论,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文化知识的途径、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技能,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文化知识

在课文《我们如何应对毒品问题》中,作者提到了美国的好莱坞(Hollywood)文化产业,教师除了指出课文中好莱坞仅仅代表的是电影产业,还应重点介绍美国著名的好莱坞文化,当然也可以要求学生课后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或者观看几部原版好莱坞的大片,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跨文化知识。

因此,在《现代大学英语》阅读课前和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图书馆或者在网络上进行主动学习,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课堂上对自学成果进行展示,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和本质,掌握语言技能和提高文化素养是外语教学的主题和根本目标。本文探讨了《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五种教学方法,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摸索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将跨文化教育有机融入相关课程,促进外语教育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猜你喜欢

母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母语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