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制造2025”地方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019-11-29郭旭侠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院校人才

郭旭侠



基于“中国制造2025”地方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郭旭侠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在此规划下地方院校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当今高校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工程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建议。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所需人才的状况,本文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

中国制造2025;地方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制造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发展都说明了制造业的强大与否和国家的强盛是分不开的。目前,中国要想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人才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和动力,在这个世界大发展的时代,国家能否在世界快速发展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到达新高度,关键要依赖于人才资源的支撑。工程专业人才是从事制造业的主力军,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摇篮,应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两大优势。因此,各高校要基于创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谋划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前景,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创新型育人机制,创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创新型能力强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1-2]。

1 当前现状

1.1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过去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制造业在我国的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大规模投资驱动了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部分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行业运行困难,效率低下。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行业发展所依赖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导致难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很难通过技术优势占领国际高端制造业市场,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所以产品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当前制造业的现状,依托国家发展的良好态势,争取实现制造强国的伟大目标,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顺应国家发展趋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第一个行动纲领[3]。

1.2 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以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之一。人才培养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因素,因此,地方高校应创建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型人才。同时,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其中关键领域为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因素。要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变为现实,赶超“工业4.0”,这就需要大批工程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4]。地方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目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①大学新生的专业概念不清晰,学习目标不明确,把握不准学习方向,学习动力不足。虽然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选拔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的,但是之前的学习仅仅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家长、学校以及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取得的好成绩,很少有学生对自己以后所学的专业,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和规划。他们认为上了大学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事实上大学才是一个新学习阶段的开始。因此,刚刚开始大学学习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感觉到比较迷茫,不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对自己的专业更是知之甚少,几乎没有对自己今后所从事行业的远景规划。所以,学习动力和激情也就明显不足。②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老师一味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样学生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机械类专业是一类比较传统的工程类专业,所包含的有些专业课偏于理论性,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基于有限的教学条件和课时限制,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所以,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5]。③地方院校自身条件和所面对的一些客观现状制约了学校开展创新实践。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发和提升需要相当的物力、财力、空间和试验场地,有些院校甚至没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尽管现有很多高校课内、课外都对学生开放自己学校的专业实验室,但是仅是学校自己的实验室根本满足不了在校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题目过程的创新性及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展现都具有较高要求,对学生提高要求的同时对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部分老师只关注自己的学术研究,没有把过多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上[6]。④地方院校没有充分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上仅限于文字层面,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互取所需,没有很好地开展“产学研用”的工作,有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仅限于文字层面。

2 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

很多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都会有一段迷茫期,学生要尽快通过自我调整和外界帮助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否则有些学生就会对大学生活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后面的正常学习。如果能够在新生刚入学阶段就通过多次的入学教育、新生动员、老生经验分享等环节让新生对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多方面了解和思考,尽早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人生和职业规划,这样就可以让新生平稳地度过这个迷茫期。在多年的教学中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大一大二课程学习时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学这个专业今后是干什么的、应该怎么学习、自己所学内容将来工作时能应用在什么地方,所以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原本高三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又丢掉了。进入到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学习时,尽管对专业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学习状态,懒散习惯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不足,要么时间来不及更加深入地学习了。是否可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况,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给学生渗透今后的专业取向,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课堂教学过程执行中,应该把学生作为过程的主要执行者,老师只起到指点和组织的作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做到真正的掌握。

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实践内容包含校内实验、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知实习以及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校内实验伴随课程理论学习是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优化课内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其中。经过这样的实践锻炼,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理念。同时,采取奖惩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环节,对参加各类比赛及科研立项等进行奖励,用实践检验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校应把学生自主学习计划和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

3 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

3.1 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

很久以来,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于国内领先高等院校存在着简单模仿和借鉴,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和地方经济,及自己所处地方的优势资源,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评价,一味地模仿甚至照搬,以至于一些地方院校只追求名称上的高大上。实际上在发展的过程中,每所学校都应该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状,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独特地位,扬长避短才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地方院校所作的贡献,同时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地方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确定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考虑在内。

3.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趋同性严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简单的模仿和照搬现象,课程设置相似度过高,理论性学习偏多。然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尽管学习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地方本科院校要想保持自己的生命力,长远发展实现转型,就必须在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上区别于高水平大学,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从重理论到强能力的变革。这需要打破传统课程设置体系的思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积极聘请企业生产专家参与学生课程体系设置讨论及建设,及时了解地方企业及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以产业需求为目标合理设置所需课程。教学内容要能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更新,要紧跟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体现专业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要真正落实,不能仅限于形式,以亲眼所见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学校要将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推行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产教学用”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科学研究

任何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地方本科院校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应有所不同,应当更加注重解决地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注重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就是要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之一,以地方本土资源优势和行业实际需求来开展自己独特的开发研究,并积极进行研究成果产业化。探索产、教、学及用相结合的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导向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应遵循的新模式,也是生存的必由之路。学校走出去,企业迎进来,建立合作互利的科研机制,鼓励学校与本地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研发与实践应用平台,形成资源开放共享、深度合作的良好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前沿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4 教师的学历及企业经历为学生培养提供保障

教与学是学校培养的两个必备环节,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地方院校老师大多数毕业于传统综合性大学,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老师没有相关的企业经历,实践能力较弱,基于地方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培养实践应用型技术人才,师资力量必须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所以,地方院校应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学校应在教师日常工作安排及考核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打破以往重看学历和理论知识,忽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判的不合理评判标准,对教师提出既有学术经历又有企业经历的双重素养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师考核的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有计划、分批安排教师去企业实际体验,参与生产操作进行锻炼,及时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需要的技术,互相探讨学习,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教师和企业专家可以互相学习,协同合作研究项目。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等环节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所占的考核比例,在其他奖惩制度中也应鼓励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建立一支专职实训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课题,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定期到学校兼职,多渠道、全方位实现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转型发展。

4 结束语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要完成这一行动纲领,就要克服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一些不足,真正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同时,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政产学研用”多管齐下,对于地方高等院校而言,要立足于地方企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要简单地模仿高水平大学,应科学合理设置工科类专业的培养体系,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1]李永梅,钱茹,张卫芬.“中国制造2025”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8(1):156-158.

[2]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科技创新与促进江苏绿色发展制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3]冯鑫,李川,胡开群.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视界,2016(17):43-45.

[4]史铭之.“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坚守[J].职业技术教育,2015(25):13-17.

[5]徐小兵.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一二三三五”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10-12.

[6]付卫东.“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J].职教论坛,2016(9):9-16.

郭旭侠(1976—),女,陕西西安人,就职于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三批校级本科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8JGYB47)的研究成果

2095-6835(2019)01-0144-03

T-29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1.144

〔编辑:辛霞〕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