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2019-11-30郭敏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三农金融服务金融

郭敏

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郭敏

(山西省晋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显然很难满足“三农”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创新改革。基于此,主要基于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三农”;金融服务;农业银行;服务创新

在十九大报告中,“三农”工作依旧处于重要位置,同时还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全新战略,以期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为“三农”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村经济主力军,农业银行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以及县域。在新形势背景下,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之前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渐朝着大型农业企业、合作社以及专业户等方向转变。同时,国家对于农业技术方面越来越重视,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为此,农业银行应该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积极进行“三农”金融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例如,农行广西分行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营销方案,全力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客户、项目以及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 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而农行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主力军,一直秉持着“面向三农,服务城乡”这一宗旨。而在新形势背景下,农行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基于农业发展现状和国家相关政策实施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把“三农”当作工作重点。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基础,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以来,连续15年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三农”相关工作。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根据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加强完善农业金融服务机制。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构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银行逐渐回归本源,为“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今明两年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时期,“三农”领域有着很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而增大了对金融服务的要求[1]。专家指出,要想更好地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监管部门要用好差异化监管、差别化准备金率等相关政策,合理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提升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2010年,农行开展了以事业部为模式、以县域为维度的“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工作,并且积极进行服务创新。这一举措极大增强了试点支行支农的资金实力,扩大了“三农”金融服务范围。不过随着农业经济改革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尤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农村金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显然很难满足这种需求,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农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同时还是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2 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措施

2.1 创新涉农融资模式,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在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土地流转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基础,并且还为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2]。因为农业生产有着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所以很多涉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流转也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旺季对于资金需求很大。不过因为这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进而加大了银企对接匹配的难度。而大型涉农企业虽然有一些融资渠道,不过其融资能力却很难满足自身需求;小型涉农企业因为发展局限性加大,所以融资方面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农行应该因企、因地制宜,结合涉农企业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机制。此外,还应该加强与政府和担保机构的合作,构建多级风险分担机制,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满足涉农企业资金需求。

作为服务性金融机构,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然后围绕这一核心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3]。就业务发展来说,应该在稳健经营基础上合理拓展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并且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分清主次,不仅要注重核心业务发展,同时还得积极拓展其他方面的业务,以便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各种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人们对金融产品需求也逐渐增加,同时对于产品风险和收益也更加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应该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并且结合市场具体情况完善和创新金融业务产品,切实提升利润增长点。

2.2 推动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交易等服务支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着很大的助力,能够为其带来极大的机遇。而农行则就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加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备着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而银行则就应该把握这次机遇,积极进行项目拓展,有效扩大规模,构建完善且牢靠的资金供求关系[4]。与此同时,还得注重风险防控,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严格把控且定期核查好不良贷款额度。②加大对中小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银行在参与城镇化发展时,应该加强注重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当地企业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城镇化发展程度,因此银行首先得充分调研当地企业发展情况,认清企业发展需求。如果对资金需求较大,进一步探究企业具体情况,科学评估其生产经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资金支持。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还得加强监督,明确企业资金用途。如果企业存在技术需求,那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并且给予一定的信息支持。③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提升服务人性化,尤其是在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农民必定会遇到医疗、就学、住房等问题,而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还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帮助农民解决具体问题,例如推出低息贷款。

2.3 促进惠普金融和民生金融发展

民生金融发展包含了“三农”、医疗以及教育等多领域的经济利益,其本质就是让现代金融服务普及到整个社会。为此,农行可以从惠普、民生金融角度找寻新的突破口,并且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逐步完善和建立惠普金融和民生金融制度。

首先,构建差异化标准,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农行应该构建不同的服务措施和标准,尤其是对小微企业,更是需要单独设立相关信贷评审与融资计划等。同时,在推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时,还得注重风险防控,应用相关措施有效激发服务方式以及产品创新的主动性,有效扩大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差异化劣势转变成为优势。

其次,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原则,加快推动银行内部改革。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银行应该侧重于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及基础服务,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此外,还需要注重服务渠道体系的建设,具体可以以先进设备为补充,各个网点为主要阵地出发,切实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5]。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的实现,在“三农”金融服务创新中,农行应该注重其他群体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尤其需要加强关心弱势群体,使得他们也能享受到金融发展成果。具体可以基于实际情况构建政府、客户以及银行之间的联动机制,而银行则能够依据这一机制来不断完善自身制度,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行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衡量与审视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并且从多个角度分析对比,深入挖掘“三农”金融创新业务的长期效益和战略价值。同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涉农融资模式,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推动城镇化、惠普金融和民生金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三农”业务创新过程中,促进自身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确保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1]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樊震宙.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金融,2016,9(18):216-217.

[2]王亚清.吉林农信“三农”转型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0(32):271-275.

[3]《农银学刊》编辑部.深入农村金融研究创新三农金融服务[J].农银学刊,2015,10(32):111.

[4]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支敏怡.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发展路径探究[J].现代金融,2017,9(10):241-243.

[5]张维青.新常态下推动“三农”发展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114-115.

F83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7.031

2095-6835(2019)17-0071-02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三农金融服务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合富辉煌: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48% 金融服务板块积极拓展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