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下河地区美丽乡村规划探索

2019-12-01李亮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传承

摘 要: 美丽乡村建设对各地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盐城市大冈镇佳富村的设计实践为例,从特色营造、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里下河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并期望为其他美丽乡村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乡村;特色营造;文化传承

一、 研究背景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方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对农村生态进行整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各地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盐城市大冈镇决定选取发展条件最好的龙头村——佳富村进行美丽乡村的示范性规划建设工程。

佳富村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位于盐城市大冈镇辖区北部,南距大冈镇区2公里,北距盐城市区10公里,229省道从村庄中部经过,区位交通条件良好。现状村庄人口近3000人,村域内共有9个自然村,其中朱杨庄作为主要的村民聚居处,是该规划设计的核心范围,面积约55公顷。

二、 主要优势与挑战

规划在现状调研、规划解读、座谈访谈等工作基础上,发现佳富村具有以下发展优势:①佳富村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河道纵横、圩岛聚集、枕水而居”的原真性聚落空间特色保留完好;②佳富村位于新四军革命老区,是烈士丁佳富的故里,红色文化浓厚;③佳富村现代农业发展喜人,具备一定的发展乡村旅游基础。同时,佳富村也面临着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产业与居住空间布局分散、乡村游吸引力不强、各项配套设施较为缺乏、环境品质有待提升等。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以问题为导向,发挥佳富村优势,展现地域特色,弘扬地方文化,完善设施布局,打造“原态、特色、经济、可持续”的美丽乡村是该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 规划设计探索

规划设计在充分挖掘佳富村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以“错位发展、强化特色”为原则,确定“水韵田园、红色佳富”的发展定位

对比周边杨侍、三官、三湾等已建成的示范性美丽乡村,我们发现佳富村在观景休闲等方面的资源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对此我们提出通过错位发展,依托便利的交通和靠近镇区和市区的优势,结合较为发达的果蔬苗木种植业和其他村庄所忽视的里下河聚落特色风貌与红色文化,在避免破坏原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重点展现圩田农垦、圩岛聚落、红色文化三大特色,进一步优化村庄格局、风貌与产业结构,发展圩田水乡特色游,从而带动村庄发展,并实现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图1)

(二)结合村域产业与资源布局,整体规划“八区九庄一环”的旅游格局

该规划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村民聚居处,而是放大到更大范围,与区域游线和景点相整合,并结合村域内的产业与资源,进行整体的游线和旅游空间布局,打造“八区九庄一环”的旅游格局,并重点发展四季都能体验的旅游活动,提出“品四季鲜果、游红色水乡”的乡村游品牌。(图2)

八区——结合村庄规划与现状产业分布,划分为老村旅游区、新村生活区、两片果蔬采摘区、花木观赏区、野趣养殖区、田园观光区、农产品加工区。

九庄——结合乡村游,挑选分散在农业区质量较好的现状农舍进行改造,适当配套餐饮、乡宿、小游园、停车场、旅游小巴停靠站等设施,分别打造枣树庄、樱花庄、果蔬庄等九个旅游精品庄园。

一环——结合旅游布局和现有村道整治,构筑串联“八区”“九庄”的环形旅游道路,开行旅游电动车,并可与盐城市旅游干道和大冈镇区相联系。

(三)以里下河地区“圩岛”空间为原型,打造“七岛连珠”的村庄核心特色空间

规划结合旅游环线和纵横水系,在新老村莊之间,结合河道的疏浚和部分现状建筑的改造,规划布局七个“圩岛”形式的旅游岛,形成村口、船埠、美食、工坊、乡宿、红色、农趣七个主题,“七岛连珠”的空间格局通过游客集散服务、埠头集市、美食品尝、工艺展示、住宿、革命展示、农耕体验等活动的组织,将形成里下河地区聚落特色与民俗文化的核心展示空间。

通过“圩岛”特色空间的营造,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并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吸引其他需要拆并的自然村村民迁入居住和工作。此外,结合村庄现状和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合理确定了建设的时序。(图3)

(四)完善设施,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传承佳富红色文化

规划以“活力乡村、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空间织补为理念,结合既有村庄格局,合理布局了广场、球场、小游园以及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并重点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详细设计。同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主题岛打造L型红色文化体验带,以新四军、抗日战争、烈士丁佳富的事迹的展示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基层党员统一活动日的体验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传承并弘扬佳富村的红色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佳富村的乡村游和盐城地区党建活动的内涵。

(五)以“保护原态、经济简便”为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村庄生态与环境整治

在满足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的基础上,规划尽可能保护村庄传统格局和原态景观,以塑造“水韵田园”的乡村特色人居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对既有村庄提出整治措施。现状建筑主要以整修和粉刷为主,建筑色彩与材质尽量真实反映里下河地区民居特色;道路以“户户通”为目标,在尊重既有路网基础上进行完善,并鼓励路面采用透水材质,路边适当种植乡土花木造景;对现状河道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结合游船埠头和滨水栈道重点做好岸坡绿化、水土保持。

四、 结语

佳富村是典型的里下河地区村庄聚落,佳富村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在塑造地域特色聚落空间,传承村庄历史文化,延续原态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村域产居游协同发展等方面的规划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对促进里下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李亮,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文化传承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