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

2019-11-29徐圣安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9期
关键词:集料用量水泥

徐圣安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鸿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00)

1 对混凝土配合比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分析

1.1 水泥地选择

混凝土质量效果的优劣主要来自产生胶结作用的水泥的影响。选取水泥的过程中,需按重要性以当地、信誉高、产量大的先后顺序选择厂家,再由施工单位对设计工作中相关因素进行匹配,选出条件合适的水泥。如果没有选取恰当的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效果会大打折扣。若误使得强度较低的水泥代替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由于水泥会加大用量,这就造成更大的混凝土伸缩量,最后导致较差的混凝土耐久性;反之,则会降低密实性以及和易性。

1.2 粗集料地选择

在满足粗集料有优良的级配的同时,还要对其的密度和强度严格要求,保证两者处于较高水平,且应该具有较少的含泥量和针片状。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级配是集料使用中地位极高的一项技术指标。因此在水泥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即使级配已经符合要求,也需要列举多种配置方案,选中密度、体积方面的较优方案。

1.3 细集料的相关处理

由于砂对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效果影响十分明显,就需要首要选择级配更优的河砂。至于中砂的级配,应集中在2.5至2.8 的范围内才算合理。此外,在细沙表面积相对大且强度一致的情况下,若加入更多的水泥,裂缝出现的概率也会加大,由此带来混凝土路面施工成本上升,后期保养修护难度加大的后果。

1.4 拌和用水注意事项

用于拌和的水通常为地下水或者饮用水,除了要对其PH 值、不溶物及可溶物进行检测,还需要分析其中氧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等成分。1.5 外加剂作用及选用要使得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水平得到更高的提高,一般需要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分析

2.1 施工技术和有关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要求

只有领会了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才能对混凝土进行更加切合实际的配合比设计,这时就需要施工单位配合给出设计要求。需要明确设计强度等级,结构构件高度、深度和体积大小,结构面的尺寸以及钢筋间距等,采用相应的水泥品种及石子的粒径参数。配合比设计人员必须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且应当具有特重混凝土的设计施工经验。

2.2 混凝土生产中的调整控制

原材料进厂时要严格把关,若出现质量差别较大的情况,必须对配合比进行重新测试。参照砂石料含水量进行生产用水量的调整是混凝土生产过程十分重要的一步,这样可以避免水胶比偏差,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此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在混凝土中加水,水泥用量也需要受到严格控制,同时也能降低经济成本。

2.3 避免配合比的计算错误

要想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就需要设计人员了解不同指标之间出现的问题,接着,还应深入分析工程建设中产生的特殊情况或者异常情况,在结合水泥混凝土自身强度与实际情况后,进而调整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配比,使得配比能够在适应一般情况的基础上也能适用于部分特殊情况。

2.4 避免盲目的配比设计

盲目的配比设计会给试验及出厂状态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因此在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之前,设计人员应将以下几大准备工作做好:第一,为正确掌握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应将图纸作为主要依据,同时要对钢筋布置的疏密、结构件截面大小进行深入了解,以对石子粒径大小进行确定,对合适的水泥品种进行选择。第二,深入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工程对凝结时间提出的要求、机械化使用程度等,以对外加剂掺合量进行合理选用。

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思路分析

3.1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首先要将水胶比确定下来,对于胶凝材料的用量可适当减少,不过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使经济成本得以降低。降低经济成本的方法还有:在不影响混凝土耐用性的情况下,在混凝土中一定范围内添加矿物掺合料。然而,并不是所有种类的混凝土都适合加入矿物掺合料,特例就有对早期强度要求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

3.2 特殊混凝土设计

1) 抗渗混凝土。在抗渗混凝土中应该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集料,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集料应该使用中砂。混凝土中砂率应控制在三十五到四十五的百分比之间,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大于三百二十千克。2) 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较为常用的两种矿渣硅酸盐水泥,分为低热型和中低热型,且应该根据规定中的数值来检测3d 及7d 时水泥的水化热,其中细集料须使用中砂,粗集料为连续级配的。减少胶凝材料里的水泥用量和单位体积混凝土里的粗集料用量,适量增多矿物掺合料。3) 重视经济效益。除了要达到相关规范标准,还需要考虑不同的配合比对实际情况不同角度的作用效果,配制出最佳方案,在此期间也须改变评定方法和施工部位等客观条件。试验中收集到的有意义数据应被统计分析,以确定更加合适的水泥用量、砂率和水灰比。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总结并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不仅要按照国家标准来施行规范各种指标和掺量限制,而且必须思考其他因素例如环境带来的影响。我们在平时工程作业时就应该积极收集研究配合比数据规律。以便给未来行业工作提供实践经验,也为了给同行提供实际数据参照,更为了复兴我国工程事业。

猜你喜欢

集料用量水泥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水泥刨花板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