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

2019-11-30王丽华姚君霞高小焕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机电条件智能化

王丽华,姚君霞,高小焕

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

王丽华,姚君霞,高小焕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电子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600)

以汽车智能制造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在简要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适应性优势展开论述,并具体在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激光雷达测距的技术内容中,说明其应用条件,供相关技术研究参考。

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智能技术;制动防抱死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化技术。在适应时代化科技条件的前提下,此项技术与现代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切合度,不仅是自身科技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市场化需求的表现内容。而为了更好实现这一技术发展,需要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发与拓展中,提高制造工作中的科技化含量。

1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科技应用条件,从学科角度出发,涉及到多领域技术,并涵盖了电子电力、信息技术、机械工程、接口技术等多种科技化内容。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生产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子产品的基础品质,完成科技内容的实践升级。

从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上,机电一体化技术条件下,形成了自主化、智能化、功能化、选择多样性、信息集成化等技术特征,并可以在自身系统中的成长性特征条件中,拓展补充人工辨识系统等程序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客观技术需要,保证自身技术条件的成长状态[1]。而在工业制造中,此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创新水平,也可以在形成技术突破的同时,缩短技术更新换代的成长周期,并形成更加健康的技术环境。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汽车制造的适应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带有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特征。在这五点特征条件的影响作用下,可以使其技术条件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在模块化作用的指导下,可与汽车技术结构形成完美的嫁接,并对汽车整体机械结构与功能组成,形成一种统一性的模块区分,在保证整体性的同时,使其各个模块的独立性得到重塑,更好地完成具体结构的技术管理。在网络化的技术条件中,通过车载网络体系的升级,可以更好地将汽车引入网络化环境内。而这一条件也势必会在5G技术逐渐成熟的技术空间中,呈现出更加典型的应用价值。受微型化特征的影响,可以尽可能地节省系统空间,并在有限的车辆空间中,尽可能地提高驾驶与乘坐的舒适度,增加汽车制造的价值属性。在绿色化特征中,基于机电工程技术的科技化条件,可以补充车辆系统中的智能化条件,并通过自身的绿色设计,与健康能源的汽车发展理念融为一体。在系统化的内容中,可以将车辆作为一种独立的设备系统,并在融入智能化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多技术因素的控制,通过通信网络的优化,提高汽车智能服务能力,并在模仿生物机理的前提下,为车辆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与帮助。

3 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内容

3.1 自动变速器设置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在建设、补充、升级自动变速器技术应用条件的同时,优化汽车的耗损率状态,并使变速装置的档位变化水平得到设计升级,将汽车的控制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上。同时,通过此项技术内容的应用,也可以提高汽车设备的安全性状态,并降低车辆驾驶者的操作难度,提高车辆控制的舒适度等级。

车辆发动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时,可以通过传感器设备,对其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以此,获得车辆运行控制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资料,完成车辆的实时检查控制。在电子监控设备的数字化数据信息支撑下,可对开关程序、开关自动调和情况、系统换挡调整信息等内容进行系统化选择,并在变量液压技术条件下,档位的变换与车辆行进速度、发动机转速保持平衡状态[2]。

另外,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撑下的自动变速器设备中,可以对车辆进行简易化自检分析,并通过对汽车电子电路的状态监控,分析车辆的运行条件,如果发现车辆发生熄火问题,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与警报系统的连接状态,向驾驶人员发出预警指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动变速器的设备系统发生故障问题,就会使其设备转化到非电控的工作状态下,并仍然保持变速器的稳定工作状态。所以,汽车的智能化制造工程项目中,需要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条件,对其自动变速器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内容上,此项技术条件的应用开发,不仅可以强化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功能条件,也能在技术拓展的内容上,尽可能地提高现代汽车系统的智能化条件,完成市场化应用成长。

3.2 制动防抱死技术

汽车智能制造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汽车制动的防抱死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车辆后轮的移动条件,并在汽车制动防抱死与汽车基础配置的内容中,形成完整的相互作用体系,以此补充车辆的控制水平。尤其在车速控制上,可以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快速降低车辆的行进速度,在发生紧急交通情况的第一时间,完成对于车辆的控制,有效地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使智能化汽车的价值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传统的车辆控制系统中,仅仅依靠单一的后轮制动,很难达到动力控制的客观要求,也就无法保证车辆的控制状态。加入制动防抱死程序后,可以对车辆的历史行进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与车辆驾驶者相匹配的控制技术条件。而从车辆基础机械条件的角度出发,通过这一系统的搭建,可以将这一结构引入到车辆的前轮机械结构中,从而进一步优化防抱死技术的安全性水平,实现整体技术的应用升级。

对相关技术数据分析发现,将车辆的制动的防抱死系统,放置在车辆的后系统中,无法对车辆起到有效的控制效果,在出现紧急刹车情况时,仍然会出现失控的风险问题。因此,从基础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到车辆的防抱死技术系统中,并使其技术设置位置转移到前轮系统中,完成技术控制。当车辆处于行进状态下,基于机电一体化的防抱死系统,也可对其行进状态进行分析,并在计算最佳制动时间的同时,保证智能系统对于设备程序的调控状态,从而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应用升级,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汽车的智能化行驶控制。

3.3 激光雷达测距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中,可以开发出以激光设备与雷达系统为核心的测距功能。将其安置在车辆前端时,这一系统能够对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扫描与分析,并在检查光束的作用下,分析障碍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

智能化车辆的行进过程中,在确定其光束产生条件的基础上,可以保证激光测距雷达系统对于光线方向障碍物的捕捉,并通过其后续的智能化自动检测系统,分析这一障碍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条件。然后,在持续性最终障碍物的系统程序中,可以根据高密度的连续性数据,形成一种方向性信息,对障碍物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形成与车辆之间的实时距离。

利用这种综合性的位置数据资料,可以将其传递到车辆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并向驾驶员发出相应的信息警报,使其可以预先对此类内容作出准备与预警,完成车辆行驶速度与方向的调整,保证车辆行进中的安全性状态[3]。

激光测距雷达系统中,中央控制系统的处理器设备是完成相关信息分析的主要功能结构,也是电气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如果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就会以警报的形式向驾驶员提出预警,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车祸问题。而将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程序引入到车辆制造中,势必会提升汽车制造的智能化条件,在维护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内容上发挥价值优势。

4 总结

综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其智能化发展,并在落实技术升级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了汽车制造领域的升级建设。内容上,不仅补充了激光测距、防抱死、自动变速等技术,也为未来的汽车智能化制造提供了开放化的空间,为整体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1]刘世豪,李斌勇.基于物联网的汽车制造系统集成设计云平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2):84-92.

[2]姚锡凡,刘敏,张剑铭,等.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智能制造前世今生与未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25(1):19-34.

[3]刘检华,孙清超,程晖,等.产品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内涵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18,54(11):2-28.

TH-39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7.074

2095-6835(2019)17-0158-02

王丽华(1986—),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机电条件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改扩建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BIM技术指导下的机电安装实施探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汽车营销如何智能化?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