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019-11-29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9期
关键词:构筑物排水工程裂缝

吴 迪

(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5)

水是生命之源,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及构筑物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以保证居民供排水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为基础,结合区域水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裂缝形成的原因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期间多以混凝土作为基本施工原料。实践证实,受到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问题很常见。

1.1 施工中产生裂缝的类型

1) 结构性裂缝,施工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其承载力不足;第二,因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施工中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的疏忽都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只有严格控制才能够避免裂缝的发生。

2) 非结构性裂缝,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湿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收缩裂缝。当外界自然环境中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会吸收环境中的一些水份膨胀,而当其遇到阳光暴晒时,自身吸收的水份迅速挥发,从而使混凝土受到一个收缩作用力,产生龟裂的纹路;其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变化影响也会产生裂缝。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天气变化较快时都可能使室外温差变大,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因为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混凝土施工时,受到地基下沉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错位现象,这时混凝土结构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将会出现一些裂缝。

1.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中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 混凝土材料质量,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一个前提,不仅关系着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的质量,还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混凝土材料还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因素。当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高,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检验机制,使得这些质量较差的混凝土应用在施工中,而这将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只要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就将会产生裂缝。

2) 混凝土配比不科学,施工中对于混凝土配比质量来说,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配比。而目前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提升,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大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时其水灰比例的配比不科学。虽然在施工时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但是后期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内部将会产生一定的水泡,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这些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产生一些裂缝。

1.3 建设所用材料的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如果在材料的选用上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使给排水工程出现裂缝及渗漏的现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选用的材料出现问题:1) 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这就使很多重要的构件出现问题,比如说所采购的管材、套管、预埋件等构件如果结构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在一些特定季节由于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构件破损的情况,这就非常容易造成连接处裂缝及渗漏情况的出现;2) 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这就非常容易导致一些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在施工时如果使用这种材料的话也非常容易导致管道渗漏问题的出现。

1.4 施工技术问题

给排水项目的裂缝及漏水不仅是由原材料质量下降造成的,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或施工人员工作失误也是造成裂缝及漏水的原因。一些常见的裂缝及泄漏产生原因,例如水灰比控制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量显著增加出险裂缝;穿孔螺栓处未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拆模时也未进行必要的处理导致混凝土节点处出现裂缝;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出险应力裂缝,且会造成构筑物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龟裂缝;未选用符合强度要求的模板,出现涨模、跑膜、脱模、鼓包等情况,产生不必要的裂缝。

2 控制措施

给水排水构筑物发生裂缝,是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运作中最基础的问题。我们想要有效发挥给水排水构筑物在水体供给调节中的作用,就必须针对其裂缝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控制措施。

2.1 提升管理意识不断提升

建设人员的保护意识,切实实现给水排水构筑物建的设质量得到保障的目标,是防治裂缝产生的基础步骤。一方面,应始终树立现代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在工建设和材料运用上的质量审核意识,在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建设阶段,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建设阶段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实行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记录,做好技术施工每一个环节中隐形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后期应用过程中,注重给水排水的总体容量,与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储存比例相同,避免因水体总量过大而引发裂缝的问题。增强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问题的有效性预防,可以减少给水排水构筑物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可能产生裂缝的机会。

2.2 做好建筑应用材料的质量控制

给水排水构筑物在施工阶段有效控制裂缝问题,是解决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一,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建设标准,合理购买所需材料。水泥的型号、沙石的大小等,都是建设施工阶段需要掌控的质量问题。例如:某地区的给水排水构筑物应用的水泥型号为PI52.5,则施工人员进行材料购买时,水泥的型号就必须以PI52.5 为首选材料。其二,在有效控制施工材料时,也应做好施工过程中复合式应用材料的质量掌控,按照工程施工中应用每一部分材料的具体要求,做好复合式材料的综合利用。例如:混凝土中水泥、石子、融合剂的比例一般按照1∶2∶3 来分配。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应尽量精确的分配混凝土中各个部分材料的应用比例。

2.3 不断升级防护技术

有效解决城市中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的问题,可以从技术角度进行解析。从建设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技术角度而言,施工过程中,做好给水排水构筑物地基挖掘与外层契合层之间的连接效果,尤其是上下夹角处,避免留有缝隙,这样,可以避免后期水体浸入到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底部,造成构筑物池底开裂的情况发生;同时,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构筑物外部墙壁的厚度,避免构筑物因为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从而引起外部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一般而言,构筑物的厚度在10~15cm 为最佳,施工人员应合理掌控构筑物墙壁内部墙体与外部墙体之间的厚度,实现构筑物墙体的有效控制。从后期应用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技术角度而言,城市水体循环处理装置,应按照构筑物的最大承载能力,做好城市水循环给水排水构筑物运用的区域划分。例如:某城市A 区域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最大承载力为2000m3,B 地区的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最大承载力为4000m3,该区域水体管理人员进行供水调节时,应采取适当水资源有效供应,在A 区域的量控制在2000m3,B 区域控制在4000m3,并借助智能化水体调节控制装置,做好该区域内的有效控制,解决两地给水排水构筑物因为应用不一致而造成构筑物裂缝的问题。

2.4 做好日常护养

做好实际应用中的护养工作,也是有效解决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问题的措施。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在春夏季节,要注意调节给水排水构筑物中存储物质的量,为构筑物内部物质发生形态变化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城市供水管理人员,也要在秋冬季节,适当的在构筑物外部涂刷一层防护水泥浆,减少构筑物在阳光、大风等自然环境中出现裂缝问题的机会,达到给水排水构筑物问题的有效维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搞好有效调节现代城市给水排水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效解决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问题,应提升对给水排水构筑物的管理意识、做好建筑应用材料的质量控制、不断升级给水排水构筑物防护技术、做好日常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护养,实现城市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全面管理。

猜你喜欢

构筑物排水工程裂缝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地球的裂缝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思考
直销企业如何构筑物流竞争力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